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资金入场 A股加速筑底?国内资金或已开启抄底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9-06 10:44 点击量:262 大
中
小
今年下半年以来,A股持续低位震荡,市场情绪整体仍趋谨慎,但资金面的积极变化却愈发明显:来自多个渠道的海外资金以及国内的产业资本和养老目标基金,都为市场带来显著的增量资金支撑。与此同时,自8月末以来,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主流投资机构也出现较为明显的增仓迹象。
分析人士指出,在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多路资金加速布局、长线增量资金不断入场的背景下,A股市场资金面或正由量变走向质变。综合目前市场主要股指点位水平、估值水平和上市公司基本面等因素看,人们对A股走势无需过度悲观。
海外资金持续流入
在A股开放步伐持续加快的背景下,海外资金正持续流入。尤其自今年6月A股被正式纳入MSCI指数以来,沪深股指尽管整体震荡走弱,但陆股通北上资金一直呈现净流入态势。来自财汇金融大数据终端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9月4日,6月初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达940.42亿元。而从年初至9月4日,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已达2257.35亿元,超过2017年全年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受9月3日起MSCI纳入比例由2.5%提升到5%的影响,北上资金在刚刚过去的8月,加速净流入的态势显著。8月净流入资金总量354.52亿元,环比大幅增长24.5%。从周数据来看,北上资金集中在8月最后两周加速流入,净流入量均大于100亿元,表明9月3日MSCI纳入权重的翻倍提升成了北上资金加速流入的一大关键动力。
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对此表示,从资金流入情况来看,近期超过90%的流入资金购买标的为A股纳入MSCI的成分股。由于相关纳入标的非常符合海外资金的投资风格,因此纳入事件本身势必会对A股带来很好的资金引流作用。此外,作为A股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性事件,A股纳入MSCI也将重构A股的估值体系。特别是在近两年A股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之后,基本面良好的大盘蓝筹股将获得流动性溢价,并将更受长期资金和海外资金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功“入摩”之后,后续A股可能迎来“入富”,这同样会给市场资金面带来新的暖流。根据相关日程安排,9月内,全球另一重磅指数——富时罗素指数将再次对A股进行评估,此前国内管理层已经表示积极支持A股纳入这一国际主流指数。
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表示,尽管追踪富时全球及新兴市场指数的基金规模小于追踪MSCI指数的基金规模,但A股在富时全球及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预计将高于MSCI。因此A股一旦纳入富时指数,其给市场带来的短期资金流入将与MSCI大致相当。
上海少数派投资创始人周良也指出,相关长期资金来源的增加,势必将使得A股投资者结构继续发生显著的边际变化。
此外,今年以来备受各方关注的沪伦通推进工作,目前也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8月31日,证监会开始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市场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试行)》公开征求意见,意在给沪伦通存托凭证业务涉及的发行上市、交易、跨境转换等行为提供具体法律依据和行为规范。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沪伦通开通后,将可能吸引更多海外资金配置A股,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考虑到目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远远低于海外主要资本市场,这对于看重基本面和上市公司业绩的外资来说,将具备较大的投资吸引力。
国内资金或已开启抄底模式
在海外资金持续加码的同时,从近阶段上市公司股东增持、ETF份额变动、公募基金整体仓位水平等方面来看,无论是产业资本,还是国内主流机构资金,普遍都在近期的指数低位窗口陆续进场。
在产业资本增持方面,来自海通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产业资本在A股二级市场净增持20.1亿元,而7月为净减持64.6亿元。从今年前8个月的情况来看,8月的单月增减持情况,仅略差于今年2月。此外,国金证券的统计进一步显示,截至8月末,A股实施增持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连续3个月高于实施减持的上市公司数量。
对于产业资本在A股低位的动向,海通证券分析指出,从历史数据对比来看,产业资本净增持往往是市场见底的信号。
在上市公司回购方面,国金证券最新统计显示,7、8两月实施回购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分别达到128家和147家,资金数量分别为49.63亿元和49.45亿元。整体来看,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积极性大大高于2017年,其中自下半年以来,上市公司的整体回购力度出现大幅提升。
以ETF为代表的长线被动投资资金,近几个月同样也在逢低进场。来自东方财富Choice的统计数据显示,自6月以来,股票型ETF的场内净申购份额持续增长,6、7、8月的净申购份额,分别达到50.05亿份、63.70亿份和80.56亿份。其中,华安创业板5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南方中证5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广发中证500ETF等ETF基金产品,6月以来的净申购份额均超过10亿份。
此外,在近年来管理层不断推进的A股长线机构资金方面,业内人士也指出,近期开始陆续发行的养老目标基金,也将渐进式地为市场带来长线资金。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魏凤春表示,参照海外成熟市场经验,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未来的市场需求将会在万亿规模以上。从中长期来看,养老目标基金启动之后,将对A股市场带来稳定持续的长线资金供给。
量变到质变值得期待
综合海外资金以及国内各类主流资金近期的整体投资动向,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下半年至今,尤其是8月以来,A股整体运行依旧震荡偏弱,但各路长线资金的持续入场,势必会对市场资金面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积极效果,并将逐步给相对疲弱的市场带来显著提振。
朱雀投资表示,后续可能对市场情绪带来提振的因素将集中体现在四大方面。一是企业盈利韧性犹存;二是政策明显回暖;三是海外因素不确定性降低;四是长线资金加速布局。其中,在长线资金方面,该私募认为,当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整体保持稳定,随着A股估值回落至历史低位,A股对于长线资金的吸引力凸显,国内各类主流投资机构(社保、保险、外资、产业资本)开始持续进场。A股纳入MSCI第二步开始实施、沪伦通与A股“入富”有望落地、上市公司回购规模创新高等,都将为A股提供增量“弹药”支持。
进一步从资金面的边际角度来看,在短期维度方面,中银国际证券根据Wind估算的国内开放式基金股票仓位水平显示,虽然所有基金整体仓位在8月中上旬仍有一定下跌趋势,但从8月下旬开始,相关基金整体仓位触底回升的迹象已经凸显。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部分绝对收益型基金已有加仓倾向。
在中长期维度上,国盛证券在对未来增量资金来源进行“拆解分析”后表示,未来A股四大方面的增量“弹药”值得重点期待。第一,从公募基金二季报的数据来看,公募基金股票配置仓位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下滑,在当前点位,公募基金再度减仓的意愿较低。第二,保险资金的权益市场投资比例仍有提升空间。保险收入的增速与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年初以来保费收入的改善,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增速也小幅抬升。此外,年初险资投资于股票和基金的占比有所下滑,距离2017年以来12.8%的中枢水平,仍有提升空间。第三,则是各类潜在海外资金的流入。第四,养老资金入市节奏明显加快,截至6月底时,全国已经有14个省(区、市)与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签署了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达5850亿元,其中3716.5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