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远门,看北京名医”:远程医疗技术着力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1-19 17:47 点击量:370 大
中
小
新华社记者胡喆
不用出远门,通过互联网远程问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提高就医效率,远程医疗技术着力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18日在京举行的首届航天远程医学论坛上,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多方面的专家学者一道,共同探讨、展望了远程医疗的发展前景。
“不出远门,看北京名医”:远程医疗有效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远程医疗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信息平台,联通不同地区的医疗机构与患者,进行跨机构、跨地域医疗诊治与医学专业交流等的医疗活动。
18日下午,位于北京海淀航天中心医院的航天专科医联体暨眼科远程门诊正式面向全国开诊。航天中心医院眼科主任凌宇远程诊断了23位来自偏远地区的眼科患者,使患者享受到“不出远门,看北京名医”的远程医疗服务。
据介绍,从2012年起航天中心医院就成立了远程医疗中心,并为航天基地提供远程医疗保障服务,为航天企业提供远程健康管理服务,开展了对医联体、对口支援医院远程医疗帮扶。
2017年,航天中心医院远程医学中心独立成科并正式更名为“航天中心医院远程医学部”,开展了大量远程临床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和远程医学教育、双向转诊等远程医疗和培训服务。
航天中心医院院长杜继臣介绍,作为航天专科医联体核心部分之一的远程门诊,此次航天专科医联体暨眼科远程门诊成功启动,为日后航天专科医联体内的各个专科远程门诊启动奠定了基础。
数据显示,远程可视医学诊疗中心成立以来,已开展远程医疗服务200多万例次,为国家和患者节省20多亿元医疗支出。
“基层医院通过开展远程医疗也大大提升了服务能力,有效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或因病致贫的局面。”杜继臣说。
“互联网+医疗”时代的刚需: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疗”时代到来,远程医疗有哪些意义?又如何发挥作用?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统计中心主任张学高介绍,远程医疗可以整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缓解我国卫生事业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发展不均衡问题,是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国家医改深入推进下,医疗机构除了对区域内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管理外,还需将自身优质资源进一步放大。跨院、跨省、甚至跨区域的优质医疗资源释放、延伸、远程医疗逐渐被广泛应用,成为‘互联网+医疗’时代的刚需。”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远程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邹殿新说。
邹殿新表示,在恰当的场合和家庭的医疗保健中使用远程医疗,可以极大地降低运送病人的时间和成本,还可以良好的管理和分配偏远地区的紧急医疗服务,使医生突破地理范围的限制,共享病人的病历资料,有利于临床研究的发展。
“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使基层医生与专家可以有更多的协作与互动,好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这才是远程医疗的意义。”邹殿新说。
人工智能“牵手”远程医疗:“掌上医院”让就医更便捷
一个APP,挂号、看病全搞定,在办公室或家里觉得不舒服还可以通过云医务室体检、诊疗,专家号排不到也不用急……在航天中心医院,“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正在成为现实。
18日,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与航天中心医院联合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数字医疗实验室暨远程医疗研究中心。通过人工智能与远程医疗的集合,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将就医端口前移,着力破解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求”等现象。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介绍,该实验室的研究内容涵盖从事医疗传感、知识处理与问答、模拟手术和服务机器人、云服务与操作系统以及远程医疗的研究。远程医疗实践已成为补充和完善现有医疗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衔接前沿和交叉科技应用领域。
航天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张向群表示,建设“掌上医院”可以向患者提供专家介绍、预约挂号、候诊查询、就诊提醒、检查结果查询、处方及诊断查询、医患互动等服务功能。通过“掌上医院”患者可以提前预约就诊时间,减少了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省去了排队等候的时间,医患互动等服务能使医生和患者间有更多有效交流,从各个方面简化了患者就医流程,提升了医院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