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04:25:30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六个民族的四世同堂—一个新疆锡伯人家的特别“年味”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2-07 17:05    点击量:343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7日电(记者丁建刚、郝玉)贴春联、挂中国结;弹东布尔、跳贝仑舞;喝奶茶吃马肠子;欢声笑语间,几名老人锡伯语、汉语、哈萨克语切换自如……大年初二,中国西北边陲的一场家庭聚会,让人感受到别样的浓浓“年味”。

  一大早,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扎库奇牛录乡扎库奇村, 82岁的富秀昌就起床张罗起来,客厅挂上了大红的中国结,干果、馓子摆满了长条桌。在神像前叩拜后,老人便招呼着小儿子和儿媳妇准备食材。几个小时后,一场家庭聚会就要开始。

  富秀昌是锡伯族人,家里四世同堂的29口人,由锡伯、汉、维吾尔、哈萨克、回、俄罗斯六个民族组成,是当地名副其实的大家族。每年春节,在外工作的子女、许久未见的亲戚好友,都会纷纷聚拢到老人家里。

  “爷爷,我回来啦!”临近中午,从北京回来的苏亚军提着羊腿、白酒进了屋,他是富秀昌的外孙,长期在北京工作。一年没见,一番问候后,就忙着和几个姐姐、姑姑给长辈们磕头拜年。

  家人许久未见,一时兴起,弹起两弦的东布尔,几个人摆手踢腿,围跳起锡伯族传统的贝伦舞,步态轻盈,眼神俏皮。而细细听去,彼此间的寒暄问候,竟然是锡伯语、汉语和哈萨克语兼有。说到开心处,两名长者竟携手高声唱起哈萨克民歌。

  “吃”当然是一家人过年的重头戏。除了油果子、麻花、奶茶等各式各样的小吃,还要备好各色炖菜和肉食。

  厨房里,女人们围着灶台用铁锅做“发尔合芬”(一种发面薄饼),这是过年锡伯族家家必吃的一道主食。富秀昌老伴儿永英梅说,发面的酵头源自东北,锡伯人远道而来守卫边疆,路上这个饼越吃越有嚼头,还可以反复加热,因此被作为美食保留下来。

  按照锡伯族传统习俗,大年三十,家家都要挂“喜利妈妈”,寓意子孙延嗣;家里亲戚要脸上抹锅底灰,祈求避灾避难。

  “这都是过去的老讲究了。”富秀昌摆摆手说,现在家里过年图喜庆,很多过去的仪式环节都省去了,家里过年也包饺子、贴春联,传统的土炕换成了榻榻米。

  虽然少了很多传统仪式,但富秀昌放不下贝伦舞。“这是锡伯族独有的舞蹈,希望后人能传承下去。”因为这个念想,他不仅教会了儿子和女儿,连孙子孙女都跳出了好名次。

  孙女苏雅瑞成为一名贝伦舞教师。不过,在教学中她还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在编排时也会加入爵士、现代舞的元素。”而富秀昌也作为一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享受政府补贴。

  中午时分,集合了多种风味的年饭上桌,其中,花花菜、萨斯肯(干豆角炖肉)是锡伯族的;风干马肉、马肠子则是哈萨克族的;当然,还有川味的泡椒泡菜。一家人围在富秀昌身边,聆听一段老人锡伯语说唱《三国演义》后,共同举杯祈愿国泰民安。

  1764年,1000余名锡伯族官兵及眷属共3200多人,由沈阳出发,来到新疆伊犁地区屯垦戍边,锡伯人从此在天山北麓繁衍生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关晓军说,“锡伯族的年味丰富多彩,既充满现代意味,又不失传统文化,还融入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元素。”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