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7:21:11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台湾

性教育该怎么教?台湾初中生健康教材被质疑鼓吹性解放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1-26 13:56    点击量:363    

  台湾包袱铺,编订教材请严肃!我是每天关注台海动态并不忘与小伙伴分享岛内奇闻异事的大侃子~今天冒着刺骨寒风、顶着大黑眼圈的侃爷刚一到公司,撩叔就以一副撩人的状态大喊:今儿对岸又闹笑话了嘿!

  啥事儿?迫不及待打开电脑的侃爷一看,瞬间精神了——由台湾教务部门审批的初中生健康类教材,内容中竟出现了极其荒诞的性观念!

  其实,学校为初中生普及健康知识本无可厚非,但与一般健康教育课程中以学习男/女身体构造、特征为主的内容不同,这次由翰林出版的初中《健康与体育二下》教科书中,竟编入了“双方自愿、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的性与爱”这样的内容!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目前岛内中小学正在选择2017学年下学期教科书,而此番翰林在出版书中提到的性教育内容也引发了台湾家长及教育界人士的不满与齐轰。

  台湾的相关规定中明示了16岁以上的性行为才是合法的,但此次给初中生的健康教育课本中却出现了“乱七八糟”的内容,有台湾老师直言,偏颇的内容只会让教育往下沉沦,甚至让孩子解读成错误的性观念,性教育也会变成性解放。

  长期关注性别教育的安定力量联盟主席孙继正表示,初中生身心灵尚未成熟,怎么可以把不当性别教育纳入课程,“太离谱了”!他还指出,其实翰林编列不当性别与性教育教材非第一次,去年二年级上学期的健康教育课本中,也出现“若性别是女生,喜欢性别也是女生,长大可以去动手术变性”这样误导学生性向及鼓励同性恋的内容,严重影响了下一代建立正确性别与性爱的观念。

  高雄市杉林初中健康与体育老师余政霖认为,如今网络发达,学生很容易从中获取性爱文章及图片,而健康课程就是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念看待性爱,既然台湾有规定16岁以上的性行为才合法,那这一教材中提及的一些内容明显违法,这会让学生失去是非观念。

  台中市一初中教师也指出,翰林版教材内容或许是要教导13至15岁的初中生“何谓性侵害”,但也可能会误导学生只要“自愿、不伤害他人,就可发生性行为”,如此恐降低岛内首次性经验的年龄、助长未成年怀孕,成为负面教材!

  台中某高中教务主任则强调,如今性别教育已向下延伸至小学高年级学生,虽然孩子在生理上提早成熟,但心理不见得同步成熟,教材若让孩子解读成错误的性观念,性教育反而变成性解放,难保日后台湾不会教出“豪放女”或“纵欲男”。

  万里初中家长会长林宜昌也称,现在台湾的健康教育课程完全走偏,根本是灌输错误观念,初中生本就正处在事事好奇的青春期,此课程的内容恐会令孩子误以为“学校教的事情就能做”而产生偏差想法或行为。

  台湾家长会长联盟等团体要求台湾教育部门导正教科书中的不当性教育内容(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除了大人们对翰林版教材有不满外,一些台湾学生也认为该课程内容很不适宜。

  大甲高中三年级学生邱玟儒就说,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对于性这方面也是与生俱来的,但一个人就算满20岁了,对性知识也未必全面成熟,更何况是未成年了,所以站在教育的前提下,该以“明确且适合的方式”来教导学生更充分了解此问题,“但想不到教科书竟出现这种字眼,我非常不赞成,而且具有诱导的成份在,真的十分不妥当”!

大甲高中高三生邱玟儒对教科书中谈及的一些内容很不赞成(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某私立初中二年级陈姓女同学也说,既然规定16岁以上性行为才合法,那就代表未满16岁不管是不是自愿或会不会伤害到别人,都不宜发生性关系,若在心智尚不成熟时就因好奇而偷尝禁果的话,一定会造成彼此的伤害,“也许会怀孕或影响课业”。

  以上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的说辞和态度,应该都算相对“温和且坚定”,但活跃在网络上的台湾网友可就不是这么“好说话”了,多数人都把这一荒谬行径产生的原因“归功”在了蔡英文和民进党的头上。

  另一部分网友更认为这是台湾“日奴”的奸计,“遗毒就是要把台湾‘日本化’”“把日本性文化发扬光大”。

  其实,这已经不是台当局第一次在教材中纳入不恰当内容了,尤其是自民进党执政后,台湾的教育体系更陷入了“意识形态”之争,首当其冲被荼毒的就是台湾的莘莘学子,对此,有人哀叹:“聪明的旁观者会从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中,看到台湾失了方向的未来。”

  声明:本文为“台湾包袱铺”团队投稿作品,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台湾网无关。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