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02:16:33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传媒

《欢乐颂》的理想与现实 失去神圣感创作成"行活"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19 16:08    点击量:515    

  图为电视剧《欢乐颂》主要角色。

  “我们预料到《欢乐颂》会引起讨论,但激烈的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正午阳光”的办公室,制片人侯鸿亮指着自己的微博说。他的微博里有2000多封未读私信,同样备受困扰的还有编剧袁子弹。

  似乎很久没有一部都市剧引起如此广泛的讨论了。这部反映当下年轻人在上海打拼成长的电视剧,甫一开播便成了风暴的中心。有关讨论从微信公号蔓延到网络和报纸,剧集收官时视频网站的单日点击量达到6亿人次,总点击量超过100亿。这些数字,比侯鸿亮团队上一部作品《琅琊榜》的两倍还多。

  一部电视剧何以引起如此广泛的讨论?《欢乐颂》的背后寄予了创作者怎样的思考和诉求?近来备受诟病的都市剧如何走出窠臼,找到新的方向?

  《欢乐颂》折射的,正是电视剧创作不容忽视的现实与不该背弃的理想。

  违背一般程式

  风险值得承担

  “这是一次冒险。”侯鸿亮认为,《欢乐颂》有两个方向的冒险。“一是在创作上违背了集中矛盾、集中人物、集中线索的一般创作规律,二是对当下中国人日常观念的一次挑战。”

  《欢乐颂》的第一集便“反常规”。安迪、樊胜美、曲筱绡、关雎尔、邱莹莹5个年龄、性格、工作、家庭背景不同的女主角同时亮相,此后故事便沿着5个女孩各自的性格发展下去。国产电视剧多以两三条叙事线为主,这部剧却是5条线索齐头推进。戏剧矛盾主要集中在后半部分,前半部分则是细碎的日常生活。

  “常规的做法是三板斧搞定,把矛盾堆积在前三集,怎么狗血怎么来。但我们的生活中是这样吗?有哪个家庭是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做了10年编剧的袁子弹心有不甘,“写人物要比写情节难得多。10年了,我的人物没有落过地。这一次我要写从地底下生长出来的人物。”

  反观当下都市类电视剧主要有两个方向:一种是家庭伦理剧,一地鸡毛、杯水风波,刻意制造矛盾;一种是偶像爱情剧,玛丽苏情节,尽是柔光镜过滤的现实。《欢乐颂》确实跟这两类很不相同。

  “从专业的角度,我们想往前走一步。人物立住之后,根据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在这些性格上自然而然就会做一些事情,故事自然会流淌出来。”在侯鸿亮看来,这就是“日常”。

  这种对“日常”的信心来自于前作《琅琊榜》《伪装者》。在拍摄《琅琊榜》时,侯鸿亮曾批评导演李雪:好好的一个蒙挚大将军怎么拍得性格不一致?朝堂之上威武之极,日常生活却十分逗趣。没想到,《琅琊榜》播出后蒙挚大将军获得多数观众的喜爱,正是由于他性格的多面性。于是,“有情节时拍情节,没情节时拍情趣”成了侯鸿亮团队一条新的创作法则。

  冒险还在于,他们借鉴了海外“季播剧”的方式,并以《欢乐颂》首次涉水。从项目开始之初,就决定将阿耐一百多万字的同名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三部曲”。面对大家的热议,袁子弹相信“一切还未到盖棺定论时”。但这个团队认定,“违背一般程式的风险值得承担”。

  挂了艺术二字

  它就负有责任

  《欢乐颂》引发讨论还在于,深度触及现实。富二代、海归、凤凰女、经济适用男,打工、创业、跳槽,过劳死、重男轻女、网络暴力,这些社会新闻里常见的“标签”式人物和事件,统统出现在《欢乐颂》里。

  “富二代怎么能积极上进、顺风顺水?”袁子弹说,开播以来收到很多观众和同行的批评,最严重的批评是“人物设定崩掉了”“主创价值观混乱”。“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多面向的交缠。”袁子弹认为这就是真实的人性,是电视剧艺术应该着力挖掘和表现的。

  “你知道《欢乐颂》里的反派是谁吗?每个人的反派都是自己。”侯鸿亮说,“如果依照常规,我们把富二代曲筱绡定位为反派,也许所有的价值观讨论都没有了。但现实里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不是好就好到底,也不是坏就坏到底。我们的生活里不是非黑即白,总有许多灰色地带。”

  实际上,文艺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文艺作品的创作与接受也从来不是“真空地带”。而围绕剧中人物塑造和价值观的讨论,映射的恰恰是社会转型期之下各种利益裹挟杂糅、价值取向多元的现实。仅仅通过一部电视剧,促成各种诉求弥合分裂、达成和解,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欢乐颂》的主创还是决定一试。

  “都市剧的问题是把很多现实包裹起来了。玛丽苏是一种包裹,避重就轻也是一种包裹,就没有真正剖开了给大家看。《欢乐颂》真正剖开了吗?其实还没有。”侯鸿亮说,“电视剧是大众艺术,所以我们不能像文学戏剧那样极致,但我们希望它提示更多人看清楚自己、看清楚世界。大家都在讨论如何打破阶层的‘天花板’,坐在家里幻想就能实现吗?你要付出要奋斗,要打破那个迷幻的梦,才可能真正实现自我独立。”

  然而,这些现实恰恰是很多都市剧要回避的,“安全”是最常见的理由。“电视剧是艺术商品,只要挂了艺术两个字,它就负有责任。说大了影响人类文明进程,说小了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人生和世界。”侯鸿亮进一步说,“《欢乐颂》走现实主义的路径,不仅反映现实也希望引发观众的思考。因此不管正面负面的声音,都是这个戏的收获所在。”

  只是生产标准件

  电视剧恐会消失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统计,2015年全国制作生产电视剧达到1.5万集,中国电视剧的制作量、播出量和收视人群已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现今已进入电视、视频网站和手机移动端的三网时代,但只有少部分电视剧能够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供求失衡、产能过剩、两极分化的问题仍然存在。

  2008年,侯鸿亮入行的首部作品《闯关东》以平均8.29的收视率,成为当年央视播出剧的第三名,而排在《闯关东》之前的是引发收视狂潮的《李小龙传奇》和《乡村爱情2》。以这一年为界,荧屏上出现了许多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优秀电视剧作品,2006年的《士兵突击》,2007年的《奋斗》,2009年的《潜伏》,类型多样而且在艺术方面多有突破。目前央视平均收视率最高的纪录依然被2014年播出的《父母爱情》保持,数值为2.43。而另一方面,《纸牌屋》《太阳的后裔》等美剧和韩剧通过网络平台,成功俘获了众多观众。

  “这就是观众的流失。”站在“大数据”“IP热”“互联网+”一浪高过一浪的电视剧行业里,侯鸿亮感到了深深的危机感。“网络的确在分流一部分观众,这是我们不可能抗拒的。资本是中性的,用好了能促进行业的发展。核心在于,我们是不是有能留得住观众的好剧?”

  当年,袁子弹因为受到《士兵突击》的感召,决定转行做电视剧编剧。但入行十年,她看到了“人心的浮躁”,也感到了“内心的倦怠”。“创作有很多种方法,大家太喜欢走捷径了。习惯走安全路线,紧追风头,乐于总结热播剧的经验。当我看美剧日剧的时候,常会冷不丁地想:我们的电视剧给外国人什么印象?代表今天的中国和中国人吗?”

  在侯鸿亮看来,“这个行业赋予我们的权利是把你所认同的对社会的认识传递给其他人,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遗憾的是,在各种追风雷同之作里,一些人主动放弃了这个权利。然而,无论哪个行业,缺乏创新都会断送这个行业的未来。用一句耸人听闻的话来讲:假如人人都只想着生产标准件,国产剧流失的就不仅仅是观众。

  “创作者还是要保留一些内心的神圣感,否则你的手下就只剩下‘行活’了。”袁子弹感慨说。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