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01:57:43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党的领导制度在确保我国国家治理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中起着根本作用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22 16:44    点击量:5428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系统阐释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时,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摆放在首位;在规划部署今后的重大任务时,首要的是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决定稿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抓住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所有这些,都突出强调和彰显了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突出强调和彰显了这一制度在我国国家制度中的统领地位。为什么要强调和彰显这一制度的特殊作用和地位?就在于,这合乎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

  党的领导制度在确保我国国家治理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中起着根本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制度,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经验总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围绕“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紧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题,就遵循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相统一的内在逻辑。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两句话”构成的一个整体。前一句话,规定的是根本方向,强调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其他什么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后一句话,是在根本方向规定下的鲜明指向,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现代化的鲜明指向,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必须遵循的正确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从根本上说,就是它同时符合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和现代化的鲜明指向。

  党的领导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同根同源、同生共进。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阐明了一个基本道理:社会化大生产必然导致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所有,为社会主义的到来奠定物质基础;同时,也必然导致无产阶级结成自己的政党组织——共产党,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政治保证。马克思、恩格斯也告诉我们:共产党人是工人阶级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他们代表着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关键力量。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史反复证明,没有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失去必需的政治、组织和思想保障;离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共产党就无法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共产党的领导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可分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都是在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治国理政水平中实现的。这正如《决定》所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此,《决定》也再次重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强调“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其中贯穿的就是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根本领导制度的大逻辑,贯穿的就是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开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广阔空间的大逻辑。

  党的领导制度在彰显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势中起着根本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系统阐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实质上这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都同党的领导这一根本领导制度密切相关,都离不开这一根本领导制度的坚持和完善。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其性质宗旨、历史地位、功能作用等方面与其他性质的政党有着根本性区别,也为构筑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独特优势提供了根本支撑。

  其一,党的领导制度,为构筑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势提供着根本价值引领。作为一定社会历史的产物,作为各种社会关系规范的集中体现,任何一种国家制度都必然反映国家的性质本质,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意愿,而与之相伴随的国家治理体系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有一个为谁去确立、朝什么方向去推进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问题,而这在国家治理中又始终是一个带有前提性和决定性意义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将这些原则遵循外化为各种制度,保证了最广大人民意愿、意志的具体落实。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尽管我们国家许多方面的体制机制、运行方式发生了不小变化,但对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涉及立国治国根本遵循的制度是作为底线来坚守的,目的就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有效、有序地梳理、整合我国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将其上升为国家意志,并通过各种制度加以规范和实施,确保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谈到的“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等,都同党的领导制度密切相关。

  其二,党的领导制度是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不竭动力。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历久不衰,原因就在于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按照社会发展规律指引自己行动的党,是以人的解放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党。我们党坚持把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文化创新同勇于推进制度创新作为一个统一的历史进程,不断为各方面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源头活水”,避免了制度发展陷入停滞和僵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从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既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同时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显著,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可以说,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得到不断创新和完善。中国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关键是党的领导和党的领导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其三,党的领导制度是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可靠保障。制度的优越性必须通过治理的效能表现出来,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居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地位,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样的制度安排,保证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有效整合,保证了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一以贯之的实施。中国共产党是靠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政党,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强大的组织体系和组织动员能力、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等,都有力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一言以蔽之,党的领导制度保障了我国国家制度的具体落实,保障了国家制度体系的优越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

  党的领导制度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起着根本作用

  现代化是所有发展中国家追求的目标,也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深刻变革、加快推进现代化时期,处在有了充分发展、但又尚未完成现代化的“转型时期”。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看,在这个“转型时期”,由于政治主导力量的缺失、组织动员能力的不足、制度安排的不合理而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或者是社会无序、一盘散沙,或者是政党纷沓、相互倾轧,或者是民族冲突、教派纷争,从而导致现代化进程的失衡、失序以至失败。那么,应该靠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才能确保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成功走出“转型时期”?关键是要有一个能够代表人民利益、凝聚人民意志、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政党。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就为我国建构与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政治体系提供了保障。只有坚定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阶段各领域各环节,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才能保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顺利实现。也正因如此,《决定》专门将“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作为一个部分加以强调并作出部署。

  当然,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是动态发展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也有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决定》还就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作了进一步部署,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6个方面的重要工作部署,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供了更具系统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的遵循。随着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发展,党的领导这一根本领导制度的作用将得以更好发挥,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将得到更好体现。(作者:甄占民,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