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2:01:33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

《中国网信》创刊号发表《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网信事业发展纪实》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21 10:47    点击量:306    

  万山磅礴看主峰

  ——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网信事业发展纪实

  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华民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际国内大局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事关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像中国共产党一样如此敏锐地把握信息时代历史潮流,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领袖如此高瞻远瞩、系统深入地回应网信事业发展的时代命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我国正在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阔步迈进。

  大风泱泱兮大潮滂滂——习近平总书记敏锐把握信息时代“时”与“势”,全面部署网络强国战略

  一个时代的开启,有其必然的规律。

  时间回溯到8年前。2014年,中国迎来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就在这一年的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在北京召开了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充分体现了对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推动信息化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为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决策和统筹协调职责,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中国最高领导人亲自挂帅,在海内外产生热烈反响。国外媒体惊叹,中国领导人的远见和担当“影响深远”。舆论认为,这体现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的智慧、胆识和勇气。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在长期的地方和中央领导工作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指出,科技是关键,信息是灵魂。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作出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决策,亲自组织编制和研究部署数字福建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建设“数字浙江”……

  2012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第一次京外考察就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深圳。期间,他在考察腾讯公司时作出重要论断,“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

  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信息化潮流带来了历史发展机遇,也伴生着诸多风险与挑战。时代命题的回应和破解,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需要果敢的历史担当。

  2014年2月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明确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作用,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一系列重大论断和重要部署,让网络强国的蓝图更加清晰,“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目标愿景被首次提出。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亮相,为网络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设立中央网信办作为负责统筹协调的常设办事机构,与相关各部门共同推动网信事业发展。

  彼时,我国网民规模为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出“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判断的同时,指出“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由“大”而“强”,既“大”且“强”,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目标。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由此,建设网络强国,正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

  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一字之谋、一字之变、一字之进,预示着中国互联网发展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这是关键时刻的关键抉择。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领导和指挥下,“网信”二字从无到有,逐渐成为从政府到民间、从虚拟空间到现实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万里风鹏正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图/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这个会,我一直想开。”2016年4月19日,在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2周年的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开门见山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网信事业的长期关注和思考。

  在这个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网信事业”这一高度凝练、内涵丰富的概念。网信事业是人民的事业。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人民”二字重千钧。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互联网是惠民、利民、便民的一大“利器”。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论断,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让网上精神家园天朗气清、生态良好,不仅是国家之幸,亦是人民之需。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我国网信事业迎来了新起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及网信工作,作出明确部署:“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

  2018年4月20日至21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图/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面对信息化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2018年4月20日至21日,党中央第一次召开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对加快推动网络强国建设进行全面部署。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科学分析了信息化变革趋势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系统阐述了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事关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要加快推进网信三级工作体系建设,落实好地方网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双重管理体制,确保上下联动、令行禁止。

  ——举旗定向、凝心铸魂,党的声音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

  “现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快速发展,如果我们不主动宣传、正确引导,别人就可能先声夺人,抢占话语权。”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鲜明指出,要深刻认识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主动加强引导。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

  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总书记用实际行动向全党作出示范。2015年12月25日,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解放军报社视察。他坐在解放军报微博微信工位上,电脑桌面显示解放军报微博发布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敲击键盘,发出了一条微博,瞬间引发全民瞩目。他强调,“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努力实现军事媒体创新发展。”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2016年2月19日下午,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这一重要论断。当天上午,他专程前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家中央新闻单位进行实地调研。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他同大家谈到,“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他鼓励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提高这项本领。

  互联网作为亿万网民获得信息、交流信息的最大平台,在凝聚共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为了实现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总书记指出,“什么是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关于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必须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一项紧迫课题。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把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2021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网信战线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在管网治网上出重拳、亮利剑,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重大斗争,根本扭转了过去网上乱象丛生、阵地沦陷、被动挨打的状况,网上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更加高昂,党的声音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

  ——前瞻部署、统筹推进,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

  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2015年6月17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信息化潮流,只有积极抢占制高点,才能赢得发展先机。

  2015年12月,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当看到来自全球的250多家企业展出的1000多项新技术新成果中,中国也占了不少,他说:“这令人高兴。”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应该也能够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他指出,按照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要适应这个大趋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正是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2017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的重要论断。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

  网信领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调研。“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在观看科技成果及产品展示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科技人员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责任和创新自信。”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他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习近平总书记以“砌房子”生动作喻:“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大家:“我国网信领域广大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要树立这个雄心壮志,要争这口气,努力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世界局势风起云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意味深长。

  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要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硕果累累:我国的互联网发展从1G、2G时代的“跟跑”,到3G、4G时代的“并跑”,再到5G时代的“领跑”,不断超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在体量上,我国网民数量达到全球第一,电子商务总量全球第一,电子支付总额全球第一……

  核心技术攻克捷报频传:中国超级计算机屡破世界纪录,“墨子号”飞向太空,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北斗导航全球组网完成,5G商用加速推出……中国的网信事业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总书记深情说道,“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备豫不虞、居安思危,切实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网络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网络安全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网络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针对网络安全,总书记高度凝练地总结了这几个主要特点。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维护网络安全,首先要知道风险在哪里。“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是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加强对大数据的管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在一家网络安全公司,他指出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越是步入发展快车道,越要筑牢安全屏障。

  在2017年2月17日召开的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和市场化引导,加强网络安全预警监测,确保大数据安全,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护。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网络安全防护的重中之重”“没有强大的网络安全产业,国家网络安全就缺乏支撑;没有强大的网络安全企业,就形成不了强大的网络安全产业”……总书记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强调再三,并作出系统部署。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意识到安全是确保安全的第一步。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重要指示,“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指示中,他提出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四个坚持”。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要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要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既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等新技术新应用,又积极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引导新技术应用。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立足于开放环境维护网络安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高票通过,成为我国首部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文件。2016年12月,《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发布,是我国首次发布的关于网络空间安全的战略文件。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一批互联网领域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

  “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代表们说:“我说过,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总书记深知互联网领域的人才有不少是“怪才、奇才”,他关怀备至地说道,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聚天下英才”,不仅仅体现在互联网领域。他早年在正定县工作时,为了向全国一流专家学者借智,专门聘请华罗庚等给正定县当顾问,有的专家更是亲自到正定指导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网络安全屏障进一步巩固,制定实施网络安全法,加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不断强化,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明显增强。

  ——心怀天下、大国担当,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推动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自2014年以来,每年深秋或初冬,世界目光都被水乡乌镇吸引。这个古老的小镇因连续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而闻名天下。

  每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都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图/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乌镇。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他从人类活动空间的宏观视野出发,创造性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高度,直面世界互联网发展的共同问题,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强调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倡导“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四项原则”“五点主张”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

  时任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发言中积极呼应,他呼吁建立“网络空间治理的世界性标准”“国际社会应制定出国家在信息空间中的普遍行为准则”。巴基斯坦前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表示:“让我们共同努力,构建持久、安全和可靠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安德鲁·路易斯认为:“如果要实现互联网的安全,必须所有国家都能够达成共识,各国都应该放弃自己的强权或霸权。”

  “目前,大国网络安全博弈,不单是技术博弈,还是理念博弈、话语权博弈。我们提出了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特别是我们倡导尊重网络主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赢得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赞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计利当计天下利,山高路远恒者胜。

  “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历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贺信内容一脉相承,表达出中国寻求合作、共治网络空间的“世界愿望”,也传递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大国担当和大国胸襟。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2015年9月22日,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这块‘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2017年5月1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2020年1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强调,“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创新是亚太经济腾飞的翅膀”“我们要全面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路线图,促进新技术传播和运用,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数字鸿沟”。

  2020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指出,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就是要深化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双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举网络主权大旗,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进程,创设并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在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支持。

  治国有常民为本——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全球各个民族同贫困做斗争的历史。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是我国创造的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2020年4月20日傍晚,秦岭深处,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木耳展销中心迎来了一位“特殊带货员”。

  直播台前,习近平总书记对着手机镜头点赞——“小木耳、大产业”。

  当晚,柞水木耳火爆全网!2000万网友涌进直播间,20多吨木耳被秒光。习近平总书记被亿万网民亲切地称为“最强带货员”。

  时间回溯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贫。

  “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扶贫工作随时随地、四通八达,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互联网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多次就实施网络扶贫行动作出重要指示。

  网络扶贫是全国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网络扶贫行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我们坚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建立了全国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一幅乡村振兴的未来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结合点。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现实路径,既是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手段。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

  就在脱贫攻坚战进入冲锋的关键时期,2019年底,一场突如其来、世所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全球。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重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谋远虑、直接部署、亲临一线、全程督战,亿万人民凝聚起上下齐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明确要求。

  2020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抗疫战也是科技战。

  心中有“数”,才能提前谋划,做到防患于未然。在信息化时代,一切数字化治理都需要数据支撑,如果把整个社会运行比作人体的话,那么数据就是流动的“血液”,是保证信息时代社会正常运行的生命之源。

  5G云法庭、5G远程医疗、5G智能机器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5G技术大显身手,多种创新应用作为政府数字化治理抓手,迅速投身战疫第一线。

  疫情期间,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战士”不怕传染、不用休息,速度极快、效率极高。在隔离病房,它们为患者送餐送药;在高速检查站,它们及时提醒司机注意防护;在车站和机场,它们化身消毒员确保公众安全……

  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守望相助的感动,更有技术向善的温暖。在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的艰苦斗争中,网信技术大展身手,在疫情中构筑起一道道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党和国家在防控工作上采取的有力举措,为中国的数字化治理转型升级按下“快进键”。数字技术在危机中迎来了大规模落地应用的机遇,发挥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部署:“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北京“健康宝”、上海“随申码”、重庆“渝康码”、秦皇岛“健康认证码”、乌鲁木齐“畅行码”……“健康码”,这个创新性举措,在一定区域内打通了人员流动的瓶颈,为复工复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总会忠实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网信事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发展模式也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蜕变,甚至在部分领域开创了“领跑”局面。中国向世界展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

  直挂云帆济沧海——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

  2022年1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图为1月4日上午,习近平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智慧餐厅,察看智能餐饮设备运行情况。图/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2018年4月22日,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

  习近平总书记为数字中国建设把舵定向,标定了前进路径,擘画了清晰未来。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开宗明义,指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新发展阶段,网信事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

  “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面向未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网信工作作出新部署新要求: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网信事业发展擘画蓝图、明确目标。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

  “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党中央明确提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党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决议》多次提及网信工作,为网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新的号角已经吹响。

  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必然与文明发展阶段相辅相成。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阶段,正大踏步迈向网络文明、数字文明。时代大势浩浩荡荡,顺势而为,方能行稳致远。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互联网内容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21年11月19日,在致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要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当责任,网络平台、社会组织、广大网民等要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网络强国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从1949年进京“赶考”,到如今互联网时代的“过关”,时代在发展,但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

  万山磅礴看主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围绕网信事业谋篇布局,观大局、察大势、谋大事,始终牢牢把握正确方向,驾驭和引领着我国迈向网络强国的航程。

  风好正是扬帆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网络空间这个未知大于已知的领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在网信事业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激荡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思想引领方向,蓝图绘就梦想,实干成就强国。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全国网信战线将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继续奋斗、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网信力量!

  来源:《中国网信》2022年第1期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