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连锁书店涌现开店潮 最美书店怎样一直美下去?
文章来源: 四川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14 20:50 点击量:545 大
中
小
成都方所。
酷客美食书店。
“我惊呆了!”在方所咖啡吧的二楼,坐在柔和的灯光下,当奥克塔维亚·霍根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走进方所时,发出感叹。
很多年前,在一个下着雨的冬天,第一次到巴黎的奥克塔维亚也曾走进一家书店,穿过因摆满书籍而只能容下一人通过的楼梯,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时隔多年,奥克塔维亚已经成为这家名叫莎士比亚的书店的主管,并因为这个身份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5月6日至8日,奥克塔维亚和来自法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比利时、中国等全球各地“世界最美书店”代表汇聚成都,参加2016成都国际书店论坛。交流中,“世界最美书店”的大门缓缓打开……
实体书店逆袭了吗?
面对互联网和电子书的冲击,在实体书店倒闭潮到来的惊呼声中,成都连锁书店却涌现出开店潮,仿若逆袭。西西弗、今日阅读、轩客会·格调、言几又、page one等品牌书店忽如一夜春风来,出现在商场、综合体和社区。
奥克塔维亚所在的书店坐落在巴黎圣母院左侧,塞纳河对岸。这家名叫莎士比亚的书店位于一幢19世纪的古老建筑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书店之一。
惊呆奥克塔维亚的,是方所的人流量。
方所,这个位于负一楼的书店一天的人流量,比莎士比亚书店一周的人流量还要多。2015年1月29日,成都方所正式开门迎客。一年多来,方所每天人流量在5000人次至8000人次之间,而周末与节假日的日均人流量最高时达到过近两万。
和爆炸的人流量成正比的,是不断增加的实体书店数量。作为四川本土的书店品牌,今日阅读在成都开设18家分店,而轩客会·格调的数量则接近20家。
4月30日,西西弗在成都的第8家分店开业。此时距离西西弗在成都春熙路开设第一家分店,过去了5年时间。《西西弗·城市编年史》显示,2011年至2015年,西西弗在成都、深圳、南宁三地开设分店。而仅2015年一年,西西弗的版图就扩张到了6个新城市。
“据说有一家书店去年开20家新店,今年要开40家新店,这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实体书店最鼎盛时期都没有的情况。”作为开幕论坛的主持人,百道网CEO程三国提出疑问:这种复苏是持久的新趋势还是短暂的现象?
澳大利亚瑞丁思书店在墨尔本市区经营着5家书店,未来几个月还将增加两家分店。来成都之前,瑞丁思书店的总经理马克·罗卜做了不少功课。他用一张曲线图来展示澳大利亚实体书店的境遇:2010年,澳大利亚实体书店销售额下降了16%,这种下滑一直到2013年才停止,并开始有所回升。“我们现在有信心,因为我们的行业变得越来越好。”方所创始人毛继鸿则用“物极必反”来形容这股潮流。
不过,英国“百年老店”福伊尔书店市场及品牌发展总监西蒙·赫福德则用挑战与机遇并存来形容如今英国实体书店的状况。“困难的因素还很多,我们要与不好的大环境斗争,不能掉以轻心。”
莎士比亚书店内景。
最美书店如何生存?
为读者提供体验和交流,这是实体书店在网络时代的差异化生存之道。但是体验和交流为书店吸引来的人流,有多少转换成了现金流?实体书店该怎么办?
面对让人振奋的人流,实体书店的确不能掉以轻心。
每天光临方所的几千个人当中,有人是读者,有人是游客。高低纵横的铁铸廊桥、无限延伸的图书立柜、堆叠层层的阶梯、和图书比邻售卖的衣服、精巧雅致的小杂货……每个人的心中,作为一家书店的方所都有不同的模样。
对出差来成都的陆鹏而言,被世界著名家居设计杂志《安邸AD》评为世界最美书店的方所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旅行目的地。他常会在方所闲逛,但不会买书。用他的话来说,方所的书价格太贵。陆鹏说:“方所陈设的‘例外’服饰很吸引人,但对于普通人而言,价格仍然太贵。”
“是我太任性了。”毛继鸿不太愿意用经营收入作为标准来衡量方所,他更愿意谈情怀。“我不是为了赚钱才去做这件事情。如果方所能启发更多的人来支持实体书店,就是一个赢的事情。”
但在法国,网络和实体店的差价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法国就执行图书统一定价政策。同一本书,无论在哪里购买,都是一样的价格,政府有时还会禁止网络书商通过免邮费的方式来进行促销。
得益于这样的政策,法国如今仍生存着3500家书店,其中1000多家是只有1个人经营的小书店。法国实体书店的销售额占据市场份额的43%,而电商只有16%。“法国是书店的天堂。”法国书店协会主席马蒂厄·莫查林说,和法国一样执行这样政策的国家,全球共有40个。
当然,不论销售额如何,在书店的经营上,大家似乎都有共识:保持书店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马蒂厄的书店每年要卖出60万本书,涉及到的书目有30万种,而在整个法国的实体书店,销售排行榜上的畅销书所占的市场份额只有1.7%。在莎士比亚书店,奥克塔维亚雇佣优秀的图书买手为书店和顾客选书,他们不仅要见大出版商,也要确保有个性、别致的出版物进入书店。“任何好书都是值得发掘出来提供给读者的。”
英国水石书店在欧洲有275家分店,总经理詹姆斯·当特所要做的,就是保证每一家书店都不一样,每一家书店的顾客群都不一样,基于此,“通常水石会比超市或其他零售书店贵10%,现在是贵25%左右,我们并不需要这个折扣,因为我们的书更好。”正是这样的经营理念,仅用了三年时间,这家原本年亏损额达3700万英镑的书店就扭亏为盈。
詹姆斯·当特也有困惑:水石书店如今85%的利润来自于书籍,剩下的15%来自于非书籍产品。“我们也希望多卖一点书店以外的东西,但这可能有一些负面影响,那些热爱买书的人会觉得你总是在卖书以外的东西,吸引力就降低了。
爱书人和书店是城市中最美的人文风景。图中书店为荷兰多米尼加书店。
除了书店还是什么?
毛继鸿把方所以及其他被冠以“世界最美书店”称号的书店比作文化堡垒。他确信,每个书店背后都有一颗关怀的心,每个书店都是一座文化堡垒。它提供的,是生活方式和文化空间,是智慧的空气、知识的水、科学的土壤、美学的花园、文学的基石。
詹姆斯·当特困惑的问题,却是这一轮开店潮中,不少书店探索的方向。如今,在成都,无论走进哪家书店,文创产品、小杂货、咖啡、餐吧似乎都成为标配。而与之相呼应,读者见面会、亲子活动、论坛、音乐会、展览等也都在书店里发生。
程三国仔细研究过方所、诚品、单向街等在他眼中风头最劲的书店,并得出结论:它们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店,不仅是展示销售图书的场所,同时也是文化活动的发生场所,是让人体验知识与美感的公共空间。
澳大利亚书商协会CEO乔·贝克则将实体书店定义为能够激发社区活力性的第三空间。第一空间是家,第二空间是工作场所,第三空间能够让人们把他们的考虑扔到一边,仅仅去享受。“书店应该给人以安全感,让走进书店的人有一种在精神上被环抱、被安抚的感觉。”毛继鸿说。而自诞生以来,莎士比亚书店一直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海明威、乔伊斯、庞德、菲茨杰拉德夫妇都曾经是莎士比亚书店的常客,它还因为替乔伊斯出版《尤利西斯》而声名鹊起。在莎士比亚书店里,除了层层叠叠的书籍,还有不少沙发和床,免费提供给任何人住宿。不论是不是有钱买书,不用预约,也不用推荐,只需要帮书店开门、关门、整理一下书架。“你可以住一天两天,也可以住一周甚至三个月。”
奥克塔维亚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莎士比亚书店就开始这么做。书店的创始人乔治·惠特曼将这些来往的作家、艺术家、知识分子以及流浪者称作风滚草。“他希望大家尽可能把时间花在书店里,把书店变成大家都可以来住的地方。”因此,莎士比亚书店还有一个浪漫的别称:风滚草旅馆。
每一个在莎士比亚书店留下足迹的风滚草,在临走之前都需要写一份自我简介,记录下自己的故事。莎士比亚书店专门开辟了一块地方来存放这些故事。半个世纪以来,莎士比亚书店已经积累了3万多个风滚草。“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风滚草,迈过我们的门槛,走进我们的房间,在世界上最美城市的中心,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安身之地。”奥克塔维亚说。 (记者 张良娟)(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