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01:14:49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鲁奖作家李修文:写作中,一切真实都要归于美学的真实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15 11:07    点击量:790    

  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 王志艳)继2017年出版《山河袈裟》广受好评并获鲁迅文学奖后,作家李修文近日又推出写了十年的散文新作《致江东父老》,他称,相比《山河袈裟》,《致江东父老》里生活本身的质感更加充足。

  在这部30万字的散文作品里,李修文记录下很多典型的、平凡的“中国式面孔”:《三过榆林》中死守信义的民间艺人、《不辞而别传》中相爱的流水线上的工人、《穷人歌唱的时候》中依靠歌唱获取力量的穷人,《在春天哭泣》的诗人,《小站秘史》中贫穷的母亲和小女孩,《观世音》中苦苦寻子的老秦,《鱼》中那个为不能给儿子吃上一次鱼而伤心的母亲……

  在李修文眼中,这些“天下可怜人,都是可爱人”。他在自序中写道,“那些不值一提的人或事,只要我的心意决了,他们便配得上一座用浪花、热泪和黑铁浇灌而成的纪念碑。”

  作家之外,李修文的另外身份是编剧和影视监制,有12年的时间,他在影视圈摸爬滚打,遍尝人间冷暖。尝试在文字中恢复、寻找出那些“中国式的面孔”,是因为他确信行走在一条现代性未完成的道路上,还有一部分人跟不上要落伍,而每次看见这样的人物就心生垂怜。他称自己也是一位小人物,同天底下所有奔命的人一样上山下山,上船下船,在情感上有共振。

  老友导演宁浩评价,“读修文的书,就像和老朋友喝酒聊天,刚开始是从张三李四、家长里短开始聊,聊着聊着,就聊出了一幅《清明上河图》,这里面大山大河,人生百态,天聊完了,朋友走了,画给你搁家里了,放你心里了,你会发现,时候长了,那些人物、文字都会跳出来,蹦在你脑海里。”

  虽是一部散文集,但《致江东父老》写作手法很特别,从中既可以感受到戏剧、音乐、电影、小说等元素的杂糅,同时又有着浓郁的古文语言、意境和修辞,突破了惯常的散文文体与面貌。他坦承古典文学对自己影响巨大,而在当今“小说”为大的文学语境下,“重建散文的主体性,是一件大事。”

作家、编剧、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李修文

  对话李修文——

  新华网:有读者评价您的上一部作品《山河袈裟》是“烟火传奇”,《致江东父老》延续了这种风格,作品里记录的都是小人物,但在小人物身上您似乎也在建构一种“大”?


  李修文:在一个作家笔下,不管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应该是一视同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楚不堪和沟沟壑壑。所以,我不断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到小人物神话当中去,把小人物写“大”并不是目的,一意去写“大”反而有可能是一种矫饰,对我来说,贴切、准确才是最重要的。

  在今天,每个人都在信息高度共享的语境中生活,小人物和大人物的区别本质上并没有那么大,知识分子们在感受“影响的焦虑”,打工妹们也一样身在“影响的焦虑”之中,不过是各自深陷于困境中的彼此罢了。前些年的生活遭际,使我贴近这本书的写作对象,这些人,这些人身上的事,还有那些微妙的情境和情绪,在我们今天的文学里越来越变得不值一提,我想写写这些不值一提的人、事、情境和情绪,如此而已。


  新华网:作品中塑造的小人物群像,他们内心的悲喜、痛苦与茫然似乎与您作为写作者的心绪形成了“共振”,是这样吗?


  李修文:前几天,在成都的一个分享会上,宁浩导演对现场观众说,你们是没看见过李修文前些年的样子,实在是太惨了。回忆起那些年,一本书也写不出来,当编剧吧,总是项目进行到一半就没了下文,总是兴高采烈地去,心如死灰地回,多少年都是这样,你跟天底下所有奔命的人一样上山下山,上船下船,怎么可能跟他们不“共振”?所以我经常觉得,在今天写作,其实最重要的是做一个“人”,你得要有一个“人”而非是“文人”的形象。

  到后来其实我已经嗅到了我的写作疆域之所在,我的命运之所在——许多时候,夜路上,我突然觉得自己和许多人的命运也打通了,连接了,陶渊明,杜甫,王安石,我觉得我跟他们走在同一条夜路上,到了那时候,你再看眼前的山河人间,内心里涌起的其实是巨大的沉浸与眷恋之感,如你所说,某种“共振”之感也就更加强烈了。


  新华网:《致江东父老》在好几篇作品中出现了连接“生与死”的意象,例如《白杨树下》《小站秘史》,很像《聊斋》,是否是受到了这类古典文学的影响?


  李修文:古典文学对我影响巨大,其中,《聊斋》更是我最喜欢的几部作品之一,其上天入地、阴阳难分、虚实不辨,都作为一种骨血深深地驻扎在了我的身体里。但是,我也一再说过,我们在今天不是要代替古人去写作,而是要像古人一样,敢于去冒犯,敢于去重新确立,去建立自己写作的有效性,而不是沉浸在古典的遗风中无法自拔。

  你提及的作品,大约都有一点似幻似真之气,但它们在我看来,就是我内心里的真实,这就是我的“真实”观:在写作中,一切真实都要归于美学的真实,归于精神个体的真实。所以,当有人向我指出,《白杨树下》所写的鬼魂绝对无法在世上遇到时,我只能报以苦笑:难道我们要去找屈原打听“山鬼”是否真的存在过吗?

  新华网:《致江东父老》读来似散文又非散文,在创作手法上还有很多小说的技法,当下的文学阅读领域,似乎更看重小说的创作,或者说人们更愿意看故事。您觉得当下的散文创作有哪些新的抵达路径?


  李修文:的确如你所说,小说在今天这个时代的各个文体之中,几乎已经形成了某种“霸权”,这可能和我们这个时代对故事的依赖有关,我们买一支股票,做一个综艺节目,都需要讲故事。我对这种“霸权”有近乎本能的反感:我们的语言在当代的叙事进程中并未获得什么显著的成长,这个时代的文字很难去塑造我们的山河,也很难从获得一个时代的人格力量,也许,是时候说出“小说、故事其实没那么重要了。”

  我反倒觉得,在今天,如何重建散文的主体性,是一件大事。过去,我们通常认为,各个文体之间的中间地带构成了散文的主体性,现在我的执念是:散文的主体性,可能恰恰在于抢夺和侵占——抢夺各种文体,抢夺戏剧,抢夺影像,以此构成新的主体性。


  新华网:您曾说希望在自己的文字中复活“中国式面孔”,“中国式面孔”有哪些显著的特征?


  李修文:我与其是在说“中国式面孔”,毋宁说是:在今天,哪怕每个人都在一意向前,但其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也许仍然会行走在一条现代性未完成的道路上,而且,这条道路极为丰富、含混和幽微,那些承担了如此种种面目的人,就是“中国式面孔”,这些面孔,包含着这个时代的刘关张,更包含着鲁迅先生笔下那些人物在今天的化身。长期以来,他们的面目被混淆了,甚至被篡改了,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们的价值之一,也许就是将他们指认出来。在我们的叙事中,我看到了许多卡弗笔下的人物在中国,看到了博尔赫斯笔下的人物在中国,现在,也许到了一个我们将这些人指认出来、带领出来,重新回到中国式的源流与怀抱中之时了。


  新华网:您的作品中一部分很有中国古典的气韵,有如古诗素朴动人的底色和传统戏剧的一唱三叹的美与节奏,当下的创作者如何从经典中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创新养份?


  李修文: 一个常识是:所有有效的古典性都具备强大的现代性——当林冲夜奔,一颗被碾压过的心在弥天大雪里狂跳;又或在京剧《天女散花》中,梦境与现实互相交织,此身非身,彼心即是我心。这时候,无论我们与它们诞生的时代有多么遥远,也能够确信,它们所传达的气息与处境与我们是相同的,风雪山神庙和那座不得其门而入的城堡其实就是一回事,我以为,这就是现代性。

  所以,真正的传承,是创造出一种和古典打通的心意和遭际,以我自己而言,惟有生活将我抛掷在和陶渊明、杜甫、王安石同行的夜路上,我才能够确信:在情境之外,某种真正的传承终于诞生了。

  而且,对于古典,我们必须保持起码的怀疑:你继承的是古典内部的活力,还是那些僵死的遗风?古典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充满了挑衅、挤压,它们绝非只是今天的人们在香案上摆放的几枚供果。实际上,它们长成果子,首先就是因为地下还有不断蔓延、扩张和冒犯的根须。


  新华网:《致江东父老》里面已经有两三篇被购买了电影改编版权,您是否会参与编剧工作?期待电影会呈现怎样的气质?


  李修文:现在看来,我不会参与到具体的编剧工作。但我也算作半个影视从业者,参与到改编的进程里去可能是避免不了的。至于最后改编的效果,老实说,这个我说了不算,当我参与到影视工作中去的时候,更多体现的其实是导演的意志,我也只是影视工业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影自己的主体性,在这个主体性的建构中,文学有时候是重要的,有时候也没那么重要。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