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菜市场、旧货市场、酒吧街一路走来 荷花市场改造启示录
文章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05 15:09 点击量:381 大
中
小
从菜市场、旧货市场、酒吧街一路走来
荷花市场改造启示录
一周前,荷花市场的诸多酒吧饭馆除了两家老字号外,都暂停了营业,目的则是“提升改造”。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从落后走向繁荣,而什刹海畔也经历了菜市场、饭馆、旧货市场、酒吧街的一次次变革。在什刹海畔住了整整60年的老居民李淑琴看来,酒吧街的样子实在与她理想中的什刹海生活相差甚远。“商业开发和旅游给什刹海带来了客流量,也让我家和很多街坊都富了起来。但现在你如果问我最喜欢什么样子的什刹海,我觉得我还是会选择以前那个没有店铺、安静的什刹海。”
又一次提升改造到来,又一个选择摆在了荷花市场、什刹海面前。一次次变迁曾给居民们带来一次次方便,却也带来了一个个新问题。究竟怎样的荷花市场、什刹海,才是理想中的“城市后花园”呢?
现场探访
店铺改造已经开始
记者来到了前海西岸的荷花市场。沿着荷花市场本有一排酒吧餐馆,但如今都已被围挡遮住,上面贴着“荷花市场计划于近期进行改造施工”的告示。沿着市场设置的木头栈道仍然开放,过往行人游客仍可从市场中穿过。
记者采访当日恰逢天气晴朗,朵朵白云映在前海湖面上,已然盛开的荷花随着微风轻轻荡漾,空气中氤氲着淡淡香气。过往的人们看到这一幕,纷纷举起手机拍摄蓝天掩映在碧水中的美景。
然而耳边还是传来游客的抱憾:“第一次来,就赶上荷花市场没开业。还想看看这个市场是什么样子呢。”记者上前一聊,这是位来自安徽的游客,“之前知道什刹海,也听说过荷花市场,是不是一个文玩市场啊?”
也有附近的居民从此经过。刚从公交车上下来的白先生步行回前井胡同的家,“以往我不走这儿,太闹腾。这两天听说都停业了,绕来看看是要改造成什么样子。要我说这里早该改了,都弄成酒吧,哪有个生活的样子。”
此前西城区的相关部门曾发布消息,此次改造将调整荷花市场的业态,“对临湖外立面改造提升,根据什刹海风景区的生态重塑计划,酒吧腾退后的空间将重点引进博物馆和文创类项目。”记者获悉,主导此次改造的是西城区的园林部门,不过对方表示,目前方案还没有最终确定,因此改造之后的样子暂时无法预测。
上世纪80年代
荷花菜市场 曾经很方便
“我21岁嫁过来,在这儿住了60年,但自从荷花市场变成酒吧街之后,我只去过一次。”81岁的李淑琴老奶奶望着水面。
李淑琴是老字号饭馆“爆肚张”第三代传人张耀兴的妻子。聊起荷花市场,老人家记得不少过去的样子,这一次次改变,不仅改变了荷花市场、什刹海,也改变了周边居民的生活方式、经济收入。
改革开放初期,什刹海边的各种生活状态比普通的胡同多了几分悠闲,遛鸟的老人、游泳的孩子都是常客,每到冬天,国营冷库的工人们会在冰面上开采大冰块。而最让李淑琴觉得方便的,是沿着什刹海多处,都形成了自由市场。
银锭桥畔开始出现卖菜的小摊,而荷花市场当时的位置是一片小空场,也逐渐聚集了一些摊位。市场时有时无,并不确定,偶尔的出现让居民们觉得方便,甚至不少居民都是在这里感受到了社会经济的复苏。
不过,水边摆摊卖菜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有人往湖里扔垃圾烂菜。
上世纪90年代
荷花旧货市场 逛逛挺有趣
接下来几年里,一些小吃摊逐渐出现在什刹海尤其是前海沿岸。在街道办事处的组织下,荷花市场一带还曾经出现过几台消夏节目,吸引了一些卖零食的小生意人。白先生回忆,由于当时尚有很多爱好吹拉弹唱的老人在什刹海旁边三五成群,“很多老人唱戏唱大鼓,水平不一般呢。”
什刹海周边也开业了一些理发馆、饭馆等生意场所,但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旅游化”趋势。李淑琴的记忆也印证了这一点,1990年之前“爆肚张”饭馆还没有恢复,有着厨艺的夫妻俩就在前海北沿家门口办了个早点摊,买早点的无非是老街坊。至1990年爆肚生意恢复,“生意并不算好,即便是慕名而来的人也都是搬走的老街坊,很少有游客,吃爆肚的游客就更少了。”
1995年,荷花市场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改变,整个荷花市场被改造成300米长的旧货市场。“逛逛挺有趣的,卖鼻烟壶、手镯,没想到这些东西开始被人们喜欢并且收藏。”李淑琴闲暇的时候也会去看看。
旧货市场也给荷花市场带来了另外的老北京生活气息——有人拿出多年没人耍的空竹、陀螺,在这里练习,常常引起众人围观。
世纪之交
荷花酒吧市场 京味儿淡了
1996年,厂桥街道开始发展“京味民俗旅游”,1998年,西城区特地制定了什刹海地区旅游规划。直至2003年前后,前海畔出现了第一家酒吧,紧接着银锭桥头、烟袋斜街的旅游商业氛围兴起。
“我家做爆肚,就是从这些年开始,感觉到生意好做了。”李淑琴说。“外地游客对爆肚的味道未必感兴趣,但来到什刹海畔,总要吃点儿北京味道。”
很快荷花市场又迎来了一次改造,这次改造之后,荷花市场便形成了酒吧餐饮街。虽然自家生意更好了,但什刹海的变化让李淑琴有些接受不了,在她看来,“灯红酒绿,闹闹哄哄”实在不像是记忆中那个宁静祥和的家门口了。
“自从改造之后,我只去过一次荷花市场。听说有人在那里开设了一个爆肚摊位,我心说,都是同行,我也得向人家学习学习口味和做法。”然而去了之后发现,那只是一个档口摊位,所谓的爆肚是先将肚煮熟,若有人来买,在热水中回一下锅,浇上作料。“人家卖游客要走量,可是味道差太多了。”
在李淑琴的眼里,荷花市场从此失去了北京味儿。
2010年
“撂地相声” 热闹了一个夏天
2010年那个夏天,荷花市场、什刹海畔的酒吧已是非常热闹,然而最惹眼的,却是荷花市场门前小广场上的一张桌子。北京民俗学会会员、相声演员韩硕带着一班曲艺圈的朋友、票友,一起在这里摆起了“撂地相声”。相声桌前,聚集起上百人,“你们明天还来吗?”成了临走前最热情的问候。
“荷花市场这块地方,民国的时候就非常有名了,当时湖岸是斜坡,木头支起来的台子一直延伸到水面上,台子上面摆着茶桌凉棚,人们喝茶听说书,顺便吃点儿冰碗儿等小吃冷饮。最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休闲地。”
这样的定位给了荷花市场至少几十年的活力。“民俗的经典艺术应该更多出现在生活中,这也让这里看上去更像北京。”
专家点评
期待更多文化因素植入
“就像改造计划中说的,中心城区应该有更多的文化设施。”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袁牧先生说。所谓的文化设施并不是指超大规模的剧场等设备,而是“更贴近市民生活需要的文化设施。”
因为什刹海是城市里难得的开放水域,规划人员很早之前就对这里展开过研究。“这块区域的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元代是漕运的终点。风景优美让历朝历代达官贵人都在附近居住,留下了一批王府等特色建筑。而且附近胡同里的庙宇很多,北京的很多文化都与民间庙宇有关。”
从菜市场到夜市、小吃聚集,袁牧和同事们对什刹海尤其是荷花市场畔的研究从未停止。“我们做了二三十年研究,却没想到酒吧在一夜之间兴起,什刹海变成了酒吧街——这里本来没有酒吧文化啊。”仅仅是因为这里有大量民间空间,风景优美游人多,而酒吧对空间的要求,比起其他商业设施低,便形成了规模。
“酒吧能开起来,就是市场的选择,有合理性。但是这种合理性也会变。”袁牧认为,鼓励更多文化设施,对提升城市文化面貌有着很大帮助,此时出现这种改变,对荷花市场乃至什刹海来说都是个好消息。
至于旅游商业的需求,是每座大城市逃不开的,何况是北京这样的古都。“一定还会有一些旅游设施保留,然而它不应该是这座城市最主要的导向,这块地区应该是‘历史文化保护区段’,而不是‘旅游区’。而‘文化’也不仅仅是几个展览馆设施、几个唱戏人演出就能建立的,它需要未来的发展,直至形成北京的一个重要的产业。” (记者 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