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谢传昊: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之魂传入千家万户
文章来源: 央广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6-29 11:21 点击量:295 大
中
小
天马行空的脑海里,创意一个个冒出来,手中的剪刀在红纸上翻飞游走,剪出一个个条纹精细的形象。有时是仕女图,有时是白马姑娘和大熊猫......它们看起来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一张张镂空的剪纸就跟注入灵魂一样,活了起来。
这深深地吸引着谢传昊。他5岁开始学习剪纸,手中的剪刀咔嚓咔嚓已经忙活了整整20年,折腾坏了多少纸,他自己都数不过来。但这没有削减他对剪纸的喜爱,看到一个个生动的形象经父亲之手跃然纸上,他心向往之,想跟父亲一样,能为剪纸注入生命。
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武剪纸”的第三代传承人,谢传昊还想把这门手艺的精髓分享给更多人,“至少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平武剪纸,什么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平武剪纸:白马姑娘和大熊猫
平武剪纸起源于四川绵阳平武县的羌族古寨。逢年过节,人们用剪出来的牛羊图纸,替代牲口用于祭祀。此外,它还描绘了羌族百姓的生活图景,融入了白马藏族的民俗文化。2009年,平武剪纸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这些作品开始走向全国,甚至展示到海外。在谢传昊看来,平武剪纸既有北方剪纸的神态生动、栩栩如生,又有南方剪纸的线条分明、细腻精致,具有较高的工艺性和观赏性。
这门手艺是谢传昊的父亲从上一辈手里传来的。四十年来,父亲每天都在专研新花样,家里的墙上挂满各种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屋里堆满创作的工具,地上尽是雪花般的纸屑,“走到哪儿就能剪到哪儿。”
耳濡目染之中,谢传昊从小就爱上这门艺术。平时的创作中,父亲从未给他设定条条框框,只让他自由发挥,“当把自己的创意实现成一幅复杂精美的剪纸时,我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乐趣。”为了更好地钻研平武剪纸这门艺术,他大学选择了美术系的专业。
谢传昊把平武剪纸送进校园
这些年,父子俩一直想把平武剪纸送入寻常百姓家。
他们走进农村,在大树底下摆几张桌子,手把手教村民怎么剪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一张张栩栩如生的剪纸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驻足观赏,动手学习。
从2015年开始,谢传昊和父亲每周末都到绵阳图书馆,免费给人们上课。从平武剪纸的起源、特点到剪法,他们讲得乐在其中,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三年来,父子俩累计免费教了2000多人。谢传昊精准地记得,学习的人年龄最小为6岁,最大为68岁。
谢传昊在绵阳图书馆教孩子剪纸
尽管参与的人不少,但谢传昊心里清楚,很多人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兴趣爱好,浅尝辄止,鲜有人会深入了解平武剪纸和它背后的传统文化。“一来,现在是百花齐放的时代,年轻人能接触到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和娱乐方式,平武剪纸对他们来说,无非就是其中一种。二来,这种传统的手工艺目前还不足以成为一个能养家糊口的谋生技能,学习的人也就不多。”
但谢传昊并不为此感到心灰意冷,反而觉得更有必要去传承和发扬。他希望通过网络和线下多种形式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到平武剪纸的魅力和藏在图形中的深刻含义,“只有这样,人们才觉得它了不起,才会对传统文化感到自信,然后发自内心去推崇它,这门艺术才得以传承和创新。”
作为非遗传承人、共青团十八大代表,谢传昊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把平武剪纸这门艺术传入千家万户。“我现在只是一名25岁的青年,肩膀还很瘦弱,扛不起这么重的担子,只能迈出一小步。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我会不断学习、锤炼和沉淀,让我自己有强大的体魄,去扛起这个重担。”谢传昊说。(记者陈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