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1:26:04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站内新闻

过年看大戏 一年好福气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2-12 08:25    点击量:351    

  滇剧爱好者在化装。
  柴保辉摄

  福建高甲戏。
  资料图片

  滇剧表演。
  李 伟摄

  肖家坡社合“抬芯子”。
  王 智摄

  滇 剧

  云南戏里云南年

  本报记者 杨文明 李茂颖

  “虽然距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可我们已经接到40多场演出预约。”昆明市官渡区牛街庄团团长张德元说起即将到来的忙碌,满是幸福。

  “每年春节期间都是滇剧团最忙碌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在各个村庄之间来回跑,还得提前准备不重样的戏目。” 张德元告诉记者,滇剧的特色就是不演一模一样的戏,哪怕戏目一样,内容也会有所变通。目前剧团已经提前排练了80多场戏,不愁老戏迷们听不过瘾。

  “最开心的就是听戏迷来一句‘这才是咱正宗的滇剧’!”张德元告诉记者,云南人对滇剧热情仍在,每次演出也总能看到不少戏迷老友。

  滇剧是丝弦、襄阳、胡琴等声腔在明末至清乾隆年间传入云南逐渐发展形成的,现流行于云南90多个县市和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滇剧的丝弦、胡琴和襄阳三个主要腔调,虽然出于秦腔、徽调与汉调,但经过与云南人民的语言、风习和地方戏曲长期的融合之后,已与原来的秦腔、徽调、汉调风格不同,成为云南人民所特有的地方曲目。

  自清朝中期滇剧形成以来,就受到云南人的青睐,过年、庙会、喜事总要有戏班搭台唱戏才算热闹,滇剧成为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

  虽然如今滇剧已大不如从前那样受欢迎,但过年阖家团圆,听滇剧图个热闹、喜庆仍是许多云南人血脉中流淌着的文化情结。张德元和滇剧团早年就曾受邀远赴普洱等地演出。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短则三天、多则五天,过年请滇剧团来村里唱出戏一直是不少村庄的必选项。

  “滇剧戏班走到哪里,就把新年的热闹带到哪里。”张德元说,春节期间戏班搭台演出时往往能吸引上千名村民,老戏骨沉醉戏中,情至深处忍不住跟着台上的演员一起唱;年轻一辈则觉得新鲜,盯着舞台目不转睛。台上演才子佳人、英雄传奇,锣鼓喧天好不热闹,台下观众欢声笑语,放眼望去皆是人山人海。

  春节期间高强度的演出对演员来说是莫大的考验,不仅仅演出时间长,演员们幕后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不同角色的妆容、服饰需要提前设计准备,每一位演员登台前至少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化装、做幕后准备。”张德元说。

  值得一提的是滇剧本土化故事的能力,能把发生在遥远时空中的故事拉近到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戏中人的喜怒哀乐就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共鸣感。《吴三桂与陈圆圆》、《水莽草》等剧目就是在民间传说、志怪小说的基础上,结合云南风土人情和社会现状进行合理改编产生的剧目。也正是因为如此,滇剧的感染力和创造力才能经久不衰,一直在云南人逢年过节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或许也正是因为滇剧所代表的云南地方特色和生活习俗,滇剧才能拥有如此广泛的民间“粉丝”。

  滇剧是云南人的历史书,不仅记录了几百年来云南的王侯将相、英雄美人的传奇故事,还伴随了一代代云南人生活的喜怒哀乐。戏文里的人生哲理、社会经验、历史感慨都借着角色的口,说出云南人的生活感悟。“滇剧的文化底蕴能让它能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辉映,屹立不倒。”张德元说。

  平日里张德元的剧团只在周四、周五排练两天,随着春节的临近,滇剧团已经开始天天排练。“从春节到农历三月都是滇剧团应邀演出的火热时节,你看剧团里的老演员,他们也在期待滇剧未来的春天!”

  高甲戏

  地道的闽南年味

  本报记者 钟自炜

  闽南人的年味,是从一出地道的高甲戏蔓延开来的。“高甲戏是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是闽南方言地区最大的戏曲剧种,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谈起自己的老本行,陈娟娟说得津津有味。11岁进艺校高甲班学习,16岁入戏团登台,如今49岁的陈娟娟已是教导子弟的戏团副团长,也是演了30多年依旧站在一线的“老师傅”。

  “始于明末清初的高甲戏,最初是闽南民间专演水浒故事的‘宋江戏’。清中期,‘宋江戏’突破局限,兼演文武戏、宫廷戏、丑旦戏等,内容及表演艺术逐渐丰富,成为‘合兴戏’。至清末,‘合兴戏’又吸收京剧、昆剧、傀儡戏的精华,走向专业化组织形式,并上演连台本戏,形成了有自己风格的传统地方剧种。”从兴起到发展,高甲戏的来龙去脉在陈娟娟口中娓娓道来,“高甲戏的剧目大都来自史书、小说、传奇和民间故事,也吸收傀儡戏和外剧种的优秀剧目,保留的传统剧目有600多个,其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语白采用泉腔,唱腔主要来自南音,活泼、粗犷的高甲戏因其独具特色的丑角表演,被观众称为“丑得迷人”。而就是这份诙谐喜庆的“丑”,成了闽南地区共同享有的春节记忆。“过年过节,各乡镇一定要请高甲戏班去表演,图个喜庆,直到现在还有这样的风俗。”陈娟娟说,“所有的年都是热闹的,但只有遇上了过年唱大戏,这份热闹才够了味。”

  如今,虽然那种呼喊“戏班子来了”的年代已经过去,但是高甲戏已成为闽南诸剧种中传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一出出富有浓郁闽南地方特色和韵味的高甲戏,扣动了游子的心扉,成了海外华侨慰藉乡愁乡思的乡戏乡音。

  高甲戏热闹而接地气,它天生带有闽南人的性格。闽南中心城市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闽南文化吸纳融会了古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的精华,形成闽南人襟怀豁达、视野开阔、兼容并蓄的品性。高甲戏亦庄亦谐、妙趣横生的基调风格,正与这种性格意趣相投、极为吻合。

  早期高甲戏大量搬演水浒等英雄人物故事,属于“铜琵琶铁绰板豪唱大江东去”一类格调,无疑体现了闽南人豪迈豁达、敢拼敢赢的性格特征。高甲戏舞台上表现的大喜大悲,音乐唱腔上的高亢激越、旋律的荡气回肠,恰恰是闽南人性格的形象写照。

  “现在我们剧团有了自己的戏院,平时演出都在专业舞台上,但到了春节还是要到村里演上几场。”尽管已演出无数遍,但每次排练陈娟娟都一丝不苟。“这是我们最传统的年味,马虎不得。”

  肖家坡社合

  耍出了蓝田“三绝”

  本报记者 姜 峰

  54岁的肖勤武老汉,是西安市蓝田县肖家坡村远近闻名的“肖局长”。此“局长”,非行政头衔,而是当地特色春节社戏——肖家坡社合的“总导演”。

  肖家坡社合有“三绝”:

  这第一绝,肖家坡耍出了一个“总局”、五个“分局”的大阵仗。

  地处秦岭北麓交通要道的肖家坡村,曾是西安东南部第一大村。肖家坡耍社合自然耍出了“名堂”。“肖家坡社合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抬芯子’”。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向记者介绍,首先将铁芯子的一端固定在牢固的基座上,另一端紧贴着小演员的身躯,再从手部或其他部位伸出,延伸至上一层小演员的腿、腰、背部,几个小演员就这样扎缚在铁芯上,并且穿上戏曲人物的服装,轻巧稳妥,活动自如;下面再由四个成年人将基座抬起,进行表演,故称“抬芯子”。

  自民国以来,肖家坡社合进入了鼎盛时期,“最多时,可出抬芯子250余桌,参与表演者上千人”,肖勤武告诉记者,有的表演到空旷场地上变换抬芯子队伍的阵型,“有龙摆尾、剪子棍、花打四门等很多阵型。”

  既然要排阵型,那就需要“导演”指挥。于是,肖家坡村根据地域划分逐渐形成了“上社、南社、中社、西社、北社”五个“分局”,“分局”当家人负责组织各社的社火表演,并设肖家坡社火“总局”一个,负责统筹五个“分局”的表演队伍和阵型安排。

  而这第二绝,说的便是肖家坡“社合”名字的来源。关中地区向来有“斗戏”的传统。“比如我们五个‘分局’,南社的‘分局长’姓黄,北社就故意让小演员穿上《周瑜打黄盖》这出戏的戏装,来戏弄南社;这一来南社不愿意了,也让小演员穿上《三气周瑜》这出戏的戏装,跟南社对着干。”肖家坡村65岁村民、也曾担任“总局”“局长”的温养情向记者介绍,于是大家都排“哑巴戏”,不让对方提前知道自己演啥。

  而肖家坡发挥“总局”和“分局”的作用,统一“审戏”,如果不合适就要“改戏”。不仅“审戏”,当地还要求各社之间互相“让戏”,比如南社走到北社村门口了,北社就要偃旗息鼓,礼送南社先走过去,同时还要准备糖果,分发给南社的小演员们。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肖家坡社合的传统从未中断,基本十年一大耍、五年一小耍,每年社合还应邀到其他县市演出。就在2016年年初,肖家坡社合刚刚被评为陕西省级非遗项目。

  第三绝,那便是肖家坡社合表演期间,五个“分局”还必有“桌活”。

  何为“桌活”?每逢新春肖家坡社合表演期间,五个“分局”还要在各自的村社里搭一个棚子,棚子里面挂满了本村村民创作的书画作品,同时还要将村民家里珍藏的古董古玩等在桌子上摆出来加以展示,故名“桌活”。独特的“桌活”传统,体现了肖家坡村对于文化的尊重,在每年一度的社合表演期间,将本村社珍藏的书画作品、古董古玩向别的村社展示出来,“亮宝”的同时,也是在引导村民们要崇文重教。

  ■小贴士

  春节特色地方戏

  池州傩戏: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形式。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演出,“春祭”即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演出。

  岳西高腔:属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地方古稀有剧种,是明万历年间风靡全国的古青阳腔遗脉。岳西高腔的“唱、帮、打”浑然一体,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不协管弦。剧目分为“喜曲”和“正戏”两大类,继承了“滚调”艺术并发展成“畅滚”。

  安顺地戏:在中国西南部贵州省安顺一带流行。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员二三十人,由“神头”负责。安顺地戏在春节期间演出20天左右,称为“跳新春”,是岁终新正的聚戏活动。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其演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的说唱。

  本版制图:李姿阅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12日 06 版)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