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的年终“院坝说事会”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2-27 21:47 点击量:244 大
中
小
村民申永贵发言。
村民向厚平发言。
热烈的会场。记者陶明摄
9点多了,太阳仍然躲在山后不露头,冬至日的秦岭腹地小山村更加“冻人”。中西沟村2018年最后一次“院坝说事会”,从院坝移到了村部会议室。
很快,来“说事”的村民挤满了长条桌,不少人跺着脚搓着手,年长者围着茶炉烤火、喝茶。不时有人说着俏皮话,逗起一串笑声。
“来来来,都进来,往前面坐!”满脸笑容的村支书黎平富招呼挤在门口的村民。
“今天‘院坝说事’说3件事”,27岁的驻村第一书记杨琦,来村已经两年半了,文静秀气,开场白也敞亮,“中央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咱们村也要庆祝庆祝,大家说说自己的体会与感受吧;第二个呢,年底了,请大家说说明年村里应该干些啥;还有一个,大家都晓得,上级确定每年要给我们村100万元搞建设,怎么用才能用得好,大家也要出主意哈!”
一个月前,中西沟村被汉中市确定为乡村振兴试点村,按照规划,每年给试点村拨款100万元用于乡村建设,3年拨300万元。
陕西留坝县火烧店镇干部告诉记者,中西沟村“院坝说事”每逢双月开一次,如今已经第3个年头了。“村民的事村民说”,大家听得进、记得住。一位村民说,“院坝说事”就是“打开窗户说亮话”,“啥子都能说,什么占地呀、分红呀,村里的好人好事呀、歪风邪气呀,都在会上摆清楚。懂政策、明是非,村里少了好多矛盾,大家更知道该做啥不该做啥了。”
“为啥子不叫我”
“我来抛砖引玉吧!”第一个“说事”的是村支书黎平富。
“咱们村1982年土地正式到户,打那以后,我们生产的粮食不仅够吃,还有余粮喽!”他说,以前家家户户都是土坯房,后来村里有了万元户,十万元户、几十万元户,去年国家对农村贫困地区房屋改造又给了补贴,全村90%的村民都盖起了楼房。“我们不能忘了改革开放,要让年轻人知道好日子是咋来的。”
“我说两句。那个时候衣裳是补丁打补丁,哪个像现在还穿上了毛皮孩子(鞋子),想都不敢想喽。”50多岁的刘安花说起村里和自己家的变化,不禁感叹上辈人的艰苦与付出。“我要说两个感谢: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党、感谢习总书记!”
“公路到户,不粘脚喽。”79岁的向厚平老人感慨“如今不论走到哪里,水泥路直接‘打’到家门口”。
“为啥子不叫我?”
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谈变化时,一位老汉抄着手从门外挤进来,嘟囔着抱怨。火炉边的村民赶紧给老汉让坐。看来这个“重要”的“说事”落下了老人家。如今中西沟的“村事”都是通过微信群或是小组长入户通知,有时难免漏掉了一些不会用智能手机又恰巧出门的老人。
“我也要说两句。”听了谈话内容,这位叫申永贵的老人站了起来。“这一二年,家家院坝修得好,生活变化大,都是习总书记关心咱们老百姓。我已经79岁喽,生活好了,就想着多活一年半载,能看着我们村变得更好。”老人的话引来一片掌声。
“我不说空话”
“说事”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坐在茶炉一旁的陈立军按捺不住,“呼”地站起来,“我说两句。”或是感觉他要“放炮”,身边有村民试图拉他坐下。
“我不说空话。”几次推开拉拽的手,陈立军嚷了起来,“我一说,大小干部都不高兴。”
见状,主持会议的杨琦边让拉拽的村民放手,边和气地对陈立军说:“你讲嘛。”
“我要说,‘一村一品’村上没做好。搞旅游开发我不反对,可旅游带动的只有五六家,是少数人,多数老百姓没有得到实惠。我们还有人出去打工,就是因为特色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产业链没搞起来。按党中央的政策,不能光是个别人致富,要搞特色农业,形成产业链,让大家都富起来。”
“陈叔讲得好!还是陈叔有眼光。”杨琦接过话题,“旅游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村里的农家乐目前只有五六家,其他人没有参与进来,也不要着急。他们搞好了,会有更多人开起来。旅游积聚了人气,发展特色农产品才能卖得出去。我们要按照县上整体发展思路,在继续打造旅游产业的同时,下功夫把特色农业发展好,努力出产更多、更优质的野生山药、板栗和香菇。使两个产业互相促进,让我们村更有名气,山货卖得更好,我们山里人才能更富!”
从2011年起,留坝县一边围绕得天独厚的秦岭自然风光做文章,发展全域旅游;一边通过旅游业带动产业融合,并鼓励全县群众参与其中。
“陈叔说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也希望您以后多给我们提意见,我代表大家感谢陈叔!”杨琦话音未落,掌声再次响起。
“感谢我啥子,感谢国家好政策哈!”家里种植中药材,并且经常外出务工的陈立军,见得多也想得多,自己的“吐槽”得到认可,陈立军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他扭捏的神态引来大家一片笑声。
“做个啥衣服要大家说了算”
“下面我们来说说中西沟村未来发展规划。”杨琦讲,“希望大家集思广益,把规划摸清楚。我们还要通过专业的评议认定,落到实处。”
怕大家不理解什么是“乡村规划”,黎平富打比方道,“这就好比裁缝裁衣服,现在政府给我们一块布,需要做什么,是做衣裳,还是裤子、孩子(鞋子),都要大家提出来,国家给我们试点拨款100万,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具体干些啥子,最后要让大家都满意。不能等三年后,国家投入了这么多钱,咱们没干个啥子,所以今天要讲清楚。”
中西沟村是留坝县第三大村,近年来,在“美丽乡村”规划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提升。村里道路硬化了,路灯亮了,村容整洁了,添了小型“主题公园”,许多人家门口还建起了小花坛。依山傍水、美景怡人,中西沟村的变化乡亲们心里最有数。
杨琦说,“村里的发展规划,还有产业发展、配套完善、土地流转、发展观光农业,以及如何吸引游客,如何吸引返乡务工创业,大家有啥建议都讲一讲。刚才陈叔希望把旅游收益扩大到更多人,所以我们更要大家共同来探讨规划。”杨琦的话,让会场安静了片刻,许多人开始思考。
快人快语的明庭芬率先开口:“我们山里有很多野生板栗,可眼看着却上不去,哪怕先建个吊桥,修个便道,人能上去就行。”
一位妇女悄悄告诉记者:“我们野生板栗好得很,现在就是过不去,有河拦着。”
杨琦说,“你提的建议特别好,到板栗林的桥已在规划中,大家提出建议我们都会商议解决。”
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逐渐踊跃起来。向厚平又一次发言:“我的意见是要专款专用,乡村振兴要搞好,就要搞出个名堂出来,搞一些面子出来,搞不好人家下次不给了,一定要好好规划。”
关于产业发展,村民要说的、想说的话,无疑是最多的。“大会发言”伴着场中“小规模交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想着自己村庄的未来。
屋外,点点雪花不知何时飘落,落在已经收获的田间,落在种植着木耳、香菇的大棚上,落在山里的板栗林里,落在村里各具特色的民宿上……
雪花逐渐覆盖乡间便道旁的巨大石头,上面镌刻着“宁做蚂蚁腿 不学麻雀嘴”的红色大字,在冷湿的空气中格外励志醒目。(记者方立新、强晓玲、姜辰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