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纪委驻供销社纪委副书记兼监察室主任张文吉 敢于担当铸忠诚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12 10:34 点击量:677 大
中
小
张文吉
秉公执纪 眼里揉不下沙子
1999年,张文吉从部队转业到河南省漯河市供销社,一直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在单位工作了16年,一些同事私下叫他“张大胆”。
同事们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他在单位没少“查”人。
单位一个科长用公款为单位购置电脑之际,多花7000多元为自家购置了两台电脑,有职工反映到张文吉那里,他坚持要查清此事。这个科长听说张文吉要查他,当即找到他说:“你我都是科级干部,你凭啥查我,你查下属企业还不够威风,还找茬到机关来了,不要听风就是雨,证据呢?”
看到张文吉一天到晚到电脑科技市场调查取证,见同坐一条板凳的同事来真的了,这个科长开始说软话:“都是一个单位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别把事情做绝了。”
“丁是丁卯是卯,必须秉公处理,单位就这么大,一松动就乱套。”张文吉说。最后,张文吉如实向党组汇报了调查结果,该科长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
他当纪委副书记的这几年,查处的违纪案件有10多起,追回违纪资金110多万元,党纪政纪处分7人,真正让纪律和规矩挺在了前面,打破了市直单位无案可办的执纪“怪圈”。
无愧于心 大家终会理解
“在履行监督职责中,面临的最大障碍不是案情复杂,不是违规违纪人员狡诈,而是方方面面的压力和自己内心的矛盾。”谈起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张文吉说,“漯河很小,一个单位也就几十个人,虽说是派驻机构,将来退休还要退到驻在单位,现在查处一个人,得罪的是他的三亲六故。”
这些道理,他都懂,但他更懂得党性不能丢,职责不能弃,法纪不能松。
在调查一个企业领导班子违纪问题时,牵涉一份资产合租合同,需要找与公司签订合同的职工了解核实情况。这位职工误以为纪检调查就是收回资产、作废合同,会造成自己损失10万元,所以情绪非常激动,甚至拿刀架在张文吉脖子上近半个小时,威逼他当场赔偿损失。顶着这样的风险,张文吉坚持把签订合同的原件和相关过程、背景一一调查清楚,事后又帮助这位职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应有利益。
人都难免遇到人情关,纪检监察干部也不例外。张文吉在一家公司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账上有3万元存在问题。公司班子成员要轮流请他吃饭,路上拦、家门口等,面对诱惑和压力,他不徇私情、坚决回绝,如实向党委作了汇报,并责成该公司经理把违纪资金上缴入账。这位经理在调离供销社下属公司后,始终耿耿于怀。
对此,张文吉只能默默承受,他说:“只要我无愧于心,大家终究会理解我的,说我好的人还是占绝大多数的,我已经知足了。”
为民分忧 守住清贫人自爱
“工作以来,我先后接待处理职工来访5100多人次,协调解决了事关上千名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为241名职工兑付债券113万元,补偿职工安置费167万元,为135名职工办理了失业金领取手续,为27名退休职工一次性缴纳了医疗保险等费用。”张文吉说,令他欣慰的是,自己的付出赢得了职工群众的认可。每逢过节,手机总能收到困难职工的祝福;他的爱人骨折住院的时候,他接访过的十几位老大娘,提两兜鸡蛋顶着寒风到医院看望;等公交车时,他接访过的职工热情地骑着电动车非要送他。
在核实职工反映一个经理藏匿资金问题时,该经理给他送来1万元钱,他坚决拒收。1万元对经济条件好的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张文吉来说,就是大数目,能够办很多事情。他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是3000多元,妻子因伤待岗在家,这些钱除去柴米油盐、赡养双亲、人情往来等开支已经所剩无几。
一身正气惩腐恶,心忧百姓情意浓;两袖清风不染尘,敢于担当铸忠诚!这是对张文吉的真实写照。(杨永新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