高校学费开始新一轮上涨 调价机制该怎么定?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19 13:10 点击量:411 大
中
小
广东、江西等省的相关部门近期陆续下发通知,决定从今年秋季起实施新的高校收费标准。7月8日,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发布了新学年学费调整方案——学费与去年相比涨幅约为30%。这也是本轮高校学费上涨潮中,第一个确定调价方案的学校。
学费上涨引发学生热议,“为什么偏偏我上大学的时候赶上了涨价?”“上涨的学费,能不能公开去向?”
“限涨令”到期,高校学费开始新一轮上涨
今年6月16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就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的通知》,明确高等院校的学费标准将上涨20.2%,而高职院校学费标准上涨约16.7%,高水平建设大学以及18个重点学科的学费标准,将在具有博士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学费标准的基础上再上浮10%。
明确高校学费涨价的不只是广东,江西省今年5月就发布了公办普通高校学费标准调整方案,规定本科生平均学费上调2.3%。内蒙古自治区和海南省也于今年3月、4月分别召开听证会并通过了高校学费调整方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了解到,目前该部门已经向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报有关高校学费调价的文件,正等待批复。海南省教育厅也向海南省政府上报了调价方案,正待批复。
事实上,2013年高校学费就有过一波涨价潮,湖南、天津、浙江、江苏、宁夏等地的公办高校相继调整学费,有的地区学费平均涨幅高达50%。
记者梳理相关文件发现,2001~2006年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几乎每年都专门下发通知,要求“高校学费和住宿费标准要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上,不得提高”;2007年5月,国务院要求,“今后5年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 到2013年,在教育部2007年出台的关于高教学费的5年“限涨令”到期之后,高校学费标准调整陆续在多个省份展开。
物价、人均收入和生均成本都涨了
“前几年,周边省份已经陆续调整了高校学费,而内蒙古现行的学费标准仍是2000年确定的。”内蒙古发改委收费管理处主任刘晓明说,近年来,当地人均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学校对学生的生均投入也有所加大,价格主管部门经过核算,认为目前可以适时调整高校学费。
刘晓明进一步解释说,数据显示,2012~2014年,内蒙古普通本科高校人均年培养成本达到18440元,而在2000年,这一数据仅为1.4万元。物价上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加、生均成本增加都是高校学费涨价的主要原因。
广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则解释说,此次学费调整是16年来广东首次。价格主管部门为这次涨价作了一年多的准备,并把调整幅度与外省作了比较,最后确定本次涨幅为20.2%。
这位负责人说:“这个幅度应该还是比较适中的,没有超出居民的承受范围。”
海南省财政厅教科文处主任科员杨福林介绍,海南省高等学校的各项支出不断加大,4所本科院校生均培养成本从2006年的1.2077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2.2311万元,8年增长了84.7%。
江西省教育厅相关人士也表示,在高校学费标准调整过程中测算出2014年省内高校生均培养成本平均值为1.91万元/生,由此确定调高高校学费。
十几年没调整不正常,学费调价机制该怎么定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标准,从上世纪80年代首次象征性地征收一两百元学费至今,高校学费的每次上调都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有关,尤其是1996~2000年,我国高校开始实施并轨招生至并轨招生完成,个别地区高校学费也从2000元上涨至4000元。而2000年后,我国高校学费收费标准基本没有变化。
“学费十几年没调整不是很正常,应该建立与物价水平联动的调整机制。”广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卢晓东也认为,高校应当建立学费与物价指数相互关联的调整机制。他说,如果建立起适当的机制,高校学费每年都应当有所变动。
在卢晓东看来,目前没有相应的调价机制,所以高校学费隔几年就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调整。
“因为之前的学费标准一直都没有提高,也给学校教学带来一个比较大的困扰,说到底是办学资金出现不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研究所所长吴宏超认为,此次上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大学学费不仅体现教育成本核算,也有很强的社会敏感性。涨学费这个问题需要慎重考虑,现在涨,说明是到了一个非调不可的状态。
吴宏超说,目前我国公办高校的学费标准是“政策定价”,即政府制定范围,学校在一定的范围内收取学费。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同一个专业,有可能北大办学成本会高于中山大学,但北大没有权利加收学费。
吴宏超认为,这也是公办大学学费的特殊性,政府除了考虑成本外,还会注重社会公平。
据吴宏超介绍说,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机制,按照《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5%”,即高等教育成本的75%应该由政府和高校承担,学生所承担的成本不能超过25%。“25%是一条‘政策红线’”。
吴宏超还认为如果能给予高校一定的自主权,让高校像一个独立的单位去运作,高校将能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高校应当像独立单位一样考虑成本、收入,及时向社会、学生公布各项财政收支,这样高校的办学水平如果越来越好,所需的成本也会变高,调价也就成为了正常的事情。”
“除了政策拨款和学费调价,学校也应该主动向社会募集资金,开拓更多的资金渠道把学校办好。”吴宏超说。
在卢晓东看来,建立合理的调价机制非常重要,同时他建议对高校学费的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他认为高校经费的一大笔支出用于科研,而对于部分不怎么从事科研,但教学质量较高、招生较多的高校可以减少科研成本,让学费保持较低水平。卢晓东说:“北美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大学一二年级教学成本低,学费也低,教师们专心做教学而不是科研。”
“我们国家要有更多的学费比较低、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供学生选择。这样学生报考的时候,如果经济方面有困难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卢晓东说。
优质教育是否可以成为涨价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在广东出台的调价政策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含试点单位)的本科院校、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的学费标准依次递减,而高水平大学可以在本科院校学费标准的基础上再上浮10%。江西省在调整方案中规定具有博士培养资格的高校本科专业学费上浮20%,具有硕士培养资格的高校本科专业学费可以上浮10%。
对此,广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说,高水平大学相对来讲培养成本也较高,高等学府学费可有所上浮这一政策充分体现了优质优价,也有利于建立一个动态调整机制,对学校来讲,也是一个竞争机制。
但这种说法遭到一些家长质疑,优质优价是不是说名校学费就最贵?而现实情况是,清华、北大近10年学费变化并不大。
据了解,目前北京大学普通专业的学费为5000元至5300元,清华大学非艺术类本科生每人每学年的学费为5000元。两所大学的收费均符合2000年北京市下发的《关于调整普通高校学费标准的通知》中所要求的: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重点学校不超过5000元,理工科专业重点学校不超过5500元。
就读于内蒙古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佟若怡听闻多省市高校学费涨价后提出了质疑:“好的大学每年都有比普通大学更多的拨款,社会人士、知名校友的捐款也比普通大学更多,为什么还要涨学费?”
上涨的学费怎么花,家长学生应有更多知情权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广东考生小钏打算报考广州体育学院,听闻学费上涨后有些担心会给家里增加负担,但她也表述,如果校方能将上涨的学费用于学生,上涨也合理。
江西考生小骆则希望,学费调整后学校可以完善校内基础设施,多给学生一些便利与舒适。
采访中,还有不少家长认为,让高校经费满足高校办学需要不能仅靠提升学费,还可以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发动校友力量捐款等措施获取更多横向经费。
涂先生是江西某大学学生的家长,他认为大学学费可以稍微上调,但必须以财务透明与监管公开为前提。
家长对涨价的疑虑与我国高校财务公开不够透明有直接关系。
早在1999年,教育部就发布了《全国教育工会关于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2010年又颁布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其中规定,学校财务、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学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财政性资金、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等财务信息都需公开,但近些年我国高校的财务公开却一直不尽人意。
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中心2011年发布的《2010~2011年度高校信息公开观察报告》称,教育部“211工程”中的112所大学,没有一所向社会主动公开学校经费来源和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也没有一所高校公布学校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
记者从教育部官方网站中查询了多家高校2014~2015学年信息公开报告发现,大部分高校的信息公开报告中财务信息较少,有些高校甚至仅用一句话带过。另有部分高校将校务公开与信息公开混淆,公开报告中大部分内容为该校校务内容,并不涉及财务信息等内容。
多年来,对高校信息公开透明化的呼吁不绝于耳,但效果甚微。在此次多省份出台的学费调整方案中,要求高校公开经费使用明晰账目也被列入其中。
广东省发改委明确要求,上调学费后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偿还学校历史债务,高校需公开使用明细账目。同时压缩“三公”经费,确保学费增加收入用于学生培养。
6月,湖北省决定在高校全面实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制度,要求全省高校对在校学生收取的所有费用均纳入收费目录清单,注明收费项目、标准、依据、执行时间、举报电话等内容,并通过校园网设立专栏提前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30天。该制度同时明确,未列入清单或未落实提前公示要求的收费,学生有权予以拒付,并向价格、教育主管部门举报投诉。
广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不断推进大学财务公开是优化涨价机制的好方法,学校真正做到财务公开不仅能够明晰资金的流出,同时也能够让民众了解学校更多的资金来源还是来自于政府。
吴宏超认为,调整高校学费,应该建立办学成本随办学质量提高而增长的机制。他说,不少人听闻高校涨学费都有些恐慌,如果能建立一个合理的增长机制,并让这个机制常态化,让家长和学生对人才培养成本有知情权和参与权,让制定的流程更加公开,就会消除人们的疑虑,也会让社会更加支持教育。
背景:教育部曾于2007年要求高校学费五年内不得上涨。如今,五年期限已过,在沉默了两年之后,今年福建、宁夏、浙江、贵州等10多个地区的高校陆续传来涨学费的消息。
调查:76%受访者认为当前大学学费较高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14.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大学的学费十分高,61.5%的受访者认为比较高,48.1%的受访者能接受学费上涨20%以下,33.5%的受访者不能接受任何涨幅。有效保证学费上涨不影响到贫困生,72.6%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应提供兼职,同时免除一部分学杂费。
广东:高校学费增幅为20.2%
根据广东省发布的《关于调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的通知》,本次调整的学费增幅为20.2%,将从2016年秋季开始执行。
高校多依赖拨款和学费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大学经费来源包括政府拨款、学生学费和社会捐赠等三个主要渠道。而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经费过于依赖政府拨款和学生学费,社会捐赠比重太低。
为实现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国际上很多知名高校都采取了“主动出击”的姿态。这些高校或者通过网络课程等技术创新,来降低生均教学成本,或者利用自身科研优势获取更多的科研经费,或者通过校友、商业公司、社会的捐赠获得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