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10:31:21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不穿法袍的法官”:聚焦人民陪审员的荣光与尴尬
文章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13 07:47    点击量:379    

  视觉中国 供图

  漫画 赵春青

  法庭上,一场行政诉讼判决正在进行。当听到审判长念出“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时,败诉的70多岁老妇人眼神涣散,颤颤巍巍。

  这一切被坐在审判席上的刘铮敏锐地捕捉到。他侧头低声跟身边的审判长说了句“赶紧叫法警。”就在审判长摁铃的瞬间,老妇人起身欲往门外冲,嘴里喃喃道“我不活了”,被立马赶到的法警劝回。

  刘铮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一名人民陪审员。2005年以后,经过两轮的陪审员倍增计划,2014年底我国法院的陪审员已经达到20.95万人。2015年他们共参审案件284.6万件。

  在今年5月召开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部署动员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说,实践证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有效推行,增进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密切了司法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促进了司法民主、公开和公正。

  不过,刘铮他们一直面临着“陪审员是干嘛的”式的尴尬。如何在扩大民主参与的同时提高陪审质量,成为摆在陪审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不穿法袍的法官”

  早在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人民陪审员制度有了专门的立法安排。其中明确,人民陪审员除了不能担任审判长外,在审判案件时与法官具有同等权利。

  因此,人民陪审员也有着“双重身份”——法庭外,他们是普通市民;法庭内,他们则是“不穿法袍的法官”。

  最近的一项改革是2015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等10个省市,各选5个法院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按照试点方案,陪审员改为随机抽选产生,并且学历标准从大专降低到高中以上,农村地区和贫困偏远地区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人不受学历要求限制,强调要吸收普通群众,兼顾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结构比例。

  这一“降低门槛、扩大规模”的变化在李伊雯看来是件好事。作为北京朝阳区法院金融审判庭的副庭长,李伊雯在不少案件的审判中,都能感受到人民陪审员广泛参与的重要性。

  “由于陪审员基本上没有法律专业背景,他们会更多地从情理的角度出发,参与合议案件。而正是这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形成对判案思路的有益补充。”李伊雯说。

  “让判决更有公信力”

  那名在行政诉讼中败诉的70多岁老妇人提出继承其姐姐的遗产,向法院申请房管部门变更房产登记。因为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遗产继承的确认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审查,而老人无法举证自己是唯一合法继承人。

  刘铮做了10年人民陪审员,他对这个缺乏证据的案子已有自己的预判。他明白,法律有其严格的条条框框,这是不能逾越的。如果房管部门给任何一个人开绿灯,法律不会允许。

  可是,当一纸宣告败诉的判决书送达到手时,老妇人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事后,她专门来到法院,指明要找“刘陪审员”再“反映反映情况”。

  在感到被信赖的同时,刘铮心里也有点难受,“这个案子其实判得很清楚,但当事人还是有一种不信任感,甚至与法官产生抵触情绪。”这时,刘铮会绕开法言法语,耐心地对当事人进行调解。

  能不能调解,怎样调解?在做了16年人民陪审员后,冯亚力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事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冯亚力都能敏锐地捕捉其中传递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有的绷着脸,坚决不能调;有的就为争口气,那语气一听就明白,这时调解一般都能成。”

  周强在2013年10月的报告里就提到了人民陪审员帮助调解息诉的作用。“各地法院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社会阅历丰富、了解乡规民约、熟知社情民意的独特作用,积极促使当事人诉讼和解、服判息诉及自愿履行”。

  李伊雯发现,当开庭前她向当事人介绍“这是人民陪审员”时,会有当事人“眼前一亮”,有的甚至会在庭下认真抄下陪审员的名字。

  在李伊雯看来,由于陪审员来自各行各业,当事人会认为他们是自己的代表,从而在心里产生更强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很明显地反映在庭审中。比如,一些当事人会将已对李伊雯陈述过的事实,对人民陪审员再陈述一遍,甚至陈述得更为详细。

  李伊雯坦言:“有了陪审员之后确实能让判决更有公信力。”

  “供不应求”下的尴尬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家弘曾做过实证分析,对象是中国法院网上“网络直播”栏目下的“现在开庭”子栏目里所登载的2010年审理的292起刑事案件。

  结果他发现,在有陪审员参与审判的177起案件中,98.31%的陪审员在法庭上没有提问;69.49%的陪审员在庭审过程中没有与审判长进行过交流。另外,据有些陪审员讲述,由于法庭一般不会当庭宣判,所以,他们甚至不知道案件的裁判结果。

  深圳律师张爱东记得自己在深圳某区法院开一个刑事庭的“极端”经历。“开庭前,两名女性坐在了陪审员的位置。我问两个人是来开哪个案子的庭,她们则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这样极端的例子李伊雯虽没遇到过,但她承认有的陪审员的确“坐在那里不说话”,问他们的意见时,得到的回复大都是“同意你们的意见”。

  “不敢说,不敢问,怕露怯,也怕添乱。”冯亚力如是回答。尽管现在已是资深的陪审员,但这种“害怕”的状态,她一开始也持续了一年多。

  “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背后,直指当前法院“案多人少”的现状,这直接导致法官与陪审员之间没有更多时间交流和沟通。

  李伊雯用一组数据说明了自己的工作状态——2015年她结案666件,平均每天结二三个案件;一个案件平均要开2~3次庭,复杂的7~8次,一个庭结束后紧跟着下一个……

  在这种工作节奏下,法官与陪审员之间有多少时间交流,也就不难理解了。

  案子太多,陪审员又太少。一天内一个陪审员可能同时需要陪审几个庭,其中一个庭合议完后就有下一个庭的书记员来接人,甚至出现几个庭“抢”一个陪审员的状况。有的陪审员还并不活跃,一年不过参加几起陪审,而有的陪审员一年参加上百起,成为“编外法官”。

  但李伊雯还是希望给那些“不活跃”、“怯生生”的陪审员以信心,“我们其实很愿意听到陪审员多发言,他们会提醒我在法理情中寻求更好的平衡。”

  “没学过法律不要紧,懂民意就行。”有16年陪审员经验的冯亚力这样说。(中工网记者 卢越)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