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护士”杨昆娥:救死扶伤是本职 愿意传递爱与希望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1-07 19:42 点击量:208 大
中
小
新华社昆明1月7日电 题:“最美护士”杨昆娥:救死扶伤是本职 愿传递爱与希望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字强
近日,一场发生在昆明街头的生死救援,让无数人感动,“白衣天使”杨昆娥救助昏倒少年的善举,让冬日的“春城”暖意浓浓。
杨昆娥的成长历程,本身也是一个关于爱与希望的故事。
冬日“春城”的一场生死救援
1月2日清晨,昆明市人民中路车水马龙,一名14岁少年突然晕倒在人行道上。就在这紧急时刻,一名白衣年轻女子跑来、俯身、跪地,为孩子进行心肺复苏。
大概按压了10次后,孩子的脚动了一下,但仍未苏醒,白衣女子继续按压几次后,孩子咳嗽了几声,慢慢苏醒过来,整个抢救过程大约3分钟。
孩子醒来后依然很虚弱,白衣女子又脱下自己的羽绒服,盖在孩子的身体上,并让孩子依靠着她,一直等到急救车到来。
记者从多方证实,这位白衣女子是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血管病中心外科监护室护士杨昆娥。
6日,记者来到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见到了正在工作的杨昆娥。“当时情况紧急,这名男孩呼之不应,身体僵硬,无呼吸,触摸颈动脉无搏动。”她告诉记者,“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无论在医院,还是在街道,不管穿没穿白大褂,只要见到需要救援的患者,我都会挺身而出。”
从小感受人间大爱 善良的种子在心底萌发
杨昆娥的成长经历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杨昆娥是哈尼族,1991年出生于云南玉溪一个贫寒家庭,1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而此前,杨昆娥没有去学校读过书。
2002年初,一位好心人将杨昆娥的情况反映给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之后,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通过“希望工程”确认了杨昆娥的救助条件,帮助她走进昆明市西山区黑林铺团山小学,直接成为一名三年级学生。
然而,不幸再次降临,初一时,她的母亲又离开了人世。杨昆娥成了孤儿,从此就成了希望工程的“女儿”。
杨昆娥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初中毕业后,她考入昆明市卫生学校(现为昆明学院医学中专部),并于2012年成为了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工作期间,她仍然坚持学习,又考取了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护理专业。
采访中,杨昆娥回忆起曾经的苦难,不禁洒落眼泪,一度哽咽。“父母离世,让我陷入悲伤低谷,是‘希望工程’帮我走出人生阴霾。”杨昆娥说,悲伤可以沉淀,记忆伤疤终会痊愈,苦难让自己更坚强。
“自己得到社会帮助,扭转命运,已经足够幸运,我要把悲伤化作感恩、回报、好好活下去的能量。”杨昆娥说。
让爱和希望传递下去
“知恩图报,帮助别人”是杨昆娥长大后最想做的事情。
成为一名护士后,杨昆娥一直秉持着“关爱生命、患者至上”的理想和信念。她每天主要的工作是在心外科监护室对患者进行术后治疗,尽管工作繁忙、辛苦,她却乐此不疲、尽心尽力。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血管病中心外科监护室护士长董茜告诉记者,杨昆娥“一点就通”,学习能力强,有很好的护理基础和抢救经验,在监护室里,经常参与抢救病人,对工作充满热情,大家都很喜欢她。
在爱心病房里,经常能见到杨昆娥为孩子诊疗的身影。此外,她每年都会和同事一起去云南各地走访先心病患儿,对贫困山区的孩子进行先心病筛查,每到假期,坚持去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参加公益活动,做志愿服务。
从希望工程的“女儿”,成长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杨昆娥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演绎着人间大爱的流转和传递。
2019年底,杨昆娥当选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把爱心奉献到需要的地方,让爱传递下去。”杨昆娥说,她更希望自己的故事能让更多贫困山区孩子知道,人间有真爱,只要不放弃,勇敢战胜困难,好好读书,未来一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