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正在推动中国家庭农场走向专业化、集约化道路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6-10 20:45 点击量:358 大
中
小
新华社合肥6月10日电 题:“新农人”推动家庭农场现代化演进
新华社记者王菲
专业素质较高、更懂农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农人”正在推动中国家庭农场走向专业化、集约化道路。
记者从日前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家庭农场创新发展培训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快速发展,数量已超过87.7万户。
农业农村部对全国3000户左右家庭农场监测分析显示,家庭农场在农民合作社组建运营、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小规模农户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杜志雄说,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正在快速发展和演化,家庭农场由小农户升级而来,这些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成为乡村振兴的未来主导力量。
家庭农场已成为农业合作社组织的发展助推剂。农业农村部的家庭农场监测显示,全国36.97%的家庭农场加入了合作社。由于家庭农场经营者专业素质较高、更懂农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在农民合作社组建和运营中也更愿意发挥核心带头作用。
与传统小农户相比,今天经营家庭农场的“新农人”无论是生产方式还是发展观念都有所变化,后者正在成为生态农业技术的使用者和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者。
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显示,在进行灌溉的种植类和粮食类农场中,采用喷灌技术(含微喷滴灌渗灌)进行灌溉的农场占比分别为36.59%和19.50%;亩均化肥用量低于或者等于周边农户的农场合计占比83.93%。就亩均化肥用量而言,至少40%的家庭农场在“减量”使用;在抽样的418家养殖类农场中,利用粪便进行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农场占比近八成。
与小规模农户相比,家庭农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更高,更有意愿使用先进农机、引进优良品种、采用新技术、开展品牌化经营,能够带动小规模农户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72.09%的家庭农场拥有自己的拖拉机,29.04%的农场拥有联合收割机,17.07%的农场拥有插秧机,平均每家农场自有农机具价值为22.13万元。
不断发展的家庭农场带来了农业产业组织方式的变化。
“实践中,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生产原料、发展订单农业,更加愿意与家庭农场这样有规模的原料供给者打交道,将家庭农场作为原料基地,克服小规模农户生产经营波动大、生产方式不规范和质量安全难保且违约率高的风险和缺陷。”杜志雄说,同时,家庭农场为了尽快回收农业机械的投资成本,成为周边小规模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提供者。
“在不少家庭农场中,父辈负责生产,儿子负责营销拓展,这种‘代际分工’趋势表明新生代农民在向产业化拓展,推动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农业农村部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副司长江文胜说。
在杜志雄看来,生态生产方式是“新农人”的基因,有机产品供给服务是“新农人”的符号标志,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培育发展,有助于新时代中国农业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换。
江文胜说,家庭农场发展要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同区域同类型家庭农场可实行抱团发展。同时要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相结合,明确各自功能定位,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