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10:46:16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

托起“生命方舟”的最美逆行者 记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青年维保队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30 08:27    点击量:355    

  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最长将近20个小时奋战在火神山医院最危险的病房一线,他们不是白衣天使,却同样战斗在病毒风暴的中心,他们虽不能直接救死扶伤,却为托起“生命方舟”前赴后继。

  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最长将近20个小时奋战在火神山医院最危险的病房一线,他们不是白衣天使,却同样战斗在病毒风暴的中心,他们虽不能直接救死扶伤,却为稳稳托起“生命方舟”前赴后继,他们是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维保队员,同广大医护人员一样,是亿万人民心目中的“最美逆行者”。

  “双山”医院自交付以来,已陆续收治200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超过1000名患者治愈出院,这背后有160余名维保队员的英勇无畏、牺牲奉献。

  为了战“疫”,放下对亲人的牵挂

  从火神山转战雷神山,向文秘在“双山”战场工作了几十天。

  大年初三从老家重庆前往火神山医院支援的途中,他接到父亲的电话,得知久病在床的祖母不幸离世。但失去亲人的悲痛并没有影响他的工作效率,在二十多天的工期中,他在自己的“责任田”里解决各项技术问题,保障医院的施工进度。

  雷神山医院成功交付后,向文秘又主动申请留下来负责驻场维保工作,他说:“我对现场的情况了如指掌,我必须留下来,站好最后一班岗。”作为维保队的一员,他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4个小时,每天进入医院病区至少3次。2月25日晚上11点,维保队收到将外台阶改为坡道的通知,为了方便病人的转运,向文秘穿上防护服火速进入病区,通宵作业完成改修。“患者的病痛和医务工作者的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我们维保队能做的就是尽力保障这座‘生命方舟’平稳运行。”

  为了支援战“疫”,他们放下对亲人的牵挂。

  1月30日晚上,已经在火神山一线忙碌了五个日夜的陈金鹏接到6岁女儿的电话,女儿说:“爸爸快回来吧,妈妈发高烧,下不了床。”陈金鹏一边柔声让女儿等一小会儿,一边在现场交代工作,电话再打过去已经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万幸的是,两天后妻子王士芮的烧退了。

  2月2日医院交付,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一大批将士支援雷神山医院,一时间火神山医院2号楼急缺维保负责人,原本可以回家看望妻女的陈金鹏站了出来:“2号楼的维保组,我去吧。”

  和一线医护人员一样,陈金鹏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奔波在医院的病房和外围,检查管道,维修灯具、洁具,让医护人员和患者没有后顾之忧,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转。

  17天里,陈金鹏与家里鲜有通信,当女儿们闹着要爸爸而哭泣的时候,王士芮对两个女儿说:“爸爸不能当逃兵,等爸爸忙完了,我们就一起去接爸爸回家。”

  “刚来的时候每天就睡两三个小时,还通宵过两晚。”徐寅说,“我年轻,吃点苦应该的,工人们更辛苦。”2月7日一早,徐寅得知雷神山医院需要后勤人员,第一时间报名前往。作为后勤保障组的一员,他主要负责40余名保安的抽调协调、100多名管理人员和工人的住宿安排,以及生活物资的分发。

  虽然每天的休息时间不足4个小时,但在现场他总是干劲十足,物资到了帮忙搬运分发,定时给工友测量体温,到了夜里给工友送饺子和姜汤。他的父亲在老家的米厂上班,年迈的父亲每天通宵值夜班生产,保障当地的大米供应。徐寅说:“我和父亲虽然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岗位,但我们的心愿都是希望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

  说不害怕是假的,但职责岗位在这里

  2月4日晚,维保队收到检测维护病区热水器的通知。当天正是火神山医院首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入住的日子,热水供应十分重要。热水器所在的茶水间位于医院的“红区”,就是俗称的污染区。

  “我有多年的调试经验,我去吧。”维保队的王野第一个站出来。半夜两点,他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小心地穿戴好防护服去病区检修。

  “从培训到穿防护服差不多用了一个小时,护士长反复强调注意事项,说不紧张、不害怕那是骗人的,不过一干起活儿来,我就顾不上害怕了。”王野逐一检测、调试电源……工作完毕,他在护士的帮助下脱掉防护服,冲了一个热水澡,通过一个个关口,安全返回。有了王野这些第一批走进“红区”的带头人,大家陆续打消了顾虑,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病区的维保工作中。

  看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进驻所负责的工区,梅文俊心里终于长舒一口气。“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远道而来支援武汉人民,一定要竭尽全力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好的医疗条件。”在雷神山医院建设初期,施工人员短时间内大量聚集,住宿一度紧张,为了给同事更好的休息环境,梅文俊休息的时候只能窝在自己的小车里,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

  雷神山医院不断收治病人,也陆续有患者治愈出院,医者仁心,筑者亦然。梅文俊作为医院的“守夜人”坚守在现场,每次有维保任务都需要做好全面防护,一进去就憋在防护服里几个小时。“现在进医院传染风险大,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是职责岗位在这里,更何况还有医护人员冲在前面,再困难也得有人上才行。”

  他们的工作热情,让病区里的患者也深受感动,维保队员冯建堂对此深有感触。

  有一次去维修管道,一进病房,冯建堂和维修工人就看到了一名情绪低落的患者,躺在床上背对医护人员和维保人员,任谁做思想工作都不听。

  冯建堂和工友立即开始维修工作。检查管道,拆卸、安装重物……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护目镜上渐渐积满了水雾。

  最终,冯建堂和同事发现丢弃的饭盒等杂物堵塞了管道,他们立刻拿出工具进行疏通。工作完以后,冯建堂和同事的防护服里满身大汗,防护服外全是泥污,但他轻声细语地劝导病人,“伯伯祝您早日康复,以后有什么需要的随时叫我们。”

  看到别人为了自己的生命而努力,那名因为隔离和病痛情绪低落的患者渐渐平复,他缓缓坐起来,眼里泪光闪烁,给维保人员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任务没完成,决不能撤退

  “老王,这根线换我接吧,你护目镜起雾太多了看不清,歇一会儿”。火神山医院温暖的病房内,正在进行电路维保修复的李成小心地爬上梯子。

  这是他和搭档进入“红区”工作的第4个小时,已经双臂酸痛的李成开始仰起头进行最后一处破损线路的拆除工作。由于颈椎无法长时间承受头部防护的重量,他只能每隔五六分钟就低头转动一下,脸部的热气使得护目镜起了一层薄雾,就在他再次仰头工作时,汗水突然流进了眼睛,一时间酸涩难忍,为了不引起病人的注意,只能使劲地低头眨眼,用眼泪冲淡汗水带来的不适。

  40分钟后,完成作业的李成和搭档离开病区,当他们互相搀扶着脱掉防护服时,衣衫已经湿透,脸上还有护目镜和口罩留下的勒痕,眼睛充满血丝。但是李成并无抱怨:“干活哪有不苦的,关键是该顶上去的时候就得顶上去。”

  火神山医院维保组水电工人刘涛,大年三十就奔赴火神山建设一线,在率先交付的一号病区,他只身一人进入“红区”,排查线路、疏通管道,至今已在病房维保一线坚守60多天。

  维保组负责整座医院的硬件运维,工作量很大,危险性也很大。“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作业,全身上下不到两个小时就湿透了,护目镜都是雾水看不清东西,只能眯着眼睛排查线路、消除故障。”刘涛说,他们每天要在隔离病房待4个小时以上。

  除了运维,他们还要教患者使用电器、调试水温等。刘涛说:“当我一点点调试到最合适的水温,患者说谢谢的时候,我心里就很暖。”

  “愿疫情早日结束,愿患者早日康复,愿所有建设者和医护人员都能平安回家。”刘涛说,这是维保组队员们的共同心愿。

  1月30日,家在湖北却因工作原因留在广州的肖帅,驱车千余公里赶赴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他表示,要尽己所能贡献一份力量,帮助家乡度过难关。

  2月8日,火神山医院首次大批量收治确诊患者,随之而来的是担子更重的维保任务。肖帅主动申请加入维保队伍,他说,“防疫堡垒已经建成,而维保工作就是提档升级,我一定要把所有设备、区域维护好、保养好,这是我的职责,也是使命。”

  2月4日,王学谦主动请战支援雷神山医院建设,驱车奔赴现场。“看到疫情如此严重,国家需要建设医院,作为一名中建三局总包人,我肯定要去出一分力”。

  雷神山医院对施工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工长,他每天要对工区的方方面面进行核查,尽最大努力保障施工生产,几乎每天工作到半夜两三点多,早上六七点又奔赴现场,通宵达旦作业是他的常态。就这样连续日夜奋战十几天,在医院使用进入维保阶段后,他又主动申请加入维保队,没有一丝犹豫。

  (记者 陈凤莉 宁迪 通讯员 王腾)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