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林醋业IPO受阻或与财务数据出入有关 多项财务数据“变脸”
文章来源: 新京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17 15:09 点击量:277 大
中
小
紫林醋业被取消IPO审核。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排队近两年,曾两次递交招股书的紫林醋业IPO之路再遭变数。4月10日,证监会发文称,取消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尽管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但紫林醋业IPO之路一直备受质疑:其两次招股书中主要财务数据相去甚远,过度依赖经销商、战略模式不清晰等问题也为其上市埋下隐患。分析认为,综合各种因素,紫林醋业再上市之路将更加艰难。
IPO审核取消或与财务数据出入有关
4月4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鉴于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尽管证监会并未透露取消审核原因,但由于两份招股书中披露的多项财务数据不一致,紫林醋业被质疑财务管理有漏洞。
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紫林醋业曾在2016年6月20日、2017年12月19日递交招股说明书。仔细比对可以发现,同一时期的员工人数、各销售渠道收入、原材料采购价格等多项数据在两份招股书中均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2016年招股书显示,2014年,紫林醋业经销商、自营收入分别为27867.06万元、70.33万元;2015年自营收入为80.47万元。
而到了2017年招股书中,其2014年经销商、自营收入分别变成了27795.14万元、142.25万元;2015年自营收入则变为179.06万元。
此外,紫林醋业采购的玻璃瓶价格出入也较大。2016年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5年其采购玻璃瓶的价格分别为0.26元/个、0.24元/个,而2017年招股书中则显示为0.45元/个、0.44元/个。
就紫林醋业被取消IPO,至汇战略营销首席顾问张戟、品牌营销专家路胜贞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证监会取消企业审核有多种因素,但招股书中呈现出的财务数据问题和漏洞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
此外,路胜贞对紫林醋业的上市目的也提出质疑。从股东结构来看,紫林醋业第一大股东为董事长罗建纯,第二大股东为行政部经理刘志红,二人为夫妻关系,共持有紫林醋业约71%股权。此外,其重要股东基本来自风投企业。他认为,紫林醋业可能是迫于股东压力急切上市。
4月13日起,新京报记者就招股书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多次联系紫林醋业,其公关人员回应称,公司领导没时间,无法回应。
过度依赖经销商渠道
资料显示,紫林醋业主营食醋系列产品,同时涵盖醋饮料、料酒和其他调味品。据中国调味品协会2016年度统计资料,2016年度食醋行业年产量在 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3家,紫林醋业排名第三。
就IPO募资用途,紫林醋业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为投产10万吨酿造食醋生产线、建设营销网络、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等。然而过度依赖经销商、销售集中度不高等因素,也被业内视为阻碍紫林醋业上市的风险之一。
紫林醋业2017年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7年上半年,紫林醋业经销商渠道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重分别为97.23%、96.71%、95.99%、96.06%。与此相对应,其商超直销和自营渠道总占比不超过5%。
值得注意的是,紫林醋业在招股书中也明确提到,过多依赖经销商渠道将失去流通环节部分利润,并影响对终端客户的了解度,以至于不能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导致终端竞争失利。此外,紫林醋业主要通过年度经销合同对经销商进行管理,经销商除购销业务受公司影响,其余管理皆独立于公司。如果经销商实力跟不上公司发展要求或严重违反合同,则将对公司销售收入造成影响。
专家称紫林再上市之路艰难
尽管紫林醋业近几年业绩保持增长势头,但其非食醋项目仍有待拓展市场。
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6年,紫林醋业非主营项目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均不超过10%。其中,醋饮料产能利用率分别为0.5%、3.5%、5%,料酒等其他调味品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3%、4.33%、7.67%。就醋饮料产品而言,其毛利率已经由2014年的65.02%逐年下跌至2016年的31.65%,2017年上半年则跌至30.16%。
张戟认为,紫林醋业并未找到山西陈醋品类走向全国的清晰战略模式,在模式和产品方面,紫林仍在延续传统,未来如何实现增长和扩张不得而知。“仅此一点,紫林醋业再上市之路就已相对艰难。”(记者 张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