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10:51:59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球华人

中印工程师奋斗在美国硅谷:良性竞争无关族裔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1-07 11:09    点击量:262    

  中国侨网1月7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今年开始流行一个词,叫做“算法时代”。用来形容计算机语言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性。算法是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指示说明。如果没有了算法,在线约会、推荐系统和旅行网站将无法运行。GPS 地图系统通过算法让人从 A 移动到 B。人工智能(AI)也是算法。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东西是通过算法得以呈现于他们眼前。互联网依靠算法运行,所有的在线搜索都通过算法完成。而掌握了算法的人,无疑算是聪明人了。

  旧金山湾区的硅谷,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核心区域。谷歌、“脸书”(Facebook)、微软等一系列高科技大公司汇集于此,而擅长“算数”的亚洲人,在这里就变成相当有竞争力的优质人才。中国人和印度人在数学运用方面尤其优秀,有人笑称,硅谷快要变成“亚洲村”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总有人喜欢把中印工程师(又称“码农”)进行比较。

  《美国》侨报记者采访了4位中、印硅谷工程师,通过他们的故事来看看,族裔差别是否真的会带来职业中的巨大优势?

工程师Abhas Sinha有许多非常要好的中国同事。(图片来源:Maitrey Makim供图)
工程师Abhas Sinha有许多非常要好的中国同事。(图片来源:Maitrey Makim供图)

  没有人是天生赢家

  在帕罗阿图市工作的Abhas Sinha是个“半路出家”的工程师。他的研究生专业与计算机科学无关,毕业以后在一家银行担任实习生,但是却赶上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金融业在那个“寒冬”的崩盘对刚毕业急于需要一份工作的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

  然而,一次探访身在斯坦福朋友的冬季之旅让他开始有机会接触到湾区的许多创业公司。

  他们的理想主义和工作理念让Abhas感觉找到了同道中人。因此在完成了研究生学业之后,他又立刻自学了几个月网站开发和基础计算机科学。在那之后,他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找到了他第一份正式工作。

  几个月的时间自学成才还找到工作,这对于很多求职无门的人来说像天方夜谭。但是Abhas认为自己之前所学的数学背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成长是没有弯路的,你每一步勤奋向前的脚步都会在之后的某个时刻得到回报。”大部分人只会看到Abhas几个月自学成才便成为天才型人生赢家。但是在这之前,他扎实的数学基础是用许多努力换来的。用中国一句老话说就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个成功的捷径背后,都有许多踏踏实实的脚印。而这份努力,无论是哪个族裔的工程师,都没有优待,需要自己积累。

  Abhas的社交网络上有很多他与亚洲朋友的合影。他这样看待亚裔工程师之间的竞争:“如果我想升职,我不会特别去和某个族裔的工程师比较,我会对他们一视同仁,我会和所有族裔的工程师竞争,因为他们都同样优秀。”在Abhas看来,一份好的工作,薪水待遇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公司的氛围,大家的工作理念是否一致。可以想见,对于Abhas而言,与其争个高低,不如一起努力,这应该就是Abhas最理想的工作环境了。

  亚裔在硅谷的优势就是努力

  Maitrey Makim是一名已经在硅谷工作了14年的高科技行业资深人士。

  2003年,他带着一大笔学生贷款从印度来到美国追求高等教育。2006年电子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以后一个月,他就拿到两份工作邀请,他说除了自己需要努力以外,还需要有非常明确的职业目标。

  Maitrey认为,如果说真的亚洲人或者留学生在硅谷找工作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就是努力。作为留学生,为了还清学生贷款也为了对得起来美留学,他必须要比别人更勤奋更努力。即使已经是非常资深的高科技从业人员,他现在还在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目前拥有企业融资/并购等业务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个月他才刚刚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拿到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Maitrey说这个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每年不断涌入的新型人才和最新技术要求他必须让自己提高竞争力。因此公司即使没有要求,他也要运用闲暇时间去进修。工程师如果只局限在写代码上的话,很快就会失去竞争力,因此他选择学习工商管理,从不同方面让自己成为全能型人才。可以看出,Maitrey的聪颖不用质疑,但是最怕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

  尽管硅谷竞争非常激烈,但是他认为这些竞争都是良性竞争。或者说相比于互相竞争,本质上的互相合作才能让每个人共赢。现在全球最大的两个市场就是中国和印度,任何行业都无法忽视这两个国家的市场,这也让他更愿意去了解不同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中国目前已经成为新一代的‘硅谷’,爆炸式的行业发展让这个领域的人才都在关注目前中国的科技动向。我曾经去北京看到当地的高科技园区,你知道吗?和现在的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园区不相上下。这种发展真的让人没办法忽视它的存在。”相同的状况印度也有,因此他认为中国和印度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都值得关注。

  Maitrey认为,加州尤其是旧金山湾区,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城市,大家不会用种族或者国籍去区分一个工程师的好坏。现在的市场已经是一个全球性融合的趋势,工程师之间也应该不分族裔的进行合作,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一个应该发展的方向。亚洲工程师在硅谷的杰出表现已经证明,这是一群不容小觑的人,让他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立足的不是他们的团队、他们的族裔,而是他们的努力,他们的聪明,以及他们之间互相的合作。

在硅谷工作了14年的资深高科技人才Maitrey Makim。(图片来源:Maitrey Makim供图)
在硅谷工作了14年的资深高科技人才Maitrey Makim。(图片来源:Maitrey Makim供图)

  不把印度同行当对手

  不同于Maitrey想成为一个全能型人才,新晋硅谷工程师小凯的目标是成为一个高科技公司尖端技术的研究员。所谓研究员就是在研究院研究算法理论,然后将其工程实现。目前高科技巨头公司微软、谷歌,以及中国的百度、阿里巴巴都有自己的研究院。小凯表示,他并不把印度工程师当作竞争的对象,因为大家在各自的领域各司其职。“大家都说硅谷的印度人多,那也要看是什么公司,我去研究院面试,面试官里6个人只有一个印度人,其实真正做技术的工程师,印度人并不算绝对的多数。”小凯还说:“印度人有语言优势,能说会道,本身对工程技术也熟悉,所以他们很擅长做管理层。而我喜欢研究学问,管理的东西我玩不转,但我认为自己做事比较严谨,我也喜欢研究技术,所以我最理想的工作就是当个研究员,只和技术打交道。”

  同时他也分享了自己上学时期对于印度同学的看法:“一般去英国的印度人都是高种姓的人,来美国的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这些人一般身上都有学生贷款,因此他们特别的勤奋努力,这种努力是没有退路的努力。读书期间他们很节约,经常两三个人合租一个房间,印度学生也从不买车。他们所有的目标就是找到工作,留在美国,才能还学贷。所以当中国留学生春假,暑假四处玩的时候,印度学生不是在学校图书馆打工,就是在公司实习。找工作其实不是比谁优秀,而是比谁提前做好了准备,谁更能善于找到机会推销自己,所以印度人找到工作的几率远远大于中国学生。当然了,中国也有能吃苦的留学生,比如我就是熬过来的,但是这不能比较,苦就是苦,没有谁更苦,所以其实我们反而比较能互相理解。至于大家都抱怨的问题,例如‘玻璃天花板’,我觉得正确的态度是把自己的力量贡献到解决问题上面来,或者至少是提供有意义的信息使得别人能够定义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不停地夸大其辞地抱怨。”

  此外,小凯还表示:“相比于技术,在一个公司里更需要的是影响力。比如如果一个项目一个团队没有你就是一盘散沙,正因为你的存在才有凝聚力才能够完成更大的目标,这就是你的影响力,这时候你就显得很有价值。要往上晋升,就需要有这样的能力。当然了,我只想研究技术,所以谁擅长这个,就交给谁做,很合理。”

  不必苛责工程师抱团

  在圣荷西刚找到工程师工作的Kenneth Zeng称,并不是每个工程师都那么风光。自己毕业以后边跟着学校教授的项目边找工作,一年多后才被现在的公司录取。他所在的公司并不像硅谷的巨头高科技公司一般“高薪”“高福利”。他笑称:“并非所有的硅谷工程师都是人生赢家。”

  他告诉记者,其实工程师已被贴了太多标签,自己不想要再给中国工程师或印度工程师贴标签。“我知道有人说印度工程师‘抱团’和‘搞小圈子’。其实这也没什么可苛责的,中国工程师也喜欢和固定的人打交道,我身边的工程师很多都不善于社交,他们只和相处最自在的同族裔人成为朋友。其实我们之间没有特别大的竞争概念,我觉得这种矛盾是身处‘圈外’的人过度解读了。”

  Kenneth还表示,即使没有印度工程师带来的竞争,就业前景也不乐观,因为中国的高科技人才也在飞速发展,水平和技术突飞猛进。他目前最大的难关就是工作签证抽签问题。他说自己很想留在美国,因为相比于美国的激烈竞争,他形容在中国工作的高科技行业工程师是“拿命赚钱”:“我听在中国的朋友说他们现在工作基本都是‘996’(早9时到晚9时,每周工作6天)。中国现在的技术和人才也已非常丰富了。海外留学背景或在硅谷有基本的工作经验在回国求职时起不到大作用。”而Abhas也说他2007年毕业时,印度的高科技产业就业前景很不景气,薪水也不高,但最近几年很多初创公司已经成长起来,因此印度国内现在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从四位硅谷高科技人才的故事可以看出高薪的背后也有高压,高科技行业尤其是硅谷地区的竞争非常激烈。族裔间的差别不会对任何人有巨大的优待。即使因为文化背景,教育背景,使亚裔工程师有可以在硅谷脱颖而出的数学天赋,但是这些“天赋”在同族裔的竞争中也就不再是优势,所以去追究差异,去比较高下,聪明的人更愿意在这个算法时代选择1+1〉2的公式。(记者王旖涵)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