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04:05:21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2016年网络借贷将迎来新的格局、新的趋势和新的挑战
文章来源:互联网金融    作者:杜艳    发布时间:2016-02-17 11:19    点击量:394    

  2016年,网络借贷将迎来新的格局、新的趋势和新的挑战,原因有三个:

  一)、监管新政出台,将对行业发展、行业格局构成新的改变。

  二)、一个未来风险跌宕的市场,将对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三)、新的技术以及既有技术的发展,会给行业发展带来新趋势。

  回望近五年的发展之路,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网络借贷的发展,犹如中国现实的一面镜子,透过它的发展轨迹,可以更清晰地照见现实

  互联网金融可以清晰地照见现实

  一、网络借贷兴起的原因是近五年中国金融抑制的加强。近年宽货币与高融资成本并存,就是表现之一。

  中国金融抑制加强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次贷后金融市场和监管对风险厌恶提高,一系列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监管要求,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

  二)、宏观经济”三期叠加”,信用风险提高,造成“惜贷”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并存。

  金融抑制加强,也是英美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也因此,无论英美还是中国,都意在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留出空间,从而解决个人、小微企业等融资难。

  从英国对可替代性金融的默许、2014年《关于网络众筹和通过其他方式发行不易变现证券的监管规则》的出台;到美国的JOBS法案、对D条例的修订等,都可以看到,监管层意在缓释金融抑制的决心。

  中国的逻辑有一脉相承之处。但意见稿难产两年之久,彰显出中国更复杂的博弈现实以及监管不适。

  二、网络借贷已经成为中国影子银行的新组成部分,但影子银行本身不是贬义词,对其成因及效用需要客观评定。

  通俗讲,影子银行是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并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的信用中介体系。由于其存在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从而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

  中国长期存在的民间借贷,可以看成是一种影子银行。但需要看到,影子银行在中国大发展的转折点是2009年,为何此时勃兴?值得思考。

  2009到2013年,是中国影子银行大发展的第一阶段。表现为“银行的影子”,是一种信贷的“非银化”。2008年的4万亿投资和信贷大放水,以及2009年断崖式的政策调控,使得信贷刚需只能借道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种“非标”理财或资管计划满足。这一时期,影子银行大发展与 “银行负债理财化”,并驾齐驱。

  2013年底至2015年,是中国影子银行大发展的第二阶段。表现为“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尤其是网络借贷和线上财富管理。其背景是监管层加强对银行理财的”非标”整顿,出表成本增加,对小额信贷”挤出”效应明显。

  需要看到,美国影子银行起于监管放松,而中国影子银行与监管加强和金融抑制密不可分。故,对影子银行的效用,应该是:

  一)、它缓释了金融抑制,满足了部分合理的信贷需求;

  二)、它带来了新的监管成本,也带来了新的信用风险。关键是,当监管失灵于某个信用市场,将无法做出准确的风险判断,并果断出手。这正是”次贷危机”的深刻教训。

  三)、网络借贷在中国的野蛮式生长,“成于”监管套利,亦“荒于”监管套利。

  网络借贷的大发展,恰逢中国迫切需要通过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内主基调,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创新亦多有期待。

  支持创新,成为监管更有“耐心观察”的原因之一。而机构监管为主的分业监管所造成的监管空白,是支撑网络借贷野蛮生长的另一重要原因。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影子银行发展,导致的结果是“监管竞次”(race to the bottom),这一阶段则直接导致监管失灵。对涉众的信用活动,长期无监管,是对监管底限的突破。

  对此,中国尚缺共识,即:对金融创新的支持,需要合理的”金融约束”,适当的监管不是”反对创新”。

  成于斯,毁于斯。结果显而易见:

  一)、催生监管套利,因为预期政策迟早将出台,催生“大而不能倒”的逆向选择风险,从而绑架监管。

  二)、投资人保护缺失,导致公众付出“真金白银”的高昂代价。加强投资者保护,是次贷危机的沉甸甸教训,国内迄今未见足够重视。

  三)、监管空白造成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监管双轨制”,缔造了金融市场的不公平。

  更糟糕的后果是,监管缺失导致鱼龙混杂,劣币驱逐良币,频繁的跑路和非法集资事件,破坏了公众对行业的信任,甚至不得不”去P2P化”。

  四)、网络借贷起到了一定的鲶鱼效应,形成对银行改革的倒逼压力。但需要谨慎看待网络借贷现阶段的竞争优势。

  刨除监管套利,网络借贷无论在资产端、投资人端还是风控方面,短期难显对传统金融的竞争优势。主要原因是:

  一)、资产端主要是符合银行审贷标准之外的高风险资产,且主要通过线下获取,小额分散的特点决定了线下审贷成本高昂,线下团队人力成本随着资产规模扩张而扩张,无法在线下“去重”。

  二)、投资人端,纯线上主动获客非常有限,无法脱离大铺广告、竞价、让利等传统营销方式,导致流量转化成本高昂,无论是新客户获取还是存量客户的维护成本,较之传统金融都难言优势。

  三)、投资人比价效应,导致客户忠诚度远低于电商,并倒逼平台面对平台融资的生存压力,易铤而走险,扩大对资产端和流动性风险容忍度,有转为信用中介的内驱力。

  四)、相较于受到严格监管和更具“硬数据”优势的银行,网络借贷的风控优势迄今没有被数据验证。

  五)、资本对网络借贷的期待和热捧,源自对大数据等技术的想象空间,估值中不乏乐观预期的泡沫。

  大数据的想象空间,来自于:一是,通过大数据进行批量获客;二是,通过大数据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和管理;三是,通过大数据批量审贷;四是,通过大数据风控,提高全生命周期的信贷管理能力。

  迄今,尽管不同平台多有探索,难有平台敢言在上述领域建立了大数据的优势。

  原因在于,大数据本身并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甚至可能加剧不对称,增加数据提纯难度和算法模型的建立难度。大量碎片化数据的存在,如果不能提高数据的挖掘和场景还原能力,将对决策造成干扰而不是简化。

  防欺诈,依然是各家平台面临的巨大挑战。

  另外,大数据获取、挖掘与隐私保护之间,是个敏感区域。目前对大数据的期待,忽略了隐私保护失范所可能带来的市场风险。

  六)、网络借贷信息中介要想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具有很高的基础设施门槛。

  信息中介模式,意味着平台转型撮合交易的交易所。不承担任何的信用风险,平台的盈利模式由信用中介的利差收入变为交易费率。

  交易所模式下,交易所的主要职责是:制定交易规则、严格的信息披露、投资人保护、清晰的交易及资产权属登记管理等。

  由此,确保交易所的独立性,是交易所模式成立的前提。此模式下,投资者风险自担,前提是:一、信披尽职、卖者有责;二、资产的风险收益直接转移投资者。

  要确保交易所模式成立,如下的基础设施不可或缺:1、打破投资的刚性兑付;2、完善的第三方征信和评价体系;3、数据获取和分析优势;4、投资人保护制度;5、法律关系的清晰界定;6、清晰的债权与交易登记;7、适度的监管。

  但交易所商业模式要走得通,必须具备交易规模的优势和产品多元化的优势,否则很难持续。

  七)、强制界定为信息中介平台,如果商业模式难以持续,将可能带来平台的“去P2P化”或转型线上财富管理,带来新的监管套利。

  迄今,平台的资产端收益,很难匹配投资者收益+平台的运营成本,基本是“烧钱式”亏损运营。如果转型信息中介平台,其交易费率收益将更低于信用中介的利差收入。

  不同于电商,“烧钱式”规模扩张的模式很难在金融中介平台走得通:

  客户与用户,一字之差失之千里。在形成使用习惯后,电商具有更强的用户粘附性,而金融低频交易的特点注定从客户向用户转化,迁移很难;

  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交易,金融交易本身是高风险交易,其风险扩张随着交易规模扩张而倍增,平台动辄每年数倍的交易规模扩张,风控能力很难同步倍数扩张。

  刨除前期的监管套利”红利收入”后,预计平台将在过渡期加速”去P2P化”,转型线上综合财富管理平台或是可行选择。

  2015年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将互联网金融分类为: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上述分类中,并没有涵盖线上财富管理,或成为下一个套利通道。

  八)、在监管向功能监管转移的同时,完善银行、证券和信托关系的内涵,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已经刻不容缓。法律关系清晰,是避免监管套利、监管竞次、监管空白的基础和前提。此外,建立独立于一行三会的投资者保护机构,是中国的现实选择。

  目前,由于对证券的定义过于狭窄,对信托关系没有明确的界定,借助各种名目繁多的财富管理计划监管套利,花样频出。对P2P的平台属性进行强制界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监管套利问题。

  而对于涉众的理财,由于缺乏有力的投资者保护机构,而附属于一行三会下的投资者保护部门亦缺乏相应的监管工具,难以对涉众和跨界的金融产品,从一诞生就从投资者保护角度介入监管。

  我们需要坚守的是,如果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本身不足以让投资者很容易地识别风险,就应该建立合格的投资者制度,并对合格投资者的界定进行动态的调整。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