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9场科创板座谈会谈了啥?这些问题最受机构关注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2-18 11:37 点击量:385 大
中
小
上交所日前召集券商、基金、保险资管等机构及部分个人投资者举行9场座谈会,就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征求意见。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会上讨论最多的包括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的职责定位、新股定价有效性以及投资者门槛是否过高等问题。
聚焦上市委
的职责和审核标准
据了解,参会机构对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配套规则中有关发行承销、上市门槛、交易行为、监管执行、中介责任、法律衔接、司法配套等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其中,关于发行上市审核规则,涉及保荐工作底稿、上市委员会的职责定位、上市条件设置等最受关注。
目前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规定,保荐人应当在报送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同时报送保荐工作底稿。而参会的保荐机构大多认为不宜全部提交,建议后续出台具体的指导目录,并给予时间宽限。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审核是议论的焦点,包括上市委员会的职责和审核标准。
按目前的意见稿规定,上市委的主要职责是对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机构出具的审核报告进行审议。也就是说,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机构审核之后,出具报告,再由上市委审议。
参会的投行表示,希望实质审核的权限和标准一定要具体,即确定由谁来审,交易所与证监会分工明确而不是双重审核。
此外,就目前信息披露的“新三性”原则要求——审核从充分性、一致性、可理解性的角度进行,保荐机构对此表示比较认同,尤其强调突出重大问题的披露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便于投资者理解。
保荐机构跟投比例
能否灵活调整?
科创板企业的发行承销,实际上对投行是一个大挑战,首先是定价,其次是跟投。
在上海的座谈会上,上交所提及目前的七类专业投资机构参与询价,哪些环节会导致定价失灵?降低引入战投和实施超额配售权的门槛、试点保荐机构跟投等,这对促进股价稳定是否有效?
有参会投行表示,养老机构的配售比例较高,还有亏损企业的估值和定价依然是最困难的,这是真正考验投行的估值定价能力。
但最让投行担忧的是,科创板企业将由保荐机构跟投,如果是强制每个项目都跟投,而且比例太高,保荐机构根本无法承担风险,希望可以灵活降低比例,或先放开保荐+直投。
另外,监管层设置新股申购佣金这一机制,本意是有效促进审慎报价、促进主承销商培养长期客户,但保荐机构方面反映实际操作有难度。
期待出台
分拆上市的具体方案
目前意见稿规定,非公开转让方式是通过询价配售方式减持股份,以及由保荐机构集中托管首发前股份、组织首发前股份的非公开转让,那么询价配售的定价、形式、受让方资格等方面也就需要进一步明确。不过,投行反映的部分市场声音认为减持规定较为严格。
对投行有直接影响的还有持续督导职责的安排,大部分保荐机构都表示压力很大。但最难的还是估值体系的建立——从申报到上市整个过程,企业的估值会有较大变化,预计市值如何确定,尤其是亏损企业的估值。还有投行提出,希望后续能出台关于分拆上市的具体方案。
50万资产门槛
是否过高?
目前,科创板的交易特别规定(意见稿)设置,投资者适当性条件为资产不低于50万元和证券投资经验不少于2年。这一点在市场中引起极大的关注和讨论。
对此,不少机构认为50万元的资产要求过高,可能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建议将资产要求调整至30万元,甚至10万元。中国结算的数据显示,股票账户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占比极少,这个门槛相当于挡住了九成以上的投资者。
不过也有的机构认为,投资者适当性与科创板的高风险匹配,虽然大部分散户无法直接投资,但仍可以通过公募基金参与,也有利于我国A股的投资者结构转化。
另外,对于科创板股票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同时实行T+1交易机制的规定,仍有参会人士表示疑虑,认为是否可考虑T+0和放开涨跌幅限制。
另外,上交所召集各机构参加上述座谈会的通知中也提出,从境外实践来看,境外主要市场有分散化交易安排。科创板拟通过券商在连续竞价交易阶段,对投资者单位时间(如1分钟)单只股票单方向的最大申报金额进行控制,这种技术方式是否可行还需评估。(记者 杨庆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