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鹤来时高原上的守鹤人:为守护一窝鸟蛋值守一个月
文章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26 14:54 点击量:248 大
中
小
原标题 又到鹤来时:高原上的守鹤人
11月15日早上6点,天蒙蒙亮,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成千上万的候鸟已经醒来。昨日,保护区工作人员监测,已经有1510只黑颈鹤飞抵大山包越冬,与之相邻的贵州省威宁草海,首批超过140只黑颈鹤抵达这里越冬。而800多公里外的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5只黑颈鹤没有迁徙,成年黑颈鹤正带着“小鹤”进行适应性的飞行。
保护人员索郎夺尔基等特别关注这些“高原精灵”, 11月25日,当观测人员再次到景区观测时发现,所有黑颈鹤已经离开若尔盖,飞往南方。待到明年3月,雪山上冰雪消融时,它们将迁徙轮回,又一次飞回这里,繁衍后代。
A
迁徙的鹤
最后五只黑颈鹤启程
一场秋雨一场雪,若尔盖湿地深处,一对黑颈鹤相隔不远地各自埋头寻食,不远处的雏鸟已经开始独立的面对大自然。
在若尔盖湿地保护区4个镇3乡1牧场内,35名管护人员定期展开巡逻,重点巡逻95个点位,禁止他人在保护区狩猎、捕捞、钓鱼等行为,巡逻的目的就是为黑颈鹤营造更好的栖息繁衍环境。
藏族群众都知道,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在藏族的传中说,黑颈鹤又被称为格萨尔王的牧马者。
在若尔盖县的各个小学里,一本叫做《阿克琼拉》的绘本备受藏族小朋友们欢迎。“阿克琼拉”为“黑颈鹤”的意思,在若尔盖县,所有小学四、五年级都会有这本环境教育乡土教材《阿克琼拉》。教材中的绘本故事,让孩子们既增长了知识,又更加了解黑颈鹤的迁徙、生存习性、外貌特征等,更加体会到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根据若尔盖当地提供的近年来的鸟类监测数据,若尔盖为四川省最大的黑颈鹤繁殖地,黑颈鹤数量已接近2000只,数量约占全球黑颈鹤总数的18%。
为保护好黑颈鹤的“居住”环境,若尔盖县采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季节性限牧还湿、在实验区缓冲区内禁牧还湿等措施,倾力为“高原精灵”们打造生态宜居的“黑颈鹤之乡”。
11月1日,在四川若尔盖保护区,大批黑颈鹤已经开始集群,集群意味着黑颈鹤将成群迁徙往云南大山包、会泽等地越冬。若尔盖湿地管理局科研科科长索郎夺尔基第一时间将这一情况通知了云南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天后,陆续有黑颈鹤飞抵云南昭通市大山包以及越冬贵州省威宁草海等地越冬。
11月15日,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5只黑颈鹤没有迁徙。11月25日,当观测人员再次到景区观测时发现,所有黑颈鹤已经离开若尔盖,飞往南方。
1422只黑颈鹤到“家”
800多公里外,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开始黑颈鹤越冬巡护工作。
据工作人员观测,11月8日下午5时在大海子湿地观察到6只黑颈鹤。截至11月9日下午16时,观察到大海子湿地黑颈鹤已大约有260只左右。这标志着2018年越冬黑颈鹤首批先头大部队已抵达大山包,随后的大部队将会陆续到达。
晴朗午后,在大山包乡的海脑壳村,空中突然传来一连串嘹亮的鸣叫声,一群大鸟成群结队地自北方缓缓飞来,降落在村边的坝子里。当地的老百姓早已习惯了这群鸟类的迁徙节律。在接下来的五个月,在这里越冬的数百只“雁鹅”将成为他们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好邻居。而这些“雁鹅”就是来自青藏高原的黑颈鹤。
为了表达“诚意”,云南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大山包四个黑颈鹤夜宿地储备了共5吨玉米和3750亩的马铃薯食物园基地,作为黑颈鹤在大山包越冬期间野外觅食补充,保障黑颈鹤越冬。
11月9日,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召开了黑颈鹤越冬护鹤员工作会议和业务培训会,开始了黑颈鹤同期监测和食物补充投食工作。
11月12日,飞抵大山包的黑颈鹤数量达1025只,据监测11月13日数量达1248只,是近年来黑颈鹤迁入大山包速度最快,数量最大、来势最迅猛的一次迁徙。
据大山包护鹤员11月25日监测,黑颈鹤共1510只。大山包保护区工作人员王远剑介绍,今年飞抵大山包的黑颈鹤速度快、数量多、规模大,“短短的10天时间追平了大山包历史最高纪录。”
人工种草让黑颈鹤“住有所居”
11月9日,贵州威宁草海迎来首批越冬黑颈鹤,145只黑颈鹤翩翩飞抵草海,黑颈鹤集中栖息在草海湖东岸、南岸、西南岸的浅水沼泽地,主要在刘家巷、朱家湾、胡叶林、温家屯、阳关山、吴家岩头、王家院子等 7个区域栖息。
威宁草海管委会监测科科长李杰介绍,为了让前来草海越冬的黑颈鹤“住有所居”“吃有食堂”,草海管理委员会加大巡护力度,在草海湿地保护区内的黑颈鹤栖息地,通过人工种草的方式,大量培植环草海人工草地供候鸟栖息,并在胡叶林、温家屯和朱家湾三个点连片种植黑颈鹤等珍稀鸟类喜食植物6000亩,让越冬的鸟儿在草海安心过冬。
11月5日,来贵州威宁草海越冬的黑颈鹤数量已经达到600多只。
“目前已经有990多只黑颈鹤到草海越冬。”11月23日,李杰介绍,可喜的是,黑颈鹤数量逐年增加了,村民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了。
在黑颈鹤飞抵草海越冬的同时,其他越冬鸟类也纷纷南迁到草海。截至目前,已有黑颈鹤、灰鹤、斑头雁、骨顶鸡、赤麻鸭等各类候鸟1.6万余只到草海越冬,在这里越冬候鸟数量预计将在2019年1月上旬达到高峰。
B
守鹤的人
巡护员刘广惠:草海深处的“鸟人”
立冬后的威宁依旧阳光明媚,温暖如春,每天清晨6点,无需闹钟,刘广惠便在黑颈鹤的鸣叫声中醒来,穿戴完毕后,背上照相机,跨上望远镜,一如既往的走向候鸟迁徙地,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样的日子,刘广惠已经坚持了29年。
刘广惠是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余种珍稀鸟类的发现者,在威宁民间,他被称为“首席鸟专家”“鸟人”,他还是方圆几十里最会“拍鸟”的人,他的真实身份为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名巡护员。
“我作为在草海长大的人,能够当上巡护员是我的荣誉,每天醒来能够第一时间看到黑颈鹤,是最高兴的事情。”刘广惠说。1989年,20岁的刘广惠主动申请当上了草海保护的义务环保员(2015年改称“草海巡护员”),自此便开启了他与草海数十年如一日的“草海之恋”。当了29年草海巡护员,他待鸟儿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
因为热爱,刘广惠成为较早一批踊跃加入草海保护的“环保卫士”。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他,热衷于鸟类保护、识别,还通过自学成了鸟类识别高手,在草海发现了十余种珍稀鸟类。工作之余,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到草海里拍照。在他的镜头里,“独家”记录下草海生态慢慢恢复的变迁。他还记录下来草海安家落户的鸟类,如彩鹮、东方白鹳、紫水鸡、乌雕等珍稀鸟类10余种。
“草海就是我的家,鸟类就是我最亲爱的家人,我离不开它们,照顾好它们是我的工作。”刘广惠介绍,尤其是在冰天雪地的时候,他们需要从冰面上走到黑颈鹤栖息的地方,“看看它们是否被冻住或者冻伤。”
如今,他的责任越来越重了。制止管护范围内私搭乱建和森林防火等等,都归他管。就“性价比”而言,草海巡护员这份差事其实并不“光鲜”,可刘广惠干得不亦乐乎。他和其他43位同事把草海“划片承包”,不间断巡护着这颗“高原明珠”。
随着草海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旅游产业的开发,来这里旅游观光的客人多了起来,刘广惠的“圈子”也大了不少,不少专家学者、摄影爱好者、媒体记者登门拜访。“这是好事情!”刘广惠说,“希望大家都参与到草海的保护中来。”
刘广惠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他说:“我愿意一生与草海相恋相守。”
巡护员如科:为一窝鸟蛋守护一个月
每年3月,黑颈鹤的先头部队就已经从温暖的南方越冬地返回。
而这时,巡护员、科研人员也驻扎到若尔盖保护区的核心区花湖周边,等待着鹤群的到来。接下来,在若尔盖湿地的半年时间里,黑颈鹤将在这里求偶、组建家庭、繁衍后代。
今年3月14日晚,若尔盖保护区工作人员如科发现了今年首批回到家乡的黑颈鹤,他兴奋地用藏语向这批“先遣部队”问好:“你好!你好吗?黑颈鹤!”很快,若尔盖湿地管理局科研科科长索郎夺尔基惊喜地接到了如科的报喜电话。
如科担任巡护员已经10年,是若尔盖湿地35个巡护员其中之一。
今年5月,如科在巡查中发现,一对求偶成功的黑颈鹤在花湖湿地筑起了爱巢,他发现这对黑颈鹤竟然把巢筑在离栈道15米外的地方,黑颈鹤容易被游客干扰,出于职业敏感,他马上这一情况电话上报管理局负责人。“你最近把那个点守好,不要让人去打扰它们!”
几天后,他惊喜地发现,黑颈鹤产下了两枚卵。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如科每天赶在游客到来前到这儿,等游客走完后才离开,他除了日常巡护外,更重要的责任是当好护卫,他最担心的就是,因为游客干扰,两枚蛋无法正常孵化。
工作之余,他也会在花湖的亭子远距离观察这对“新婚”黑颈鹤的行踪。
一个月后,两只毛茸茸的小鹤破壳而出,如科用手机拍下这对小可爱的照片后,第一时间发给索郎夺尔基。他激动地说:“小黑颈鹤孵化出来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石磊说,下一步,保护区还计划建立起自己的科研观测力量:“现在我们每年在跟科研院所合作,派我们的人学习,然后慢慢地提升我们保护区的黑颈鹤保护能力。”
索郎夺尔基介绍,除了四川大学,还有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兰州大学、中国林科院湿地研究所和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机构长期在若尔盖进行研究,保护高原环境、保护黑颈鹤等高原精灵。(记者 王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