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信外长聚北京 推动亚洲可持续安全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28 08:01 点击量:500 大
中
小
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外长会议27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包括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韩国外交部长官尹炳世在内的多国外长出席。
本次亚信外长会议都有哪些议题?这次会议将给亚洲地区各领域合作带来哪些积极的变化?亚信机制面临着哪些问题,如何取得突破?
【通过对话促进合作】
外交部欧亚司司长桂从友本月13日在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说,此次外长会的主题为“对话促进安全”,旨在通过对话促进合作,用合作推动亚洲地区的可持续安全。
亚信是1992年由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倡议建立的亚洲安全问题论坛,现有26个成员国、12个观察员国和国际组织,几乎涵盖了整个亚洲地区。
至今,亚信已经建立了峰会、外长会、高官会、特别工作组会议等议事和决策机制,其中峰会和外长会每四年举行一次,相隔两年、交错举行。中国自2014年起担任亚信主席国,于同年在上海成功举行了亚信第四次峰会,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
桂从友说,本次亚信外长会上,与会各方将围绕当前亚洲安全与发展形势、打击恐怖主义、落实亚信信任措施、推进和平对话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外长会将发表宣言,广泛凝聚和体现各方在有关问题上的共识,规划亚信下一步发展。
桂从友还表示,中方正在与其他成员国一道,积极制定未来两年在相关领域落实信任措施的行动计划。
【积极推进亚洲安全观】
此次亚信外长会,可持续安全是关键词,而这一概念也是中国所倡导的亚洲安全观的重要构成部分。
最近二三十年,亚洲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出现。但是,亚洲也是安全威胁和冲突动荡的“重灾区”和“高危区”。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叙利亚危机、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重建等,无一不是关乎地区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议题。
图为2014年5月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新华社记者张铎摄
因此,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这是一个“亚洲觉醒”的时代,却也是亚洲矛盾、亚洲问题错综复杂的时代。桂从友表示,亚洲地区各国的文明、宗教、文化发展多样,利益诉求不同,还面临着恐怖主义、贫困、领土争端、核扩散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与挑战。
有专家认为,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理应为缓和矛盾、解决问题担负起责任,而亚洲安全观就是中国交出的一份高分答卷。
亚洲安全观,倡导的是协商对话,而不是武力威胁;是开放包容,而不是互相排斥;是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各方应该深化安全对话,促进共同安全;加强非传统安全合作,推进综合安全;促进大国良性互动,突出合作安全;探索构建新安全架构,保障可持续安全。
【亚信路在何方?】
亚信机制存在已久,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有专家认为,内部而言,亚信成员国众多,各国在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部分国家之间还存在由领土、宗教或民族问题导致的争端,这让各方就重大地区安全问题达成共识并展开合作存在一些难度;
其次,部分中小成员国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中小国家、例如哈萨克斯坦、土耳其担任亚信主席国期间,尽管能够通过一些文件,为亚信发展打下根基,但由于影响力有限,难以带动亚信机制取得迅速发展;
第三,制度建设仍显不足,尽管已经初步建立了确保机制运转的原则和规范,但面对复杂的地区安全局势,现有的原则和规范仍不充分,对成员的约束力稍显不足。
外部而言,由于经济、政治地位显著提高,亚洲也成为全球政治权力的主要博弈场。以美国重返亚太为背景,亚洲多种机制共存,从而导致一些国家对亚信机制的向心力不够。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在2014年成为亚信主席国之后,做了不少努力,包括举办亚信非政府论坛首次年会、推动亚信青年委员会和亚信实业家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举办亚信第四次商务论坛、积极主办亚信特别工作组会议和高官委员会会议等等,希望以自身影响力促进亚信这一合作平台的发展与成熟,进一步提升各成员对亚信机制的向心力。
经过两年努力,亚信机制逐渐成长,各方交流进一步加强,效率进一步提高,已经成为亚洲各国对话、信任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亚洲地区覆盖范围最大、成员国数量最多、代表性最广的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机制。有理由相信,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以亚信机制为平台,亚洲安全体系的建构有望进一步深化,以经济发展促进合作、以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可持续发展构建可持续安全的美好愿景就在前方。(记者蒋骢骁,编辑王丰丰,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