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疫”观察:政治局常委集体捐款释三方面重要信号
文章来源:中新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28 17:23 点击量:136905 大
中
小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26日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疫情形势,研究部署近期防控重点工作。响应党中央对广大党员的号召,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
此前,中组部在印发通知中要求各级党组织就党员自愿捐款加强指导服务,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提到尊重党员意愿,坚持自觉自愿、量力而行。
此间中共党建学者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疫情防控关键阶段,政治局七位常委集体捐款,释放多重信号。
首先,发挥表率作用。
根据中组部发布的信息,捐款主要用于慰问战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基层干部群众、公安民警和社区工作者等,资助因患新冠肺炎而遇到生活困难的群众和因患新冠肺炎去世的群众家属,慰问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牺牲的干部群众家属等。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常健表示,政治局七位常委主动带头捐款,是中共高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的体现,有利于集中党内更多力量支援抗疫一线。
其次,进一步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抗疫。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高层最新判断指出,“加强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抓紧”。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希贤说,考虑到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其他有关地区疫情反弹风险不可忽视,七位常委带头捐款也展现了全国上下团结抗疫的决心,有助于进一步动员官方、社会和民间力量参与抗疫。“重大挑战面前,每一位有能力、有余力的人都可以为支援疫情防控费贡献绵薄之力。”
再次,为社会情绪注入一针“稳定剂”。
常健认为,此次集体捐款体现了对医务人员、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因患新冠肺炎去世的群众家属等各方面人群的关心、关爱与支持,可以帮助起到安定人心、纾解情绪的作用,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学意义。
农历大年初一至今,中共高层已举行五次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一次政治局会议,一次“下沉”到县团级的电视电话会议,密集专题部署疫情防控。常健认为,如此频繁的高层会议是为了有效应对快速变化的疫情形势、更好地指导全国各地精准推进复工复产,特别是及时处理新情况、新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而从26日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具体内容看,其中多处安排体现对基层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关注。
比如,会议要求强化特殊场所防护措施。养老、救助、儿童福利、精神卫生医疗等机构,人员密集、环境封闭,相关服务对象自身防护能力弱,要压实属地责任,实施更严格的管理措施,防止外部传染源输入,对已感染患者要全力救治。
再如,会议就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进一步指出,要加快补齐老旧小区在卫生防疫、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短板,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张希贤表示,养老、救助、儿童福利、精神卫生医疗等机构聚集社会弱势群体,湖北尤其是武汉市老旧小区住着大量老年人,当地采取封控措施时,这些人也变成了“边缘群体”,生活看病面临困难。中央及时掌握基层出现的情况,了解民众需求,并作出了有针对性的部署。
“城市治理的短板在于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在加强全社会疫情防控的同时,必须确保薄弱环节不产生新的问题。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进展如何,事关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常健说。
此外,会议还就“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指出,对复工复产中出现的个别感染病例,应急处置措施要科学精准。
张希贤指出,所谓“科学精准”不仅意味着要采取措施切断个别病例可能造成的扩散传播链条,也包括对已感染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的维护,绝非小事。
“疫情防控考验执政水平,必须把人的健康安全作为第一要务,把基层民众面临的问题解决好,把弱势群体照顾好。不留任何盲区和空白才是精准施政。”张希贤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