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1:44:59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聚焦 步入“正规军”时代,互联网医疗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30 16:05    点击量:381    

     历经多次“试水”的互联网医疗进入了春天模式。

      近日,《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已获审议通过。这对于发展多年,一直处在探索中的互联网医疗行业,无疑是如降甘霖。实体医院开设互联网医院,引发高度关注。互联网医疗的“正规军”来了,高品质的线上医疗还会远吗?

 

互联网医疗迎来“正规军”,医疗行业有哪些新变化?

 

      在医疗健康行业,实体医院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正规军”。多年来,医疗资源、人才、药品的流通一直向实体医院集中。就算有看病难、看病贵各种各样的问题,老百姓看病就医还是会首选实体医院。实体医院在给患者诊疗时,承担医疗责任的信用水平是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所不能比的。

      有学者提出,中国医疗的根本问题是实体医院的转型问题。互联网是一种工具,它能为中国医疗行业活力提供技术上的支撑。但实体医院能否拥抱“互联网+”,实现全面的转型才是关键。

      实体医院试水互联网医院在2014年迈出了第一步。浙江、广东等地成立网络医院。短短两年时间,依托广东第二人民医院开办的广东省网络医院“视频问诊+就地购药”的服务方式已在全省得到推广。

      2015年,乌镇互联网医院成立,标志着互联网大公司与地方医院开始了深度合作。随后,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以及好大夫、丁香园等老牌互联网医疗企业纷纷入场。

      银川在2017年成为全国第二批医改试点,将大数据、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作为探索方向。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有19个省份开展了互联网医院试点,建成和在建的互联网医院有52家,其中有三分之一在银川。

      2018年,政府明确提出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并且将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平台化作为改革的重点,由于“互联网+”,公立医院的服务半径在扩展。

      目前国家政策大力推动的互联网医院有两类:一是以医疗机构为医疗服务提供主体,实现现有医疗服务的线上延伸,但线上诊疗项目必须与实体医疗机构诊疗科目一致;二是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但必须落地在实体医疗机构。

 

互联网与实体医院深度融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就医方式?

 

      要了解互联网医疗将如何改变我们的就医方式,必须首先来看看,在医疗领域,我们还有哪些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呢?

      高质量的诊疗服务永远是稀缺的。患者难以找到合适的医院或医生,医疗信息不足,严重影响看病的效果。而且为了一个诊断结果,看病者往往要跑好几次医院,为了一个诊断结果楼上楼下反复折腾,十分不方便。医疗人员受制于医疗机构的隶属关系,待遇难以提高。医院的痛点则在于医院内数据互通及数据大集中,医疗资源共享很难实现。

      也就是说,医疗资源有效供给不足的同时,人们的健康医疗需求仍在不断增加。互联网能够提升医疗数据的收集、分析、拓展能力,实现信息的透明化,在信息共享中将患者和消费者放在诊疗的中心地位,或许能为上述困境开辟出一条路。

      互联网医疗的核心业务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为病人提供诊疗服务。除了初次诊疗必须在实体医院进行,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和咨询、获取医疗检查结果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在线转诊、分级诊疗也可以在互联网信息平台统一进行。

      互联网医疗还能提供许多辅助医疗服务,预约挂号、购买药品、医保结算等都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家庭医生的互联网签约管理、人工智能医疗也在布局过程中。

      更为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互联网+”有助于医疗资源的下沉,北上广等大城市以外的患者,尤其是中西部省份,可以不出家门就能够享受到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看上大医生、大专家,这就是大家说的“远程医疗”。

      《意见》明确,到2020年,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分时段的预约诊疗和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结果的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一些线上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第三方支付方式的成熟,将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看病就医流程。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只要在家里摇一摇手机,就可以定位到最适合自己病情的医院,实现初次诊疗在医院,而复诊、复查、药品的购买、医保的结算等活动都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免去了往返医院的折腾,获得更多便利。

 

步入“正规军”时代,互联网医疗需要怎样的监管与保障?

 

      互联网的介入,确实缓解了看病就医时的痛点。但互联网本质上是一种工具,究竟如何使用好这种工具,需要国家从政策上进行规范和引导。

      首先要在监管上下足功夫,依托实体医疗机构,进行线上、线下统一监管。

      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于医生的资质,现在全国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医师电子注册信息库,未来还将对医生在线诊疗进行数字身份认证,就是保证网上全程要留痕、可追溯。

      互联网企业进入到医疗健康领域,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且这一责任必须落地到医院,保证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一些地方已经建立了一些互联网的监管平台,对于区域内的所有互联网医院,包括医疗机构利用互联网开展的医疗行为,在网上都可以进行实时的监管。

      其次,互联网医疗能否让实体医院焕发新的生机,除了有效的监管,还应该注意的是政策的扶持,最大限度的保证医疗资源、人员、信息的流动性。

      分级诊疗和多点执业政策是互联网医疗的重要催化剂。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互联网健康医疗发展报告》提出,就医途径未分级和医生定点执业,严重制约了医疗资源的供给。通过分级诊疗,互联网预先进行筛选和匹配,就医路径分流会让患者更具选择性,医生看病会更具有针对性。

      与此同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能够解放医疗人员的劳动力,创造更大的医疗价值。各个等级的医院和各种能力水平的医生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设立信息共享的全国统一标准,能够帮助实体医院在“互联网+”时代实现横向、纵向全面的联通。为此,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于学军提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医疗信息共享的两个建设方向:

      一是建立统一权威的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截止到去年年底,国家、省、市、县四级全部实现连通;二是制定落实卫生健康信息的标准和规范,使医院信息化建设有一个标准,所有的医院在一个标准上、一个接口上运行,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 编辑:解轶鹏、孙慧)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