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期盼A股春耕行情 春季行情或花落中盘股 政策是催化剂
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1-02 10:28 点击量:251 大
中
小
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成功收复前几日的阴线,技术派人士认为,沪指月线4连阴,从以往的情况来看,一月份再收5连阴的概率不大。上证指数3300点这个位置经过反复大幅调整之后,筑底意图愈发明显,为来年的春耕行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上一个交易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6072.8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0.45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4195.9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89亿元;两市合计10268.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4.34亿元。
有分析认为,两融资金一向是股市的风向标,其规模创近期新高,很大程度上表明市场对节后的“春季行情”寄予希望。
梳理上证指数近年来元旦后首个交易日的市场表现情况发现,历年首日A股上涨的次数相对多于下跌的次数,仅9个年份首个交易日出现下跌,占比为1/3。而从近10年来A股1月份的涨幅来看,涨跌基本对半。2008年、2010年和2014年跌幅较大,而在上涨的几年中,涨幅均超过了4%,值得投资者们关注。
不过,有谨慎派市场人士则提出,节前指数一直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成交不济是核心因素。贵州茅台在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公告利好下大涨,但释放巨量,预计是短期基金出货所为,而同期放量的大盘或是年末资金出局的表现。因此,短期并不是增量资金的介入,反而是高位资金的出局可能,这种情况下,指数反弹力度及空间将大大低于预期,伴随着成交的低迷,不排除指数在节后还有下探的可能。不过,目前的指数已经处于底部区域,下探很大概率成为再次探底后拉升上行的前奏。
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节后持股观望,假如未出现明显的如量能持续放大等变盘的信号,则不适宜轻易加仓和建仓,相反,一旦下行反而可考虑加仓。
春季行情或花落中盘股
政策是催化剂
有券商统计了自2012年来的市场走势,根据历史数据得出了关于春季行情的几大规律。其中,春季行情每年都会有,启动时间分别在每年的12月到1月之间,持续时间最短一个月,一般持续两个月最常见。春季行情之前一般都会有调整,而今年的这些条件大部分已经具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注意到,对于春季行情的布局,除了以业绩为王的原则之外,不少机构开始密集关注和操作中盘股,并且尤其关注与政策相关的主题个股。
在私募基金中,不少人士认为,假期后的春季行情操作,如果追高蓝筹有接盘风险,毕竟上证50调整的幅度不小;如果继续做中小创题材股也不现实,怕落入流动性缺失的“僵尸股”大坑。因此,2017年一直没有太多“发言权”的中盘股或许是个不错的选项。
事实上,2017年个别中盘股已经有所表现。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扣除2017年上市新股,目前A股市值在200亿元至700亿元的个股有388只,其中2017年上涨的个股达到226只,占比68.55%。在这些上涨个股中,不乏大牛股出现,500亿元市值的方大炭素2017年涨幅居首,达到218.21%,其他涨幅超过100%的个股有16只,涨幅在50%到100%的个股有42只。
分析人士指出,市值在200亿元至700亿元的中盘股,虽然整体估值水平不断下移,但基金仓位和市场表现均有向好迹象。
市场 动态
新年首月 迎来年内解禁股峰值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忠安)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沪深两市240家公司合计解禁市值接近5600亿元。有分析人士指出,对部分业绩表现较弱,解禁股较为分散的个股需要警惕。
西南证券分析师张刚统计显示,今年1月份合计,沪深两市限售股解禁市值为5598.19亿元,比2017年12月份的2712.58元增加了2885.61亿元。如果按目前股价计算,为2018年最高的月份,也是2015年7 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次新股、定增股等解禁规模都不小。今年1月份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的公司有86 家,比12月份的59 家,增加了27家。股改限售股份、定向增发机构配售等非首发原股东部分涉及的公司有86家,比12月份的145家减少59家。其中,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解禁的有77家,股权激励一般股份解禁的有1家,追加承诺限售股解禁的有8家。
市场焦点
证监会开展H股全流通试点
港股假期后迎来大礼包
广州日报讯 上一个交易日,港股恒指以29919点收盘,虽然收盘价未能站上30000点,但是全年的涨幅高达36%,跑赢了A股和全球其他主要股市。而同一天,中国证监会宣布H股全流通。
市场人士认为,实施H股全流通后港股将在市值管理动力上迎来利好,而基于估值水平等因素,港股将是一个中长期的牛市格局,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H股全流通
试点企业不超3家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假期前表示,为促进香港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开展深化境外上市制度改革开展H股全流通试点,试点企业不超过3家。
业界对于首批可能入选的企业均颇为关注。中泰国际此前研报认为,试点的H股企业应大概率是大型国企,电讯、工业和材料行业的可能性较大。其中中国联通H股有可能通过H股全流通优化其混改方案。
在H股中,由于发行货币种类的差异,以人民币标明面值,分别以人民币认购和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认购的两种股票被称为“内资股”和“外资股”。
有基金人士认为,H股全流通是对港股的重大利好,“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此前是完全不关注港股股价的,全流通后这部分公司将更注重港股市值管理,有利于H股折价的缩小”。
中信证券市场人士陈先生指出,H股中有很多看似大盘股的个股,由于流通股的股份很少视为中小盘股,而港股对于小盘股估值是有折价的,全流通后会给这部分个股提供更好的流动性,上市公司可以享受流动性溢价,因此此举对于这部分个股有推动作用。
此外,公私募基金普遍看好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医疗健康等方向,但提到最多的还是今年被低估的大金融。有基金人士表示,2018年比较看好的方向是消费、医药、金融、制造、科技行业中真正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