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平利县率先试点建设社区工厂 使“社区小工厂”成为“就业扶贫大产业”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7-08 10:49 点击量:296 大
中
小
新华网安康7月8日电(于子茹)如何让易地搬迁群众“留得住、能致富”,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大挑战。为了真正让群众摆脱贫困,陕西省平利县率先试点建设社区工厂,使“社区小工厂”成为“就业扶贫大产业”。
社区工厂里的工人在加工毛绒玩具。新华网于子茹摄
陕西省平利县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也是陕南移民搬迁的重点区域。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累计让28555户和83387人告别深山搬进新型社区。随着大量人员搬进社区,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有的家庭积蓄少,有的劳动力缺技术,有的没稳定收入……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解决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因为搬迁群众中的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剩下的往往是老人、妇女和孩子。要结合留在社区的妇女、中老年劳动力的特点,创办产业带动脱贫。鉴于此,近年来,平利县将就业创业、招商引资和移民搬迁等相结合,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兴办“社区工厂”,让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每一个移民安置区都会有社区工厂。这些工厂一般设在安置区楼房的一层,真正让搬迁群众实现“楼上居住、楼下就业”。
一位正在车间工厂工作的女工告诉记者,“在车间工厂上班,平均月工资2000元,虽然比在外打工赚得少一点,但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以计件算工资的方式,又能让他们有事随时请假,操持家里事。”
数据显示,平利全县累计发展社区工厂83家,形成毛绒玩具、服装手套、电子元件、手工艺品四个产业集群,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工人每月平均工资到2000元以上。该县贫困发生率由“ 十二五”末的22.4%将至9.8%。
社区工厂里的工人在加工电子配件半成品。新华网于子茹摄
据悉,平利县还在全力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发展毛绒玩具、服装手套、电子元件、手工艺品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社区工厂+生态旅游”新模式,借助新社区工厂开发旅游商品等新兴商品,不断延伸新社区工厂产业链条,拓宽群众增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