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邓吉平:仁心仁术,用青春守住希望之门
文章来源:王建波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11 06:50 点击量:623 大
中
小
仁心仁术,用青春守住希望之门
---记江油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邓吉平
危机边缘,他是拯救生命的精锐“特种兵”;生死一线,他是创造奇迹的白衣天使;全力以赴,他用奉献诠释责任,点燃希望;真情付出,他用青春守住希望,传递能量!急诊,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的一线部门,病人多、强度高、压力大。在江油市第四人民医院有一名男医生,十年如一日,乐此不疲,闪烁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他是急诊科主任邓吉平医生。从事医疗工作十多年来,邓吉平医师凭借自己勤奋好学、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和高尚的医德,在医疗战线上默默地奉献着,得到了广大患者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其十多年的从医生涯就是一部仁心仁术的“急诊科故事”。
初见邓医生时,皮肤黝黑,脸蛋微圆,身材中等,平头造型给人的印象就是憨厚老实,很难和敢拼敢搏的急诊医师联系在一起。但同事和病人的印象里,他就是一束冬天里温暖的火苗,医术高超,为人热情,心地仁厚,总是以帮助别人排难分忧为已任,祛除病痛,还病人以健康。在他身上传递的是感恩、豁达、洒脱、悦纳、奋进的正能量。
一年初春,我院急诊科接到油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电话:位于武都镇攀长钢四厂生活区松林二村四幢的一公厕内有一刚出生的弃婴需要急救,希望我院急诊科配合紧急处理。邓医生放下电话,马上召集值班护士带上急救设备随救护车直奔现场。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室外寒风瑟瑟,冰冷刺骨,公厕内只见一刚生婴儿慑慑发抖,但公厕口径小不足以救起婴儿。时间就是生命,邓医生不由分说,卷起衣裤口,从侧面公厕排污口进入徒手赤脚的在这臭气熏天公厕将婴儿抱起来,稳稳的放入自己怀中。
2016年3月,红狮水泥厂有一位工人被钢筋刺穿了身体,邓医生在接到求救电话后,5分钟赶到现场。群众反应患者已经出现休克,时间紧急,邓医生跑步向前,查看病患情况后迅速与急诊科医护人员一道投入抢救:建立静脉通道、吸氧、除颤、心脏复苏等等,经过及时的抢救病人慢慢的恢复了生命体征。待病人心脏复跳后,马上将病人转移,但病人回院途中仍数次心跳停止,十分危急,邓医生一直在旁为病人做徒手心肺复苏,为院内急救赢取时间。
类似的情形,经常会在急诊科出现。为病人心脏复苏,在急诊室也是家常便饭。有多少个过年急诊值班,他自己都数不清有多少次了。但每次看见那再次跳动的心脏和脉搏,内心也是无比的欣喜和宽慰。“曾有患者家属深情的一句:医生同志你们在积德积福呀,让我记得特别的深刻。作为医务人员我感到了付出之后的心满意足,因为我把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担当在肩,我问心无愧”,邓医生正气凛然地说道。
非典疫情、禽流感疫情、登革热疫情……每回出现状况,急诊科总是首当其冲。这种情况下的邓医生,既要在临床一线诊疗患者,又要统筹预防疫情扩散,还要尽量避免医务人员受到感染,三头六臂都觉得不够用。“选一行,就得爱一行,既然选的是医生的职业,那就就必须恪守作为医生的职责”邓医生说。急诊是医院的先头兵,各种事情都可以遇见,这就要考验急诊医生的应变能力了。“有时会遇到一些醉酒的患者躁狂发作、出手伤人,还有个别家属的质疑和不理解,但我始终觉得作为一名急诊医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是值得的。”邓医生表示,急诊科可谓是医院的最前沿,医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常规抢救技术,而且还要拥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如果你全心全意的为病人服务,一定会有好报的,他一定会感谢你的,会记住你的,我想这是做医生的一个最高荣誉”邓医生说。始终对生命抱有希望,不轻易放弃,是江油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一直向病人传达的信念,在这里医生和护士的全面合作致力让每一位病人都感受到关爱和呵护。在这里,邓医生用自己的力量为病患撑起了一片晴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生命,每一个人都是这世界最特殊的,我想作为一个医生来说,最大的成功就是看见病人一个个健康地出院,健康地回到家庭,健康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每一个生命的微笑,对他来说,都是最大的褒奖。心系使命,勇于担当,他用双手筑起了一座座希望的丰碑。他是四院人,他是急诊人,他用青春的无限力量守住急诊希望之门,彰显着一代人的奉献和担当。(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西坪社区 王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