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中国治水智慧何以千年不衰 延续至今的奥秘是什么?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9-05 08:17 点击量:208 大
中
小
原标题:9月4日,从印尼传来喜讯,中国的内蒙古河套灌区、江西千金陂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19项——
中国治水智慧何以千年不衰
9月4日,第三届世界灌溉论坛和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0届执理会全体会议在印尼巴厘岛召开,会上公布了2019年度(第六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中国申报的内蒙古河套灌区、江西千金陂灌溉工程被收录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有19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翻看中国的水利史以及文明史,这些灌溉工程都曾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且至今仍发挥着作用。今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两项工程是何“来头”?这些灌溉工程遗产体现出怎样的治水智慧?它们何以千年不衰?
这两项工程因何当选?
河套灌区和千金陂或许并不为人熟知,但此次能够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自然“来头”不小——它们都蕴含着灿烂的历史,满载着不衰的故事。
先看河套灌区,这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工程,是黄河多沙河流引水灌溉的典范,现状灌溉面积102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之一。河套灌区引黄灌溉始于秦汉,历经北魏隋唐大规模开发,至清末开挖大小干渠40多条,13条大干渠沿用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史与水文化研究部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云鹏告诉记者,河套灌区地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错带,它和长城共同见证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黄河变迁的历史,同时也是内蒙古高原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生态屏障。“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河套灌区悠久厚重的水利文化,承载着河套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
千金陂位于江西省抚州市抚河干流上,始建于唐咸通九年(868年),是长江中游赣抚平原灌溉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千金陂是古代抚州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古籍记载其‘灌田千余顷’,被誉为抚河上的‘都江堰’。千金陂全长1.1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重力式干砌石江河制导工程,它的建成保障了中洲围的灌溉引水,同时对抚河防洪、抚州城市水环境修复、水运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现状灌溉面积2.2万亩。”李云鹏说。
延续至今的奥秘是什么?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设立的目的,不仅是要梳理认知世界灌溉文明的历史演变脉络及其价值,还要了解支撑工程长期运用的关键特性,总结学习其可持续灌溉的智慧。
可持续,就意味着足够旺盛的生命力。目前,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是仍在使用的工程。流淌过千年时光,这些工程的生命力源自何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将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千年不衰的生命力归纳为科学利用江河,即利用自然条件,通过工程优化区域自然条件。
“比如无坝引水的都江堰,巧妙地利用了岷江从峡谷进入平原的河道地形,以极少的工程为成都平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以近似天然河流的渠道,实现了灌区自流灌溉。”谭徐明举例说。
谭徐明认为,古代灌溉工程得以延续至今的关键,还在于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灌溉文化。“中国灌溉工程在管理上一直是政府主导下的用水户自治。政府介入工程管理,对于维持上下游、左右岸用水公平提供了保障。而政府与用水户之间,用水户与用水户之间的纽带则是通过劳动力组织、工程管理,水量分配联系起来的,其中共同的水神崇拜对于凝聚力量,维护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人们以最少的管理成本,实现了灌溉工程的可持续。”谭徐明进一步解释说。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继续造福一方的工程,更重要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和价值观,还有权利—义务—利益结合的管理制度,以及因此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谭徐明强调。
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传承?
目前,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已达19处,是拥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程类型最丰富、灌溉效益最突出、分布范围最广泛的国家。中国为什么能收获这些“世界之最”?这体现出我国怎样的灌溉历史和文化内涵?
李云鹏表示,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使灌溉成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灌溉发展的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
据了解,我国19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现状灌溉面积合计约3300多万亩,相当于一百多个大型灌区,其功能和效益可见一斑。“可以说我国的灌溉工程遗产支撑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有极其丰富且极具代表性的历史科技文化内涵和管理经验值得挖掘和传承。”李云鹏说。
正因承载着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申遗成功对这些灌溉工程而言更意味着新的起点。今后,应如何保护、传承、利用好这些工程遗产?
谭徐明指出,首先这些灌溉工程遗产的管理者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遗产的文化形态包括工程建筑型式、堰庙、碑刻等必须得到切实保护。此外,为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凝结着古人治水智慧的历史文化遗产,还要向公众全面生动地展示工程并予以科学的阐释。“好的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期待这些遗产继续发挥好水利效益,保有它的灵动和美好,为历史留见证,为未来留永恒。”谭徐明说。(记者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