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02:22:13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金融机构资管业务统一监管标准落地 资管新规如何影响理财市场
文章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06 16:46    点击量:418    

  资管新规出台之后,理财产品市场将迎来巨变。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即将成为历史,3个月以下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将消失,合格投资者门槛抬升,未来投资者可能从理财产品中获得“超额收益”。打破保本和刚性兑付之后,也意味着银行理财不再稳赚不赔,投资者不能再“闭着眼睛”购买理财产品——


  我国资管业务统一监管标准日前正式落地。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资管新规出炉将影响超过22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这些理财产品究竟将发生哪些变化?未来收益率会走高还是降低?在新规过渡期之后,银行理财产品到底还能不能买?


  作为金融机构资管业务中的重要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近年来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攀升。截至2017年末,不考虑交叉持有因素,金融机构资管业务总规模已达百万亿元。其中,银行表外理财产品就超过五分之一,资金余额为22.2万亿元。资管新规出台之后,理财产品市场将迎来巨变。


  银行理财将不保本


  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即将成为历史。实际上,观察近期银行在售理财产品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说明书上都写明了:不保本。


  理财产品的本质应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保本理财实际上是刚性兑付,这就偏离了资管产品的本质。在监管层看来,这容易抬高无风险收益率水平,干扰资金价格,不仅影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弱化了市场纪律,导致一些投资者冒险投机,金融机构不尽职尽责,道德风险较为严重。


  因此,资管新规作出了一系列细化安排。在定义资管业务时,要求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产品出现兑付困难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同时,细化了刚性兑付的认定情形,不仅明确保本保收益理财产品属于此类,如果采取滚动发行等方式保本保收益、自行筹集资金偿付或委托其他机构代偿等,都属于刚性兑付。


  这意味着变相发行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也没有了空间,未来此类产品将逐渐从市场上消失。在资管新规给定的过渡期内,也就是2020年年底之前,这类产品还可以继续发行。


  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了,意味着消费者要改变将银行理财产品视同银行存款的理财习惯。这部分消费者一般风险偏好比较低,相对厌恶风险且喜欢较为平稳的收益。但要改变长期形成的理财习惯还需要一个过程。光大银行资管部总经理潘东认为,未来要改变这种理财习惯,形成“自负盈亏”的理念,还需要较长时间来培养,更需要金融机构在员工培训、投资者教育上下更大功夫。


  短期理财产品受限


  资管新规明确,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投资非标资产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


  这意味着3个月以下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将消失。此外,银行不能再通过滚动发行超短期的理财产品并投资到长期资产当中以获取期限利差,也不能通过开放式理财产品实行期限错配。这与打破刚性兑付的措施一起,进一步限制了短期投机性的理财产品,有助于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同时,这也有利于改善金融机构和老百姓的投资习惯,引导市场更加注重长期、真实的投资机会,减弱短期的盲目投机和资产泡沫。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短期理财产品就没有了。未来金融机构将对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如果要开展短期投资,投资者未来可以考虑开放式净值型产品。


  理财收益可能增加


  未来,投资者可能从理财产品中获得“超额收益”。


  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对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让投资者明晰风险,同时改变投资收益超额留存的做法,管理费之外的投资收益应全部给予投资者,让投资者尽享收益,并在此基础上自担风险。


  现在,消费者较为习惯的是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模式,但这一收益率没有变化,并不能反映出其投资的基础资产风险,投资者更不清楚自身承担的风险大小。如果有超过预期收益率的部分,就落入了银行的口袋。未来,这一局面将被打破,超过预期收益的部分将归投资者所有。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必然上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从短期看,理财产品面临着一定转型和调整压力,对非标准化债权投资的限制以及禁止多层嵌套,将可能使部分理财产品如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从长期看,资管新规将促进资管业务健康发展、刚性兑付打破、资管子公司成立等,金融机构的投资能力将得以提升,资管产品的研发将更加专业,这将可能推动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当然,影响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市场的流动性。如果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可能下降,反之收益率上升。


  私募信托门槛提高


  如果想买私募、信托等风险更高的产品,就必须达到合格投资者的要求。


  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者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两大类。资管新规将合格投资者的门槛抬升了——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对企业和其他机构来说,要求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


  对于投资金额也作出了明确限制: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投资于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40万元,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同时,投资者不得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投资资产管理产品。


  部分资金或将分流


  银行理财打破保本和刚性兑付之后,也就意味着银行理财不再稳赚不赔,投资者不能再“闭着眼睛”购买理财产品。


  市场分析认为,一部分资金可能会回流传统渠道,如定期存款、购买大额存单等。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认为,随着资管产品净值化管理的开启,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将会表现出不同的投资策略。对于低风险偏好投资者来说,其资产结构的变化虽然有可能使大量表外理财转入表内;高风险偏好投资者在理财风险收益配比关系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后也将有可能转向权益、房地产乃至海外资产配置中。


  据中信证券估算,约有11万亿元资金将从表外理财转向表内结构化存款以及一般性存款。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认为,随着保本理财产品的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以“存款+衍生品”形式存在的结构化存款产品。结构性存款本质上还是存款,但相比于普通存款,结构性存款的最大特征在于其利息与挂钩标的物的收益表现相关,因而其利息是浮动的,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李奇霖表示,在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的4个月时间内,很多银行已经提前准备,大量开展结构化存款业务,这是银行在负债压力下的选择,但也是在为保本理财退出资管舞台做准备。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共计8.8万亿元,比2月末增加4335亿元。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