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在乡村学校任教三五年可免费读硕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11 15:55 点击量:401 大
中
小
昨天,北京市教委召开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动员部署会,本市出台多项措施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鼓励优秀人才乡村任教。从今年起,非师范专业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满5年后,可获4万元一次性补助。教育系统统筹腾出的编制将优先用于乡村教师。
待遇
非师范生5年贴4万
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介绍,本市现有公办乡村中小学校296所,其中普通中小学校291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分布在10个远郊区和海淀区、朝阳区。教职工共有11692人、专任教师9076人。
本市将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建立乡村学校师资缺口与师范院校招生计划联动机制,扩大师范生培养规模。今年,仅首都师范大学就将增加100个招生指标,用于定向培养。根据乡村教育实际需求,本市将加强本土化培养,探索增设高等学校两年制教育硕士专业,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其在乡村学校就业3至5年后可定向免费直读教育硕士。
本市也鼓励非师范生到乡村学校任教。今年起,综合性院校毕业生和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并到乡村学校任教满5年,可获4万元一次性补助。同时,本市鼓励城镇退休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
年内,乡村教师特岗计划将实施,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招聘音乐、体育、美术、历史、地理、政治等紧缺学科的乡村教师等。目前,本市这些学科教师的缺口在400人左右。
子女
可享受本区优质教育
北京市将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除依法为乡村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费外,还要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800元的标准保障乡村教师享受一次免费常规体检,同时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
本市将建立市级财政对乡村教师岗位实施生活补助政策,提高乡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稳定乡村骨干教师队伍,并支持在合适地点集中建设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合理提高乡村教师伙食补贴,妥善解决山区乡村教师往返学校的交通问题,改善乡村教师生活,确保教师安全方便出行。
各区将为在乡村学校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建立相应的荣誉制度,并建立乡村教师子女享受本区优质教育的相关政策。
评职称
淡化外语论文要求
今后,北京市职称(职务)评聘和骨干教师评选将向乡村学校倾斜。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对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等不作刚性要求,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
在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本市将逐步提高乡村教师高级职称(职务)的比例,实现区内城乡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和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
本市特级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也将向乡村教师倾斜,以鼓励优秀教师从事乡村教育工作,提高乡村基础教育水平。中小学校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或一般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
市委、市政府将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北京市人民教师奖”和北京市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以及各有关区开展的相应评选表彰工作,要向乡村教师倾斜。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
流动
引导城镇优秀教师去乡村
北京市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不断健全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倾斜政策,为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同时,采取挂职交流、跨校竞聘、学区化管理、学校联盟、城乡一体化管理、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合理流动,并逐步实现制度化和常态化。
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李永生表示,该区将通过跨校竞聘、学区化管理、一体化发展等方式,推动优秀教师向山区流动,并加强城区教师支持山区教师脱岗培训联动机制。
本市还将实行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盘活师资存量,提高使用效益,通过逐年核销工勤和教辅人员编制、分类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事业编制跨行业调剂、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等途径,腾出编制优先用于乡村教师的统筹调配使用。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学倾斜,重点解决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培训
制定实施素质提升计划
北京市将实施“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2020年前,对全市乡村教师、校长进行360学时的培训。
线联平表示,本市将完善分层、分类、分岗培训机制,整合高等学校、市级教师培训机构、区教师研修机构和中小学校优质资源,建立乡村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并搭建教师网络研修服务云平台。本市将按照高于普通教师20%的标准上浮乡村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水平。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
同时,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利用远程教学、数字化课程等信息技术手段,破解乡村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难题。(记者贾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