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06:42:25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球华人

中日专家学者聚焦“丝路”文化 探寻莫高窟壁画形象源头
文章来源:中新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4 11:25    点击量:255    

中国侨网8月2日,“敦煌研究院与东京艺术大学学术报告会”在甘肃敦煌举行。图为活动现场。 杨艳敏 摄
    8月2日,“敦煌研究院与东京艺术大学学术报告会”在甘肃敦煌举行。图为活动现场。 杨艳敏 摄

  中新网甘肃敦煌8月4日电 (闫姣 冯志军)“平山郁夫的‘丝路’文物收藏品有助于大众认识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乘马车’日神图像来源的多元性。”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主任张元林称,除此以外,还有助于壁画中“执风巾”风神形象“寻根”古希腊,更有助于探索莫高窟第285窟西壁摩醯首罗天是否有更古老的形象源头这三个方面。

  “敦煌研究院与东京艺术大学学术报告会”2日在甘肃敦煌举行。当日,中日专家学者聚焦“丝路”文化,分别作了《佛之道·从巴米扬到敦煌》《平山郁夫先生收藏品对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意义——以个人的研究经历为例》《敦煌壁画与巴米扬壁画的修复比较》《敦煌石窟中反映中日文化交流的图像》等演讲。

图为莫高窟内西魏时期乘驷马车的日神。 闫姣 摄
图为莫高窟内西魏时期乘驷马车的日神。 闫姣 摄

  其中,有学者通过从巴米扬到敦煌壁画及雕塑图像的比较,特别是有关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含有印度、中国文化的弥勒佛和涅槃图像作出自己的报告,还有些学者聚焦莫高窟壁画中的太阳神、光神、风神等图像,追根溯源敦煌壁画与古希腊及印度的关联,带领现场听众深入了解“丝路”文化,“寻根”莫高窟壁画。

  在张元林看来,敦煌壁画和藏经洞绢画中均有乘马“日神”和乘天鹅“月神”图像的组合,最早的印度教乘马太阳神是雕刻于公元前1世纪的苏利耶形象,而更多、更早的乘驷马车的太阳神形象则见于希腊的彩陶罐。敦煌壁画中形象或源于希腊?这样的疑问,驱使他进一步探索。

  曾前往日本交流学习的张元林对其收藏文物背后的文化有很深了解。“平山郁夫的收藏品中,有两件与乘驷车的太阳神相关。”张元林介绍说,一件是公元前2世纪中叶的希腊王国的钱币,令人惊奇的是,钱币背面就是乘坐驷马车的太阳神。另一件公元2—3世纪的文物上也雕刻有乘着驷马车的太阳神。他由此推断,敦煌壁画形象的“源头”不一定是印度。

  活动现场,常年从事壁画保护和修复工作的东京艺术大学客员教授青木繁夫分析了位于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且都含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石窟的敦煌和巴米扬的异同点,还在壁画保护方面给予了相关建议。

  “敦煌和巴米扬在气候、降雨量、蒸发量及湿度等方面相差无几。”青木繁夫称,敦煌的地震灾害少、风沙大、洪水较多,这就导致莫高窟渗水厉害,窟内壁画曾出现发霉等情况,“不过庆幸的是,敦煌及时利用修复材料修复,并采取‘防沙网’‘防护墙’等措施。”在参观了敦煌莫高窟实验室后,他认为敦煌需要在保护修复壁画方面制定固定标准。

  活动上,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客员教授前田耕作和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小刚分别就《佛之道·从巴米扬到敦煌》《敦煌石窟中反映中日文化交流的图像》作了发言。

  平山郁夫是日本著名画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他通过佛教艺术题材绘画传递大善大爱,为包括莫高窟在内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敦煌石窟写生作品及收藏的部分文物日前在敦煌莫高窟展出,旨在全面展示丝绸之路的文化风貌和内涵。(完)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