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10:54:54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球华人

美国杜克大学“禁讲中文”事件:教授致歉承认内容不当
文章来源:中国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1-29 11:11    点击量:695    

  中国侨网1月29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日前,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生物统计学研究生项目主任梅根‧尼利(Megan Neely)被曝光的一封发给学生的电邮截图显示,她提醒该系的中国学生在校园内只能说英语,否则他们将面对不可预知的后果。电邮经社交媒体曝光,引起轩然大波。尼利迅速在27日被解除主任一职,杜克校方并发函道歉,及保证调查此事,杜克的中国研究生也致函校方要求调查。


  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ABC News)报道,杜克大学生物统计学研究生项目主任梅根‧尼利(Megan Neely)已在27日与杜克医学院院长玛莉•克洛特曼(Mary Klotman)联名发给学生的电邮中表示,她对这起风波深表歉意,并在声明中承认26日发出的电邮内容不当。

  据该校学生独立报纸《纪事报》报道,截至27日下午,已逾2000名学生签名联署,要求成立独立委员会,对此事进行全面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上述电邮中未具名教职员扬言要采取的行动。

  报道同时指出,各方联系尼利请求响应的电邮都未获答复。

  教师“说英语”电邮 遭学生上传推特

  尼利这封电邮26日立刻在美国的推特和跨过太平洋的中国微博网站广为流传,网友批评她仇视外国人,对异国文化漠不关心。

  35岁的尼利向项目所有研究生发出的电邮中说,两名教授向她抱怨,声称听到外国学生用中文在学生休息区大声喧哗。但电邮最后用粗黑体字指出,他们(两位教授)感到很失望,这些学生未能利用机会改进英语,并且交谈使用的语言,让同层楼的所有人都听不懂,行径无礼。

  这封1月25日发出的电邮中还写道:“这两名教授电邮回复表示,他们希望能记下这些外国学生的名字,一旦这些学生申请实习或要求参与硕士研究计划时,能记得他们。”两名教授还要求尼利提供经过指认的中国学生姓名,以便日后做为参考,拒绝这些中国学生的申请。

  该电邮经署名“华思睿”(中文,Hua Sirui)26日上传社交网站,他制作@NowThisNews推特网页,写道:一名杜克大学教授传发电邮,要求中国学生在学校大楼里不要说中文。

  同时上传尼利的电邮截图。

  医学院院长:使用何种语言不受限制

  针对这一风波,尼利的上司、杜克医学院院长玛莉.克洛特-加龙省曼(Mary Klotman)在发给学生的电邮中表示,尼利的项目主任职位已被撤除,学校管理阶层并要求进行内部调查,尼利目前仍保留助理教授一职。

  克洛特-加龙省曼写道:“我了解,许多人因这封电邮内心受伤、愤恨不满,我在此澄清,你们交谈、沟通使用何种语言,绝对不受限制。你们的前程和师长推荐,也绝不会因在课堂外使用的语言而受影响。”

  她同时表示,已要求学校制度平等办公室(Office of Institutional Equity)就此事进行彻底调查,并提出改进办法。他表示,已立刻解除尼利博士的主任职务。

  涉歧视的教师 被爆2018年也曾寄电邮

  尼利2018年2月发给生物统计系学生的电邮,27日也被网友挖出来。

  这则标题为“说英语,还是不说英语”的电邮写道:“我不想做语言警察,你们除了应利用机会多加磨练英语,在系里说母语,会给老师印象,你们不想尽力改进英语能力,导致他们雇用或招募外国学生共事时,更加犹豫,因为沟通能力是身为生物统计学者的重要条件。”

  电邮写道:“最重要的是,继续这种做法,可能让你和未来的国际学生更难争取到参与研究的机会。”

  有人挺教师称:她可能是出于善意

  在1月27日,微博网站话题为“杜克禁止说中文”(Duke University bans speaking Chinese)的贴文,浏览人数已超过670万人次。其中一则留言说:“我认为,这位教授的行为可能是出于善意,真正有种族成见是抱怨的那两名教职员。”另一留言说:“中国学生将永远不会知道他们被拒绝的真正原因,很难说,这倒底是不是种族成见。”

  杜克大学政治系研究员张晨晨则写道:“我很好奇,美国人在欧洲或中国用英语交谈,他们是否会觉得自己很无礼。”

  杜克大学表示,该校生物统计学硕士项目的54名学生中,约有36名是中国人;该项目的50名教师中,约有10名是中国人。

  2017年杜克大学的外国学生有1500余人,约六成来自中国。(张玉琴)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