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09:57:30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新冠病毒在家就能自测?又一波谣言上线,请注意“防护”!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05 09:23    点击量:203    

  新型冠状病毒在家也能自测?放鞭炮能够消除病毒?淡水鱼能传播新冠肺炎,最近不能吃鱼?穿防静电服能隔绝新型冠状病毒?“点燃法”可鉴别口罩……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时不时的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就会出现各种关于新冠肺炎的传言,这些传言打着“科学论证”的标签,看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但事实是这样吗?

  新型冠状病毒在家也能自测?

  真相: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没有家用版

  自从疫情暴发后,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开始疑神疑鬼,总担心自己被病毒感染。

  前不久,一款号称在家就可以自测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检验试剂盒悄悄在微信朋友圈中露面。卖家宣称,在家指尖采血后,只需要15分钟,就能用自测盒检测出自己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肉眼即可判断。而适用范围上还特别标明,适用于企业复工、学生返校、个人筛查等用途。卖家声称,这样一款新冠病毒自测盒,单支售价150元,多买还能享受优惠,疫情期间建议定期检测,每个家庭常备。

  微信中兜售的家庭自测版“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是真的吗?

  对此,北京市药监局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暂未有家用版。

  北京市药监局提示市民,这些经批准注册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均需要具备PCR实验室及专用设备的医疗机构才能完成检测,普通市民不能在家庭自行使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还处于关键防范时期,市民不要轻信“微商”的虚假宣传,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上海防疫专家建议放鞭炮消除病毒?

  真相:不能抑制病毒,反而会对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

  这两天,网上流传一篇《上海防疫专家:建议疫区燃放烟花鞭炮消除“气溶胶”中病毒》的文章。文章称,卫生防疫专家在上海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新冠肺炎传播途径还包括气溶胶传播……在大空间防治中用气态化合物进行灭菌,最好的措施就是燃放烟花鞭炮。

  然而经查证,在上海近期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没有任何人提出过“建议疫区燃放烟花鞭炮消除病毒”的说法。烟花鞭炮产生的烟雾并不能够抑制新冠病毒,反而会对人体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甚至加重感染风险。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二氧化硫,人体接触后可引发皮肤、眼睛等粘膜的刺激与炎症,吸入二氧化硫会严重削弱或破坏呼吸系统的免疫功能和防御能力,诱发、加重各种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呼吸道损伤,是人体应当避免接触的物质。

  此外,气溶胶传播要同时满足密闭空间、较长时间、高浓度病毒这三个条件,在极端条件下才有传播的可能性。通风条件良好的日常生活中气溶胶传播可能性小。

  淡水鱼能传播新冠肺炎?

  真相:哺乳动物病毒不可能在水生动物体内增殖

  近日,有市民在微信群看到一则“通知”:“不要吃淡水鱼,因很多地方,有厕所搭在鱼塘上或者在鱼塘洗便桶的习惯,现在已确认粪口传播病毒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病毒病防控岗位专家曾令兵表示,迄今为止,全世界也没有发现和报道过人鱼共患传染性疾病,因为变温的水生动物与恒温的哺乳动物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水生动物病毒不可能感染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病毒也不可能在水生动物体内增殖;迄今为止没有发现水产品与新型冠状病毒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任何直接联系。

  “目前研究证明,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能感染鱼类。对于这种新型冠状病毒而言,鱼和水如其他的物体表面一样,只是可能‘暂时存在’的地方。”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工程师李庆勇也表示。

  “不管是病毒、细菌还是寄生虫,常规的烹饪都可以彻底杀灭。”李庆勇说,对于淡水鱼,不管新型冠状病毒会不会通过粪口传播,淡水鱼都可以吃,但是要彻底做熟。鱼类等水产品含丰富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胆固醇、低脂肪等高价值和高品质的营养物质,只要合理选择,多吃水产品不仅安全,而且有助于增强体质,抵抗疾病传染。

  曾令兵说,水产品是人类优质安全的动物蛋白质食物来源,水产养殖动物是健康的,食用水产品是安全的,而且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显著促进作用。

  穿防静电服能隔绝新型冠状病毒?

  真相:防静电服没有过滤、阻隔病毒或微细颗粒的功能层

  有传言称,如果要出门,外面穿防静电服可以更好地避免接触新冠病毒。这是真的吗?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教授吴海波解释,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多种,如接触、摩擦、剥离等。当人们穿着普通衣服行走时会产生很大的静电电压(>1000V),而穿着防静电服走动时却不会发生。防静电服是由专用的防静电洁净面料制作,具有高效的防静电、防尘性能,薄滑、织纹清晰的特点。

  “常见的制衣化纤由于回潮率低,在干燥的环境里,摩擦以后容易产生静电,而棉纤维、粘胶纤维这一类天然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由于回潮率高,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相对而言不易形成静电积聚。在防静电功能服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防静电性能,还添加了不易积累静电的金属导电纤维、防静电合成纤维。这类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灰尘、小颗粒物质在服装表面沉积。”吴海波说。

  吴海波表示,用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的口罩或防护服主要是通过具有过滤、阻隔病毒或微细颗粒的非织造材料层来达到核心防护作用。然而,防静电服没有过滤、阻隔病毒或微细颗粒的功能层。当载有病毒的微细颗粒通过非静电吸附的方式,如气流传输、飞沫传播,接触到防静电服装表面后,病毒或微细颗粒仍可能穿过防静电服接触到人体。因此,外面穿着防静电服,不能达到更好地防护新型冠状病毒的效果。

  点燃法可鉴别口罩真假?

  真相:产生熔融效果也不能证明中间层就是熔喷无纺布材质

  拆开口罩,取出中间层,用打火机点燃,无火焰是真货,有火焰就是假货。最近,这样一段“医用口罩真假测试”的视频在朋友圈热传。真相是否如此呢?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张翼表示,这种燃烧检测的方法无法简单区分口罩的真假。

  此前,有自媒体出面辟谣,说口罩的主要材料有聚丙烯等,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材料本身是可燃的。相关国家标准也仅对口罩的“易燃性”作了规定,没有“不可燃”这一要求。口罩是否可以被点燃,不是鉴别口罩真伪的标准。

  “相关自媒体的辟谣内容是有根据的,不过说得并不全面。”张翼介绍,口罩起防护作用的关键是中间层,其由俗称丙纶的聚丙烯高聚物做成。聚丙烯本身是可燃的,如果大火直接去烧也能烧起来。但是,和纸张不同的是,如果用打火机慢慢靠近丙纶层,它会发生一种类似先融化再燃烧的现象。这一点比较容易将其与低劣的纸张区分开。

  “但是,有这种现象的高聚物不止丙纶一种,而且即便都使用聚丙烯,不同分子量的丙纶无纺布价格也不一样,性能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越贵的聚丙烯原料性能越好。所以也不能排除部分不法商贩用低质量的丙纶无纺布材料替代医用丙纶的可能。因此,这种燃烧检测的方法无法简单区分口罩的真假。”张翼说。

  国家纺织制品质检中心主任王宝军也表示,取出被测试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的中间层,点着了,肯定是假货;点不着,却也未必是真货。点不着,产生熔融效果,不能证明中间层就是熔喷无纺布材质,则也无法证明该口罩是具有病毒防护效果的一次性医用口罩。(记者 马爱平)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