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李万君:为中国梦“加速” 啥活干精了都会有出息”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28 09:34 点击量:652 大
中
小
李万君向徒弟传授动车组转向架的焊接要领。资料照片
他是一名普通焊工,即便获得“中华技能大奖”,依然手握焊枪活跃在生产一线;他更是“工人院士”,钻研创新破解各种焊接难题,帮助中国高铁储备世界级人才。他是中车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李万君,以精湛技能打造最安全可靠的中国制造高速列车,为中国梦“加速”。
“啥活都得有人干,啥活干精了都会有出息”
直到今天,李万君还是常常提起当年厂里流行的一句顺口溜,“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水箱工段的”。
1987年8月,19岁的李万君职高毕业,被分配到长春客车厂电焊车间水箱工段。焊枪喷射着2300度的烈焰,瞬间将钢铁融化。披挂着厚重的帆布工作服,扣着封闭的焊帽,李万君和工友们在烟熏火燎中淬炼意志:在炎热的盛夏焊着客车上供水的水箱、制动的风缸,车间里火星四溅,烟雾弥漫;声音刺耳,味道呛鼻。
一年后,一起入厂的28个伙伴,25个离了职。李万君也想过换一个轻巧干净的工种,但曾连续7年被评为工厂劳模的父亲劝他说,啥活都得有人干,啥活干精了都会有出息。于是李万君留了下来,琢磨着怎么把活干精。
每天中午,大家都在午休,李万君却在琢磨工艺;下班后,大家回家了,他仍蹲在车间练个不停。练习时没有料,李万君就自己到处捡废铁;把本厂名师拜了个遍,还向其他厂的师傅学。师傅们都说这孩子黏人,问问题问得太细。
厂里要求每人每月焊100个水箱,李万君总会多焊20个;厂里两年发一套工作服,可他一年得磨破四五套。入厂第二年,李万君在车间技能比赛中夺冠。1997年,他首次代表长客公司参加长春市焊工大赛,虽然是最年轻的选手,三种焊法、三个焊件、三个第一轻松收入囊中。
很快,李万君小有名气了,厂里的尖端活、关键活都找他。有一年,工厂水管冻裂了,水一直哗哗地流,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可修理的时候,带压焊接一焊就噗噗冒气儿,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没了主意。车间主任找来了李万君。他仔细观察,反复琢磨,在裂口处焊上了一个带螺纹的管座,让气体从中排出,解决了难题。
此后,经常与不同单位焊接高手切磋的李万君技艺越来越高,并顺利考取了碳钢、不锈钢焊接等6项国际焊工(技师)资格证书,成为全能型焊工。他又接连多次代表长客参加全市焊工大赛,都拿第一,创造新纪录。几年后,他更拿下了中国技能最高奖——中华技能大奖,成为人们眼里的“工人院士”。
20米外,只要听到焊接声,李万君就能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大小、焊缝的宽窄、焊接质量如何,绝无差错。“要是李万君都干不了的活儿,那只能改设计了。”说起李万君的技术,工友们服气又自豪。
“李,你创造了奇迹!”
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李万君练就了超一流的焊接手艺,真的“把活干精”了,成为国内外专家钦佩的高铁焊接大师。
2007年,作为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主力车型,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在长客公司试制生产。列车转向架横梁与侧梁间的接触环口,是承载整车约50吨重量的关键受力点,按常规焊法焊接段数多,接头易出现不熔合的缺陷,质量无法保证,一时间成为阻碍生产的拦路虎。
“能否一枪把这个环口焊下来呢?”李万君提出这个想法,来自阿尔斯通的法国专家认为不可能。经过1个月的反复钻研摸索,李万君总结出“构架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一枪焊完整个环口。这连最先进的焊接机械手也无法完成的操作,让倨傲的法国专家也对中国工人竖起了大拇指。
不仅自己本领高强,李万君还能培养“超一流”团队。2008年,长客公司引进德国西门子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技术,但与之相匹配的大量高技能工人却一时难求。德国人提供的转向架焊接试验片,只有李万君一人能焊出来。为了新项目,公司成立了新产品车间,抽调高素质人员,还从技校招来了400多名学生让李万君培训,要求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生产能力。
德国的工艺标准是全新的,李万君从头学起,常常彻夜不眠,思考如何将复杂的工艺操作过程分解成具体的步骤教给学员。那时候李万君上厕所都一路小跑,生了病就用药顶着,体重掉了20多斤。最终,400多名学员全部提前半年考取了国际焊工资格证书。德国西门子的焊接权威布鲁诺竖起了大拇指说:“李,你创造了奇迹!”
在短短6年时间里,中国高铁完成了时速250公里、350公里、380公里的“三级跳”。
高速度需要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撑,李万君主动请缨,传技能,教绝活。这些经过李万君培训的员工也已成为时速380公里动车组的生产主力,使长客公司焊接技术整体水平和欧洲西门子实现同步。
在传授技能这件事情上,李万君毫不含糊。他利用业余时间举办高级电焊工培训班,一招一式地传,手把手地教,经常跪在地上指导操作。他还会根据大家的不同特点量身定做训练方案。2013年,长春市焊工比赛的前三名都出自李万君门下。
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电焊弧光四面散射,为了看清徒弟孙维鹏的操作手法,李万君一个晚上都没有带护具。“后来我看到师傅的眼睛开始红肿、淌眼泪,就为了教我焊试验片,我是又感动又自责啊。”在年轻技工孙维鹏心中,师傅李万君是他最敬佩的人。
“我的技能传给企业和社会才更有价值。”李万君总是这样说。他还成立了“李万君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这里既是传承技术的培训站,也是解决企业生产难题的攻关站。不仅培训企业内部和吉林省内其他企业的焊工,李万君还赴新疆阿勒泰地区对400多名技术工人进行培训,把自己的技能变成社会财富。
高速度更要有高质量做保证,李万君还在质量管理创新上大显身手。“原来我们生产的列车时速80公里,只要焊结实就行,外面的焊碴都不用清理。”李万君说,现在时速300公里的高铁,掉一个焊渣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所有焊件必须表里如一、没有瑕疵,每一个焊件都得是艺术品。
为了做到这一点,李万君编辑了图文并茂的《焊接典型质量问题汇编》,制定了《转向架铆焊工标准操作手册》,提炼出《焊接艺术化标准》,让严谨的制造态度成为焊工标准规范的操作习惯。他随时发现生产上的问题,创新工艺填补了我国氩弧焊焊接转向架环口等方面的空白,以高超技能和实践经验完善大国制造。
“技术工人迎来最好的时代”
“啥活干精了都会有出息”,入职30年后,李万君证明了这句话。2017年,李万君成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中车在高铁事业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名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在十九大“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中,李万君代表全国高铁工人这样说。
2017年9月,“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开行,中国重新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这让高铁工人充满自豪。夸起“复兴号”,李万君滔滔不绝:“‘复兴号’那外形,多漂亮啊,又安全又快捷又舒适,那么高的速度下舱内静音,还有全程WIFI,在那宽敞明亮的车厢里坐着都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这一领跑世界的“中国速度”的达成,的确离不开李万君和他的工友们这些“幕后英雄”。去年初,李万君团队用两个月时间进行了大量的转向架焊接试验,对40毫米的厚板进行4到5遍的焊接。反复锤炼焊接工艺,以此确保复兴号批量生产之后的焊接质量,同时为日后修补焊接的可靠次数等提供数据参考。
“十九大”归来,李万君就马不停蹄地在吉林省内各地宣讲,把“十九大精神”带进机关、企业、学校,有时候一场报告有五、六千名听众。李万君给大家讲十九大报告对未来提出的新目标,例如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和交通强国,以及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十九大报告中的这些论述对我们技术工人而言特别振奋和鼓舞人心。现在,国家各个部门都在致力于为技术工人提供更好的平台,包括成长、施展才华,对技术工人高度重视。”李万君说,他自己身上就发生了“两个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是获评“教授”。没经过计算机和外语水平考试,也不曾评过初级、中级职称,李万君在2017年3月拿到了“教授”资格证书,成为吉林省首位获得正高级职称的技术工人。“让我焊接没问题,但是成为教授去教别人,我还要再学习提升。”李万君说,自己获评教授职称,对全国技术工人是激励和导向。
以往,我国技能人才不能评职称,只能走工人技术等级。为提升高技能人才地位,老工业基地吉林探索职称制度改革,规定既在本职岗位发挥骨干作用、又在职业院校任教的“双师型”高技能人才,可以参与申评高教系列职称。
李万君参与了我国近三十种轨道客车转向架焊接的首件试制工作。他牵头的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完成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24项获得国家专利。作为“长白山技能名师”,李万君在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授业”,还为吉林省内外企业培训技术工人,4年来培训焊工1万多人次。
第二个没想到是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当时我细看了候选人,大家都做了那么多动人的事儿,而我就是个技术工人,我做的都是本职工作,我就想说不评了。”李万君说,后来他看到厂里的同事特别踊跃地给他投票,系统内的同行也热情高涨地支持他,才认识到这并不是他个人的荣誉,是所有技术工人的荣誉。“这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对未来的鼓舞。”
2018年,李万君面对的挑战依然不少,澳大利亚墨尔本地铁、以色列有轨电车……每一个新项目的工艺都不一样,客户要求也各异。李万君的工作计划是发挥技能工作室的作用,集合大家的智慧,对新产品、新问题进行攻关,确保铁路制造业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用十九大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把手中的产品做好,让高铁名片更加靓丽,让更多国家享受复兴号的幸福。”李万君说。(姚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