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04:54:37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从北京的大红门外迁到河北后,这些服装商户怎样了?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12 17:53    点击量:328    

  新华社石家庄11月12日电 题:北京外迁服装商户的河北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张超

  “90后”陆德彬每天一大早就会打开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大门,在自己创立的工作室里,他干劲十足。从北京大红门搬到河北永清云裳小镇,他从一个日韩潮牌服装代理商变成了自主设计师。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蓝图正演变为现实中的城市与产业的变革,3700余家服装商户从北京丰台、西城等地的批发市场外迁到河北永清,主要聚集在云裳小镇。协同发展不是让产业进行简单空间腾挪,而是带动产业升级与深层次变革。

  “我们上世纪80年代来到大红门发展,刚开始是摆地摊,之后通过政府引导,进入商场。”河北永清朗臣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志飞说,后来经过打拼,他还在南五环一带建立了服装加工厂。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后,邱志飞开始在河北、天津寻找机会,最终决定在永清买地建厂。他认为,这里毗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定会成为商贸热土。

  2017年2月,邱志飞加快了新工厂建设,还购置了一套行业领先的半自动激光绗缝设备。

  2018年10月,新工厂一期竣工并顺利投产。“原来北京厂房有6000多平方米,现在这里13500平方米,厂子大了,机器新了,产能提高了,业务量还增加不少。”邱志飞说,新工厂二期明后年会启动,准备再建1万多平方米。

  借助空间转移进行产业升级,还有陆德彬一家人。陆德彬的父母与邱志飞的经历比较类似,早年就在大红门做服装贸易生意。数十年,勤俭节约的老两口不但钱袋子鼓起来了,还在北京养育了一儿一女。

  陆德彬和姐姐从小就在衣服柜台里长大,自然对服装产生了兴趣。到了上大学年龄,姐弟俩都选择了去韩国学习服装设计。陆德彬前年大学毕业后,赶上了大红门服装企业外迁。

  “2018年11月,我们在云裳小镇开了第一家自己的实体店,从授权代理慢慢转型成自主原创的服装设计工作室。”陆德彬说,服装产业聚集永清的规模效益逐步显现,作为设计师需要的加工厂、面辅料等这里应有尽有。他与姐姐合作设计的一款黑色礼服,80%的面辅料都在永清采购完成。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河北省服装设计暨服装模特大赛决赛上,陆德彬作为永清云裳小镇创研空间的设计师荣获“2019河北省十佳服装设计师”。

  “与大红门的纯贸易不同,这里鼓励设计师去创业,去做自己的品牌”。陆德彬说。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个覆盖京津冀服装产业链的行业协会已经正式成立。“京津冀服装行业委员会”近日在永清成立,会员已超过1000名,包括京津冀三地服装行业中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商贸交易等领域的从业者。

  “北京大多数服装企业已经转移到天津、河北等地,成立行业委员会,就让大家凝聚在一起,引导转型升级,让大家有信心做强、做大、做好。”“京津冀服装行业委员会”会长卢坚胜说。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滚石上山、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加强企业对接、项目对接、协会对接,构建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链、创新链。

  北京外迁服装商户的河北新生活,正在构建这一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价值链。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