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舆情:上半年能源形势发布会召开 煤炭业兼并重组话题升温
文章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14 15:35 点击量:529 大
中
小
本期,国家能源局公布上半年能源形势,能源消费持续回暖提振行业信心,能源结构转型引发舆论期待。国资委近日召开会议指出,下半年要稳步推进煤炭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煤炭兼并重组话题升温,舆论对此表达出积极预期。此外,海上风电发展呈现迅猛势头也引发关注,舆论认为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可期,但需警惕盲目过快发展。
监测周期:7.23-8.2,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国家能源局发布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 获舆论聚焦
7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能源形势等情况。据悉,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叠加天气因素,全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生产平稳,进口增加,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可再生能源平稳有序发展。
从舆论反馈来看,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能源消费回暖,行业效益总体改善,但火电企业经营形势严峻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上半年,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消费回暖,其中,天然气消费大幅增长,电力消费增速创6年来新高。同时,能源行业效益总体改善。其中,煤炭采选业,油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利润均同比增长。但媒体关注到火电企业经营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亏损面接近一半。电煤价格上涨被认为是导致火电企业大面积亏损的最主要因素。
电力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据国家能源局表示,分产业来看,上半年,二产用电比重同比下降,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合计同比上升;二产用电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同比下降,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的贡献率则同比上升。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同比下降,而环保产业、电能替代等领域的用电增长成为全社会用电增长的新动力。《光明日报》评论认为,通过用电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轨迹。
电煤气消费“淡季不淡”
据悉,二季度以来,煤炭、电力和天然气消费“淡季不淡”特征明显。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认为有三点原因:一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力度不断加大,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加快推进;二是天气因素,今年5、6月全国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平均水平,空调降温负荷启动较早;三是相关工业企业取暖季后加大开工,错峰用能。
发电结构优化、可再生能源消纳形势好转
据悉,上半年发电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容量站新增装机总容量的占比提高,合计同比增速也高出火电发电增速1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消纳取得较好效果。在系列有利政策的发力下,风电和光伏发电消纳形势持续好转,弃电量和弃电率实现“双降”。有观点就此指出,我国绿色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正在加快建立。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发布会展现出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从以上几大舆论关注重点来看,能源消费回暖整体上提振行业发展信心,同时火电企业经营的严峻形势仍未扭转,“煤电矛盾”将持续引发舆论关注;电煤气消费“淡季不淡”,保供稳价话题也将是舆论关注重点,特别是天然气消费仍在大幅攀升,天然气供储销体系建设情况以及“气荒”现象能否避免重演待舆论检视。
另外,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受到舆论肯定,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也将越来越受到舆论的关注。30日,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8年版显示,去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四年来首次增长,煤炭消费和生产出现近年少见的回升。随即引发声音质疑,这是否意味着能源低碳转型的遇挫。不过BP《年鉴》也指出,煤炭的消费比例仍在持续下降,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也在十年间下降了13个百分点。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的舆论共识度正在不断提升,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将是重点。从目前来看,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仍待解决。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即指出,建立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的长效机制非常重要。相关配套政策已是呼之欲出,并已引发舆论期待。
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将稳步推进 舆论期待新动作
近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视频会议,会议指出,下半年要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符合国家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同时,大力化解过剩产能,成立中央企业煤炭资源优化整合专项基金,探索市场化专业化重组整合模式,稳步有序推进煤炭资源整合。
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央企重组将继续加码,煤炭等五大领域整合案例将会持续涌现,煤炭等能源领域央企整合将继续成为今年相关工作的一大重点课题。《经济参考报》等媒体则指出,电煤一体化企业的煤炭业务资产是接下来重组整合的重点。
此外,也有部分舆论观点呼吁,减少煤炭兼并重组的行政干预,走市场化、法治化发展道路,避免冒进等。其中,中央财经大学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建议,煤企兼并重组应循序渐进,以市场化原则逐步推进,尽量减小行政干预,在成熟的情况下再进行兼并重组,不要过于注重时间,避免急躁冒进。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则表示,推进兼并重组,还要加快建立健全企业并购重组的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强化信息披露制度,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和政府过多干预,促进国企兼并重组的法治化、规范化、市场化。
煤炭兼并重组是煤炭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是有效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煤炭兼并重组也在不断取得积极进展。但舆论也关注到,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态势没有改变,在行业效益持续好转的情况下,亏损企业占比仍接近三成。此外,煤炭兼并重组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如资产处置、债务处理、职工安置等难题。在煤炭兼并重组深入推进的同时,兼并重组的质量和效益将更加受到舆论关注。
海上风电建设提速扩容 业界建言警惕盲目过快发展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猛。截至2016年,全国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已占全球总量的11%,居全球第三位。2017年以来,江苏、浙江、广东等多个东部沿海省市相继公布了新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年初,各地规划的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一亿千瓦,扩容、提速已成为成海上风电发展关键词。
装机容量远超目标 相关技术有望成为“中国制造”新名片
《证券日报》指出,截至2018年年初,各地规划的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一亿千瓦,这也意味着远远超过《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达到1500万千瓦的目标。舆论对此表现出积极乐观态度,认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机遇期,具有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的可能。部分媒体还认为,我国海上风电已奠定了大规模发展和“走出去”的自主技术基础,有望成为“中国制造”新名片。
国内外市场前景乐观 多重利好促进海上风电异军突起
多数媒体解读海上风电发展深层次原因。《经济参考报》提出,一方面,因海上风电机组发电量高、单机装机容量大、机组运行稳定以及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资源、适合大规模开发等优势,欧美日等高度重视,海上风电成为全球风电场建设趋势。另一方面,我国东部沿海省市能源结构调整动力增强,不需要长距离输送、消纳便利的海上风电备受青睐。此外,《中国海洋报》认为,陆上其他能源如光伏、陆上风电及石油等产能过剩,遭遇发展寒流,为海上风电提供发展良机。
海上风电前景可期 但需警惕盲目过快发展
业界普遍认为,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风电机组的国产化,海上风电也在快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有望带动形成总规模达到万亿元的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中国环保在线表示,虽然目前海上风电标杆电价大幅高于陆上风电,但是从长远来看,电价补贴退坡是必然趋势。随着国家风电平价上网目标的实现,海上风电度电成本有望快速下降,在价格上将更具竞争优势。部分专家则显露出忧患意识,认为不少短板制约海上风电高歌猛进,我国海上风电起步晚、经验欠缺、运维技术及专业人才匮乏、可选机型较少等短板不可忽视,需警惕各地海上风电产业盲目“大干快上”,以规避政策、技术、经济和运行维护等各类风险。
得益于国家政策推动和能源结构转型等,海上风电蓬勃发展,前景为市场所看好。在本观察期,“海上风电项目首次实现电气一次设备国产化”“国家电投滨海海上风电二期项目并网发电 成为目前亚洲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场”等利好消息频传,显示出我国海上风电强劲的发展势头和较为强大的发展实力,营造出积极利好的舆论氛围。良好发展态势下,核心技术攻关格外受到舆论的关注与期待;同时,在新能源消纳难的语境下,海上风电的消纳是否顺利,也将成为媒体和业界持续关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