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6:36:50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3月份CPI回落至“4时代”——逆周期调节政策空间大了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11 18:55    点击量:258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4.9%。其中,3月份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这是CPI同比涨幅连续两个月收窄,并回落到5%以内。专家表示,随着疫情影响减弱,稳定物价有利因素将明显增多,下半年CPI同比增速有望持续回落,全年CPI将呈现“前高后低”运行态势,从而为逆周期宏观政策调控释放了空间。

  4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3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3月份,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3月份我国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复工复产逐步加快,保供稳价措施持续加力,有力推动了物价水平保持总体平稳。进入二季度后,随着疫情影响减弱,稳定物价总水平的有利因素将明显增多,做好包括肉类、鲜菜等在内的重点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

  CPI同比涨幅明显回落

  3月份,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这是CPI同比涨幅连续两个月收窄,并回落到5%以内。今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4.9%。

  “总的来看,一季度CPI同比涨幅控制在5%以内,物价水平在预期波动范围之内,并呈现逐月下降态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分析说,在3月份CPI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因素为1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了1.3个百分点;去年物价变动的翘尾因素为3.3个百分点,对当月同比涨幅贡献约为77%。

  “3月份,复工复产逐步加快,交通物流逐渐恢复,保供稳价措施持续加力。”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说,在4.3%的CPI同比涨幅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8.3%,涨幅回落3.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3.70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57个百分点。

  在食品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16.4%,涨幅回落18.8个百分点;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涨幅在10.7%至21.7%之间;鲜菜价格由上月上涨转为下降0.1%;鲜果价格下降6.1%,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在非食品中,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5%和2.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8%。

  3月份,农村CPI同比涨幅高于城市,主要原因是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价格涨幅较高的食品比重较大。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处于温和区间。“整体来看,CPI运行中枢保持稳定,反映出当前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动态平衡的基本态势未变。”郭丽岩说。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3月份以来复工复产步伐加快,物流运输逐渐恢复,运输成本下降以及供给恢复,促进主要食品和生活消费品供应改善。

  3月份,CPI由上月环比上涨0.8%转为下降1.2%。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4.3%转为下降3.8%,影响CPI下降约0.90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环比由涨转降的主要因素。非食品价格下降0.4%,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32个百分点。

  董莉娟分析说,在食品中,粮油供应稳定,粮食价格持平,食用油价格下降0.1%;春季时令菜上市量增加,物流运输成本下降,鲜菜价格下降12.2%;随着生猪调运逐步畅通、屠宰企业复工复产、各地陆续加大了储备肉投放力度,猪肉价格下降6.9%;由于市场供应充足,鸡蛋、水产品和鲜果价格分别下降5.1%、3.5%和0.2%。非食品中,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下降9.7%、10.5%和4.3%;疫情期间出行大幅减少,飞机票价格下降28.5%。

  PPI同比降幅有所扩大

  3月份,PPI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4%,降幅扩大1.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2%,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前3个月平均看,PPI比去年同期下降0.6%。

  “一季度PPI同比呈现逐月小幅回落态势,这主要是由于今年年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累计跌幅较大,国内石油化工相关原材料和中间品价格都出现了不同幅度下降,拉动PPI出现小幅回落。”郭丽岩说。

  刘学智也认为,PPI走低,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导致需求减弱和生产放缓,工业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另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导致油气开采、燃料加工、纺织服装等产品价格下降。

  董莉娟说,在主要行业中,价格降幅扩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21.7%,扩大21.3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0.6%,扩大9.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5.3%,扩大1.0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9%,扩大3.0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3.6%,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涨转降,下降3.5%。

  据测算,在3月份1.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翘尾影响约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1.5个百分点。

  3月份,PPI环比下降1.0%,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平转降,下降0.2%。从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10个,下降的28个,持平的2个。

  董莉娟分析说,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原油、钢材和有色金属等行业产品价格降幅有所扩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7.0%,扩大6.0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7.8%,扩大3.4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5%,扩大2.0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9%,扩大0.5个百分点。上述4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下降约0.67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由涨转降,下降0.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平转涨,上涨0.3%。

  “PPI同比涨幅回落,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市场预期,这主要是由于全球工业需求疲软,叠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拖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出现衰退概率较大,全球需求短期下滑将抑制商品价格。这些外部因素将对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形成拖累,也会对我国工业企业利润构成一定压力。

  稳物价有利因素增多

  2月中下旬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尤其在保障民生商品和服务供给方面,实施产、运、销全流程综合措施,持续投放冻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储备,有效对冲了疫情对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总的来看,当前国内物价涨幅结构性趋缓态势基本确立。”周茂华分析说,从猪肉价格、气温回升、国内复工复产、市场预期等因素看,国内物价高位回落态势明显。4月份,随着气温上升、国内保障民生供应措施有力,果蔬价格有望延续平稳运行格局,猪肉价格也将继续缓步下降。不过,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居民对各类服务消费增加,将带动核心物价温和回升。

  在刘学智看来,年内CPI高点已过。他分析说,随着生猪存栏量逐渐回升、猪肉供给增加,猪肉价格涨幅将收窄,对CPI拉动作用减弱。国内粮食供求平稳,特别是谷物、小麦等主粮储备充足、自给率高,粮食价格不会受到疫情全球蔓延和虫灾显著影响。疫情导致消费需求偏弱,再加上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难以支撑相关消费品价格上涨。因此,二季度后CPI同比涨幅将逐渐回落,全年CPI有望“前高后低”。

  郭丽岩认为,进入二季度以后,随着疫情影响减弱,稳定物价有利因素将明显增多,下半年CPI同比增速有望持续回落。展望全年,综合考虑翘尾和预期新涨价因素,CPI将呈现“前高后低”运行态势。因此,今年上半年,做好包括肉类、鲜菜等在内的重点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明确,3月份至6月份,以现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测算的补贴标准为基础,阶段性提高每月价格临时补贴标准1倍,并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现行保障对象基础上,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纳入保障范围。经初步估算,将新增惠及800多万人。

  另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启动了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截至目前,各地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65亿元,有力缓解了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

  “总的来看,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项保供稳价措施有力实施,疫情对国内物价影响将持续减弱。”周茂华表示,当前我国宏观逆周期调节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特别是要精准施策,兼顾长远及内外均衡。一方面,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动复工复产,为企业减负,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融资支持,进一步扩大内需。另一方面,要加强在全球抗疫及维护产业链供给方面协调合作,帮助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物价涨幅回落为逆周期宏观政策调控释放了空间。”刘学智表示,CPI涨幅趋于回落,特别是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较低,为货币政策继续降准、降低终端融资利率水平提供了条件。当前,内需潜力仍有待释放,财政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疫后重建和基建是重要实施方向。(记者 林火灿)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