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出警遭遇了山洪 常拿罐罐茶和村民碰杯的辅警走了
文章来源: 新京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6 10:06 点击量:217 大
中
小
王永良追悼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7月28日上午,银川市殡仪馆门口,花圈摆满了台阶,上方的黑色挽联拉满了整幕墙。挽联下,前来告别的800多名民警和村民一直站到了殡仪馆外。
这一天,是王永良的葬礼。生前,王永良是银川西夏区镇北堡镇派出所的辅警。
7月22日晚,银川市贺兰山东麓遭遇多年罕见的暴雨,多名群众遭遇山洪围困。当天接到公安局指挥中心的出警任务后,镇北堡镇派出所民警郑建卫带领辅警王永良立即上山,赶往事发地开展救援。
然而,在随后的数个小时里,他们开展救援时被卷入洪水中。
郑建卫于7月23日凌晨3点,在洪水冲至的10公里处获救。经90个小时的搜寻,王永良在贺兰县一个蓄洪池被发现时已无生命体征。
7月26日,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就学习弘扬王永良同志事迹提出要求。他指出,王永良同志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幸壮烈牺牲,事迹英勇感人。要切实做好家属抚恤慰问等工作,精心开展好王永良同志事迹宣传报道,进一步激励广大公安民警、辅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活地图”
7月22日晚,像往常一样,王永良在派出所的值班室里值班。教导员郑建卫正埋头赶白天的材料。
晚上8点14分,报警台上的指令响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通知镇北堡派出所——因贺兰山北段的暴雨引发了山洪,山上多名群众遭洪水围困。
郑建卫和王永良一接到“有辆越野车被山洪所困,请立即救援”的指令,就立即出发,驾车沿着山路一路往北,驶往贺兰山。
“活地图”是镇北堡镇民警对王永良公认的称呼。这名有着30年党龄的辅警,曾在武警某总队服役,先后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因为他群众工作基础扎实,又能吃苦,加之脱下军装,却舍不下的“制服情结”,王永良成了银川市公安局西夏区分局镇北堡派出所的一名辅警,一干就是16年。
镇北堡镇派出所的辖区面积达241平方公里。而王永良总能很快找到报警地点,减少出警时间。这对及时挽救报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很重要,“带上他,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镇北堡派出所所长张和平说,大伙儿有事儿要出警,都愿意带上他。“有啥事儿都小王叔,小王叔地叫。”
今年5月,镇北堡镇派出所得到一个聚众赌博案的线索。在宁夏西部影视城,一些搭建好的外景弃之不用,就变成了赌徒聚众赌博的地方。但民警无法准确定位案发地。
他们找到王永良,王永良看了一眼,立即就拿纸画了一张草图。后来,民警根据草图,确定了案发地,当场抓获了参与赌博的人员。 这个案子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要是没有永良画的那张草图,(破案)不会那么顺利。”张和平说。
在镇北堡镇派出所户籍内勤民警、王永良8年的同事刘洪看来,王永良热心,遇上再多的困难,他都可以迎刃而解。每年冬天,宁夏气温只有零摄氏度左右,刘洪住在单位十来平米的宿舍里,冷飕飕的。由于线路陈旧,她一开空调就跳闸,“只能去求助老王”。
暴雨出警遭遇山洪
暴雨如注。
郑建卫坐在驾驶座上,直径2厘米的冰雹混杂在暴雨里,劈劈啪啪打在车身上,放眼望去,一路上都是被山洪冲下来的背包大小的砂石。
当晚行至镇政府时,他们遇上德林村支部书记胡祥军,“什么情况?”郑建卫问。胡祥军当时已经循例派出了两辆挖机,沿山清理路面,以防止堆积的泥沙阻碍救援。
很快,警车开到了第一个十字路口,郑建卫先与其中一辆挖机相遇。他请挖机与他一同前去救援,与挖机司机交换电话后,两辆车一同奔向救援现场。
接近21点,大雨更猛烈地砸向地面,直径2厘米的冰雹混在雨中,像刀子般落下。此前,警车行至第二个十字路口时,郑建卫看到,砂石已彻底堵住去路。而前方是个低洼地段,他透过窗子俯视,“原来洪水已经冲过来了!”
二人将车停下,王永良赶紧联系前面的挖机司机清理路面。郑建卫继续将车向前开,但清理过的路面很快又被大水带来的砂石阻挡。
车外,雨越下越大,“窗外已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清了”。郑建卫说。
此时,在接到银川市公安局西夏区分局副局长王新明的指令后,两人调转车头准备前往其他地方共同处置另一起求救险情。此时,道路被完全淹没,洪水冲击大量泥沙石块不断击打着警车,让他们寸步难行。郑建卫拍了几个现场视频,发到工作群内。
天空突然掠过一道闪电,他借着光,看到前面停了一辆皮卡车,车子打着灯,但他无法确定车里是否有人。郑建卫和王永良果断决定上前营救。滚滚的洪水正从他们车身后涌上来,大浪“打在车上,掀起了一米高的巨浪。”
郑建卫、王永良戴好救生圈,徒步涉水前进开展救援。郑建卫上前查探皮卡车。但洪水已经没到他大腿根部,打湿了他两部手机。他从皮卡车后轮,爬进后备厢内,发现车里根本没人。郑建卫挥手向王永良示意,但车子却在慢慢移动。
7月23日凌晨获救后,郑建卫躺在宁夏人民医院的病床上。但由于韧带受伤,他至今无法走动。有人来医院探望他时,脑袋里总是止不住地回想起那晚的画面。
“我现在才想起,应该是被洪水推走的!”郑建卫回忆说。
就在他挥手的那一刻,一股猛烈的洪流将皮卡车打翻,郑建卫和王永良被卷入洪水中,洪水一路向南将郑建卫冲至10公里外。
据郑建卫事后回忆,他当时被洪水卷了两个多小时,冲到一个又一个的小土丘上。他曾多次试图在土丘上停留,但水流湍急,没有成功。“碎石和泥沙像刀子一样”刮过他的身体,直至他又被冲到一个土丘上,才勉强停下。当天凌晨3点左右,郑建卫被救回并送医,他被诊断为多处软组织挫伤、膝盖积液、肌腱断裂。
很少有人知道王永良在随后的近90个小时内遭遇了什么,他被卷入洪水后杳无踪影。
罐罐茶拉近的民情
贺兰县金山村书记庙月萍7月23日凌晨3点发现了郑建卫。
她对新京报记者回忆,7月23日凌晨1点左右,村妇女主任杨海荣打电话给她说:“书记,后面砂石场好像有人在求救!”
杨海荣再三确认听到求救声后,庙月萍马上打了电话报警,同时挨家挨户确认呼救者是否属本村村民。10分钟过去,消防打电话给她确认地点。
凌晨2点左右,消防官兵到场。营救持续近一个小时。大约3点,落水者获救,并确认是郑建卫。
“您刚才不是说有两个人吗?”郑建卫被救后,庙月萍问他。
“我们两个,冲散了。”
德林村支部书记胡祥军对新京报记者回忆,7月23日天一亮,他就组织村民搜救王永良。“在这个村,就没人不知道王永良的。”胡祥军说。
在镇北堡镇派出所民警蔡庆生的记忆中,王永良是用罐罐茶和村民打交道的。
王永良总是背着个包,揣上罐罐茶和几个馒头,走到田间地头。在村民家里,他把茶放在歪嘴壶里烹煮,茶浓时,他掰开几个馒头,给村民斟茶,碰杯。
茶很苦,舌尖又酸又涩。但喝罐罐茶是当地的传统,几杯茶下肚,“就这么和村民聊开了”。“他的话,村民听得进去。”
在蔡庆生看来,这是“最接地气”的民情。王永良每次和村民聊完后,他会及时把可能涉及案件的信息反馈到所里,一些线索甚至能帮所里的同事破案。今年,派出所就根据王永良的线索,抓到了两个逃犯。
遇到困难的群众,王永良也愿意拿钱接济。前年洪灾过后,王永良还把家里的茶、糖、馒头,甚至是锅碗瓢盆拿到困难群众家,蔡庆生说,“所以,村民们才要尽一切办法,搜救他。”
那些天,德兰村、金山村的村民连续在山路边的沟里、砂土堆里寻找了很久,但谁也没有发现王永良。
最后的告别
7月26日,银川的气温一度接近37摄氏度,搜救王永良的工作已经持续了80多个小时。
在贺兰山下10万立方的蓄水池里,烈日灼烧着野草,越来越多的人围在这个巨大的水池边。顺着山路搜救了几天后,当地武警消防官兵们觉得,王永良“应该是在这里了。”
那天下午1点50分左右,接到指令后,银川武警支队搜救现场负责人派了几位战士下水搜救。作为民间救援力量,蓝天救援队提供了两艘声呐船。
水面的温度比陆地上还高出一些。船上搜救人员在10万立方的蓄水池面来回搜救,他们先是找到了一块木头、几件衣服。下午3点40分,王永良遗体被发现,被搜救人员缓缓拖上岸的一刻,现场搜救人员喊了一声——“回家了。”
王银安是王永良的次子。他记得,过去16年,父亲是村里大小矛盾的调解员。母亲曾多次在半夜两点,接到村民打来的电话,“谁家吵个架也要找他”,电器坏了也找他,王永良总是穿上衣服,就急匆匆地去了。
王永良的儿媳妇说,王永良每次发了工资,总要拿点钱,到城里给孙子买衣服。他自己的皮鞋穿得发皱、鞋底磨平了,也没舍得买。儿媳妇有些过意不去,今年春天,她从网上买了双200多块的皮鞋给王永良,但他一直放着,没舍得穿。
7月28日是王永良的追悼会。
早上,镇北堡镇派出所的民警们最早来到追悼会现场,他们面向王永良的遗体献花、鞠躬。他们曾经和王永良朝夕相处,至今也无法相信,自7月22日晚出警后,这个平日里的“小王叔”最终消失在了那场大雨中。
接近10点半,追悼会仪式持续了整整一个多小时,结束时,面前的屏幕上突然闪现了八个字,那是众人给王永良的最后告别“我的战友,一路走好。”(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