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政局:鼓励京籍老人到河北天津等地养老
文章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09 10:35 点击量:284 大
中
小
昨天,市政协举行医养结合问题提案办理协商会。针对委员提出的“稳步推进异地养老医保配套政策”建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京籍老人异地养老,河北高碑店、天津武清等津冀地区试点机构可享受本市养老床位运营补贴、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医保政策互联互通等政策。同时,对于老人关心的医保政策问题,津冀地区力争于9月底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七成以上养老床位2020年具养护功能
今年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政协委员提出需要协商办理的涉及医养结合问题的提案共16件,包含63条建议。目前,市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昨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通报,63条建议中市政府相关部门拟完全采纳59条,部分采纳4条。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约315万,占总人口的23.4%。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16.2%,完全失能老人占5.5%,空巢老人占50%。高龄、失能、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数量攀升,高龄老人失能化和残疾人高龄化交织,养老照料与老年病防治、康复服务需求日益迫切。
根据政协委员提出的医养结合服务资源统筹方面的建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北京将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其中,将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引导养老机构发展护养型床位,到2020年,新建养老机构和公办养老机构70%以上的养老床位具备养护功能。同时,将制定《养老服务志愿者登记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养老服务志愿者“劳务储蓄制度”。
扩大药品报销范围重点增加老年病药
此次加快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也是委员们在提案中关注的焦点。对此,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探索建立医疗养老连续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同时,规范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规范、价格标准,通过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为社区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人群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健康管理等服务。
另外,将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年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1次免费健康管理服务。调整扩大社区药品报销范围,重点增加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药品,社区药品报销范围调整后达到1435种。
京籍老人试点养老享受本市医保待遇
围绕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医养结合”服务机制创新方面的建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回应,按照“政策随老人走”原则,河北高碑店、天津武清等津冀地区试点机构可以享受本市养老床位运营补贴、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医保政策互联互通等政策。
对于老人关心的医保政策问题,《关于北京市参保人员在河北省就医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河北省医保定点机构,可作为本市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定点,本市参保人员在河北居住,可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近就医,享受本市医保待遇。在医疗费用异地结算方面,国家正建立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津冀地区力争于9月底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本市正在推进养老服务综合评估体系建设,此项工作正在西城、海淀、朝阳、顺义、密云5区进行试点。推动养老服务信息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对接。整合利用老年人基本信息档案、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信息资源,推动养老服务信息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对接。
通过多缴纳五险一金提高养老护理员待遇
待遇低一直是养老机构难留好医护人员的关键。政协委员时念洋提出,随着老龄化的到来,社会急需大量的医护人员从事养老事业,但目前老年医护专用人才短缺,从事护理工作的绝大多数是没有经过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的农民工或下岗职工,加之社会对养老护理的歧视,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养老护理工作。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6所、中职学校10所,建立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4个,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
下一步将在劲松职高和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分别开展养老护理员的学历和在职培训教育,同时引入台湾护理人员教材,今年养老护理员初级职称教材就将成形,明年将编辑中级和高级职称教材。
同时,本市还将开发软件平台,将护理人员全部纳入管理。针对待遇问题,将降低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晋职条件,对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将上浮20%。“我们已经联合财政局,在五险一金方面提高养老护理员待遇,工作时间越长,五险一金缴纳的比例越高。”该负责人表示。(记者潘珊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