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02:40:57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揭开三峡工程“最后的谜底”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1 14:25    点击量:333    

  7月31日,湖北省宜昌市,船只准备进入三峡大坝升船机,进入厢体后这艘100多米长的客船将乘升船机下降80多米,“翻越”大坝。三峡升船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升船机,也是三峡工程的收官之作。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赵迪/摄

  洪峰两度过境,才放晴一天。鸣笛过后,载着“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编人员的客轮缓缓驶向三峡大坝。在落差80多米的两个江面,客轮通过三峡升船机“翻越”了大坝。

  三峡河段东起中水门,西至庙河,全长59公里,是连通长江中上游的咽喉要道。长江航运,贯通东西,辐射南北,作为世界上内河运量最大的黄金水道,支撑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大坝筑成后,上下游的水位阶梯最高可达113米。船只想要通过,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分五次逐渐减少落差的五级船闸,另一种就是升船机。前者往往需要三四个小时,排队甚至需要一周;后者用时不过1个小时。所以升船机是快速过坝的方式。

  在升船机100多米的塔柱顶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9岁的运营维护师紧盯屏幕。他们陪伴在升船机漫长的修筑过程中,又在时刻保证它的运转。

  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覃利明开了个玩笑:“客船过五级船闸,人在里面都要‘长毛’了;用升船机可以看看风景,一下子就过去了。”

  运输游客和生鲜货物时,船只可以选择更快捷的“电梯”——升船机。三峡升船机过船规模为3000吨级,相当于2000辆家用小汽车,抬升设计高度可以达到30层楼高。

  升船机被称为三峡工程“最后的谜底”。它是世界上提升高度最高、提升重量最大、技术难度和规模首屈一指的齿轮齿条爬升式全平衡垂直升船机。

  从超级工程的开工建设到大国重器的投入运行,塔柱里每一层的每个角落都留有青春足迹。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升船机管理处技术主管李然今年39岁,他刚来时,望着这个庞然大物,感觉像个迷宫。

  那一年,他的同事李明在塔柱里待了103天,没有电梯,50层楼一天上上下下就得8趟。没有照明,黑暗里光源全部来自头灯和手电,刺耳的噪音和刺鼻的气味始终环绕周围。即便如此,作为三峡升船机的运行单位,在建设阶段,需要提前摸清这个毫无先例可循的“大家伙”的脾气秉性。

  他的另一位同事龚国庆每天穿梭在泥泞的船厢施工现场,拿着钢尺,对照图纸,不放过任何一个对零器件“体检”的机会。“咦,尺寸怎么对不上?”反复验看图纸计算后,龚国庆将心中的疑问反映给了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觉得你们竟然挑我们的错,有些不可思议。”李然说,“事后证明我们是对的。”

  李然解释道,他们的工作不是坐在控制室里按个按钮、握个遥控器就行。对三峡升船机的设备参数、调试方法、故障排除,要做到心中有数。“每个机组都有档案,像个病例。平时把数据存储在脑子里,看运行图就像医生看心电图一样。”

  遇到突发状况,他就需要给设备进行“体检”。有一次测试过程中,升船机突然不动了,庞然大物停在头顶,李然迅速在8000多个控制点中筛选出“病灶”所在位置,仅花了5分钟就解决了问题。

  升船机上的年轻面孔

  这两日,三峡突起大风,升船机上游引航道大量漂浮物逐渐向船厢“袭”来。升船机管理处的几个年轻小伙赶紧联系清漂船舶,同时决定亲自上阵。

  升船机上下游航槽狭窄,江面漂浮物一旦进入航槽将“直奔”船厢,影响船厢门、卧倒门以及各类阀件、传感器等设备,造成设备的卡阻、磨损,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停机故障,影响升船机的正常运行。

  为了保障升船机安全、平稳运行,小伙子们主动承担了船厢清漂的工作,一场与江面漂浮物的“攻坚战”就此打响。升船机运行过程中的每个厢次,小伙子们除了要监护船舶进出厢外,还需要及时打捞跟随船舶漂进船厢的漂浮物。

  客船驶来了,船厢与上游航道水位齐平,关闸门,船只进入承船厢。驱动机构启动,齿轮沿齿条爬行,船厢匀速下降,运行至下游航道水位时停止,闸门开启,船只驶离船厢。

  整个过程中,广播声不断响起。“你可以再往前上5米,工作人员会协助你们系缆!”李然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看到前方如悬崖一样的落差,会形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加之船与两侧墙壁离得很近,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船长也可能操作不稳。

  这时,集控人员会同船方交流,三峡局海事部门还“私人定制”培训班,手把手地教导船员如何通过三峡升船机。

  创新才能改变世界

  2016年升船机试运行时,李然就站在船厢里。他心里有数,反倒没什么紧张情绪,更多的是兴奋,“工作了这么多年,总算到了出成果的时候。就像开了家餐馆,没人来吃饭很沮丧,现在终于开门迎客了”。

  游客经过三峡升船机时,总是会响起惊呼声。“好大啊!”“你看!那个东西在转”……游客的叫声越大,李然越自豪,“以前是冷冰冰的大坝,现在人们坐着全世界最大的‘电梯’,是在跟升船机互动”。

  在崇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年轻人眼里,创新是改变世界的必由之路。李然组建了科室里的科研团队,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组织模拟、实验开发,因地制宜摸索出一套与三峡升船机相匹配的船舶安全检测系统。

  比如,船舶进入升船机船厢时,在速度和吃水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规定。他们通过实践做到实时监测情况,运用整个团队的集体智慧编制出《三峡升船机运行操作规程》《三峡升船机维护规程》,为三峡升船机试通航期的运行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三峡船闸2004年货物量为3400多万吨,2011年货运量首次达到1亿吨,提前19年达到设计能力。2015年,船闸货运量已增长至近1.2亿吨。升船机的使用为疏解航道起到重要作用。

  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升船机却由于技术复杂等原因,1995年缓建。三峡建设者们经过反复论证和方案比选,2003年决定将原设计的钢丝绳卷扬提升方案改为现有方案以提高升船机的安全可靠性。2007年,续建工程正式启动。

  参与项目的覃利明说,在论证之初,有的老专家说“我们等不及了。”后来,有的老专家相继去世,没能看到升船机完工的那一天。好在有年轻人的接力,让世界上最大的升船机能顺利起航。(杨杰)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