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03:26:29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雄安“新青年”:奋斗是青春的底色 青春的光芒在奋斗中闪耀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04 17:46    点击量:383    

  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潘子荻)有这样一群青年愿意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带着满腹学识和先进技术来雄安创业;有这样一群青年愿意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带着满腔热血,扎根基层为雄安的老百姓办实事;有这样一群青年受时代的感召,加入雄安新区建设的滚滚洪流中,让青春的光芒在奋斗中闪耀。

  哈佛博士后杨景周:我愿意做“拓荒者” 伴随新区一起成长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传遍全球,远在美国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博士后杨景周心情异常激动。他从未想过,自己的老家安新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一跃成为全球瞩目的“未来之城”。2个月后,他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怀揣着增材制造(3D打印)项目回国,到雄安创业。

哈佛大学博士后杨景周。新华网 潘子荻 摄

  “家乡‘家’字在前,现在家乡的发展需要全国乃至全球的人才,我们有责任回家乡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杨景周是土生土长的安新人,2002年,他从安新中学毕业,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后来以优异的成绩直博,并在2009年作为国家公派研究生到西澳大利亚大学博士生联合培养,并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专业方向为骨修复材料。2015年初,杨景周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哈佛-麻省理工健康科学技术研究院做生物医学工程方向博士后,研究3D打印生物材料和骨组织工程。雄安新区成立后,他认真研读相关新闻和政策,发现自己研究的技术正是未来雄安发展高新产业之一,于是说服不理解的家人,带着他的技术和项目回国创业。

  “雄安新区的规划纲要刚刚出台,新区发展需要时间,但总要有一批人作为拓荒者,伴随着新区共同成长,见证新区发展的每一个脚印。”杨景周说,“新区这不欢迎投机者,也没有给投机者任何机会,机会留给奋斗者,需要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一些事情,我们领域属于高端高新产业是新区布局的产业。”

  目前,待细化的政策进一步落实后,他将带着所掌握的国际最前沿的3D打印技术和精准医疗产品相关技术,第一时间入驻雄安。

  90后副乡长史润夏:被老百姓需要是我特有的“奢侈品”

史润夏和参加贯彻十九大精神文艺巡演的演员合影。(资料图片)

  “那一刻乐开花了,特别激动,感觉中奖了。”现在回想起,看到设立雄安新区的新闻,史润夏仍然难掩内心的激动。2016年夏天,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毕业生史润夏放弃了北京央媒的事业编工作,选择去县城做公务员。一年后,她主动申请到基层锻炼,来到雄县最北部的北沙口乡,担任主管科教文卫工作的副乡长。

  “自己从小生活在县城,从来没有过乡镇工作经验,想补上这一课,想到最基层的地方接接地气,看看老百姓到底是怎么想的,对以后一生工作的开展都有好处。”史润夏在当时的日记本里写道。


  刷着绿漆的墙壁,摇晃的板床,一张桌面开裂的书桌。这是史润夏在北沙口乡政府的办公室,也是她的宿舍。史润夏说,这样的摆设她只在老电影中见到过。打开微信朋友圈,她看到的是百公里外,昔日的同学在欢乐谷、朝阳大悦城玩耍的照片,“他们去玩的地方,我上大学的时候也常去,刚开始内心还是有点失落”,但是心中的失落很快被一条微信一扫而空。

史润夏在北沙口乡政府的宿舍。新华网 潘子荻 摄

  有一天,史润夏收到西留官营村民在微信上的留言:“史乡长,我叫李菊花,我从年轻的时候就爱唱歌,以前也在文艺团队唱过,后来有了孩子唱歌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你以后有巡演还叫我可以吗?我真的喜欢唱歌。”组织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文艺巡演,是史润夏到北沙口乡工作的第一个月开始策划的一项活动。她把快板、广场舞等搬上舞台,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十九大精神。

  看到微信,史润夏说,“我当时哭了,有一种强烈的被需要的感觉。没想到原来乡镇里有很多人一身才华,唱跳俱佳,需要人欣赏她们,我愿意为她们提供这个舞台,去欣赏她们,这是我价值所在。”

  “有人认为生活在大都市,背着名牌包包是一种幸福,但我更喜欢被需要的感觉,别人因为需要我而喜欢我,我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别人的生命因为我的存在而变得不同,这是我特有的奢侈品。”润夏说道。

  乡村女教师田雀珍:雄安新区的设立坚定了我奋斗的信心

乡村女教师田雀珍正在给学生们上课。新华网 潘子荻 摄

  “雄安新区的设立更加坚定了我奋斗的信心。”乡村女教师田雀珍告诉记者。

  泥土地的校园中间矗立着一栋二层的教学楼,站在教学楼上能看到一望无际的麦田和成群结队的鸭群,这是乡村女教师田雀珍接地气的工作环境。“刚来上班时候,新教学楼没有建好,我们在低矮的平房中办公,下雨天房子漏雨,不得不打着伞批改作业,说实话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田雀珍坦言。

  2014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的田雀珍一心想留在大城市做个小白领,每天穿着漂亮的衣服,画着精致的妆容,在环境优雅的写字楼里穿梭,周末逛逛博物馆,喝喝下午茶。然而她却被父母召唤回家,在家乡考取了令人羡慕的教师职业。眼前的办公环境与曾经的想象天壤之别,“我当时真的想放下课本,转头就走,但是讲台下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盯着我,让人着实心疼。”田雀珍说道,“乡村里的孩子很可怜的,他们课间没有什么设施可以玩耍,就去校园的沙土堆玩沙子。甚至有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爸妈常年不在家。”

田雀珍和她的学生们。新华网 潘子荻 摄

  正是那时的心头一软,让这个姑娘留了下来。因为乡村教师人员不足,她每天不仅教他们语文、英语,还要教他们美术和音乐。但每当她在朋友圈里看到留在大城市的同学发的吃饭逛街的图片,心里还是有些许的不是滋味,“真担心时间久了,跟留在城市工作的同学差距越来越大,辞职又舍不得可爱的孩子。”

  正在她徘徊之际,听到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特别激动。按照规划这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与她曾经梦寐以求的大城市生活方式离得更近了些。与此同时,规划纲要中提出将引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创新办学模式,创建一批高水平的幼儿园、中小学校,培育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学校。“这意味着我们的学生将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更多的读书就业机会。”田雀珍说,“我将和学生们一起见证雄安农村的变迁。”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