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AI+大数据” 中国平安打造“科技引领金融”新模式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1-01 16:38 点击量:294 大
中
小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张晶瑶) 近日,中国平安与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公布了疾病预测与筛查项目的最新进展:作为首个“AI+大数据”与疾病防控的结合,重庆智能疾病预测与筛查两大模型目前在传染病预测和慢性病危险因素筛查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可以提前一周预测传染病发生情况,指导民众进行疾病预防,助力政府部门在相关疾病的防控工作中提升效率,降低疾病预防和控制成本。
事实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诸如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多发,加大了政府卫生费用支出和医疗财政负担。民心所系的医疗领域,拥抱人工智能,实现智慧医疗的重大创新,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诊断难、手续烦、费用高等医疗民生问题,更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必经之路。
“平安科技的成立是平安集团在IT领域的里程碑事件之一,通过先进的研发实力紧跟当下科技趋势,致力成为金融科技企业的领跑者,标志着中国平安向IT专业化领域迈进,并开启‘科技引领金融’的探索模式。”有业内人士称。
智慧疾控 健康未来
2016年12月,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平安科技成立疾病预测及筛查项目联合课题组。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基于重庆市超过2000万份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以及平安集团的海量外部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法,研发了流感、手足口病两种传染病预测模型,以及慢阻肺危险因素筛查模型。
重庆监测数据显示,应用流感、手足口病预测模型,可以提前一周预测传染病发生情况。流感和手足口病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均达到86%以上,高发季预测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应用慢阻肺危险因素筛查模型,可大幅减少筛查成本,提高筛查效率。该模型的准确率达到92%。目前,智能疾病预测与筛查两大模型的研究成果已转化为《重庆市流感与手足口病预测研究报告》和《重庆市慢阻肺危险因素筛查报告》,并在11月19日召开的重庆市疾病预测项目专家评审会中,得到专家高度肯定。
据徐亮博士介绍,重庆智能疾病预测与筛查两大模型的研究,课题组提出“宏观+微观”的深度智能疾病预测方法。整合上万维度数据因子进行建模,使用了政府平台上采集的城市级数据,同时结合本地疾病防控实际业务经验和专家知识,更贴近重庆现状,精确度也显著高于传统方法,充分体现了多维数据来源的业务应用优势和实践价值。
模型的建立不仅应用了宏观层面的数据学习历史经验,更从微观层面精确评估个体风险,再汇总到宏观层面,使疾病预测能够达到时效性更强、精度更高、范围更广、输出更稳定、可扩展性更强的要求。在宏观或地区层面,通过整合全国上百个城市的环境气象因子(环境/天气/季节)、人口信息(人口/流动/结构)、产业结构、经济教育发展、地区生活行为、医疗习惯、就诊行为等一系列宏观因子,对历史数据进行尝试挖掘,分析时间序列。在微观或个人层面,通过整合全方位、多维度的预测因子和信息来预测疾病发生风险。这些信息包括信息高度相关,但频度较低、分布较稀疏的医疗健康因子(体检/就诊/告知等),也包括信息间接相关,但信息频度和深度较高的个人行为因子(财务/职业/生活等)、互联网数据因子(舆情/行为/LBS等)等。通过精准评估个人层面风险并汇总到宏观层面,该方法能够深入挖掘宏观层面无法统计的细颗粒度的信息,从而提升预测精度。算法融合了多种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方法,如时间序列模型、循环神经网络、梯度提升决策树、随机森林等,提高预测准确度。
关于数据隐私安全和数据应用之间平衡的问题,徐亮博士表示,数据安全一直都是平安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金融和医疗领域的数据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平安有非常严格的数据处理安全保障,以及脱敏系统,从而保证数据分析和处理人员拿到手分析的数据,都是经过脱敏、控制、没有敏感信息的内容。
除此之外,重庆疾控中心课题组表示,疾病预测项目涉及了疾病防控、临床医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是一个涉及交叉学科的课题,其研究复杂度和困难度非常高。下一步,课题组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包括:继续优化模型,提高传染病预测和慢阻肺筛查的准确性;扩展更多传染病种的研究;联合进行重庆慢阻肺模型和流感、手足口病模型的卫生经济学价值测算研究;将传染病预测和慢性病筛查的研究成果落地应用。
中国平安集团董秘兼品牌总监盛瑞生表示,平安集团旗下平安科技与重庆疾控中心联合进行的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在传染病预测和慢性病筛查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疾病防控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水平,更能够真正应用于民生,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慢病危险因素筛查,帮助政府医疗管理机构进行传染病预测和防控。平安期待这些成果能在更多城市复制和推广,助力城市提升疾病防控体系效率,为“健康中国”作出贡献。
疾病预测与筛查项目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仅契合了国家发展战略,在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都具有实用性和开创性,可助力更多城市在相关疾病的防控工作中提升效率,降低疾病预防和控制成本,更可为政府从卫生经济角度出发做出更加智慧的行政决策,普惠大众。
科技新突破 防范新升级
不断实现场景落户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正在重新定义着金融领域的运作模式。金融科技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正在改变金融行业的生态格局。作为平安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国内早期拥抱金融科技理念代表的平安科技,目前已拥有超过4000名专业IT技术人员和IT管理专家。平安科技的成立是平安集团在IT领域的里程碑事件之一,通过先进的研发实力紧跟当下科技趋势,致力成为金融科技企业的领跑者,标志着中国平安向IT专业化领域迈进,并开启“科技引领金融”的探索模式。
今年以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平安产险推出“云理赔”服务,开启车险理赔的“极速+科技”的定制服务时代,实现客户可自主选择线下查勘员处理、线上自助办理理赔或保险公司全程包办等不同方式,自主定制车险理赔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车险理赔过程中现场责任判定、查勘员到现场慢、理赔流程繁琐、没时间修车等方面的服务痛点。平安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已达到世界级领先水平,其已经应用到了200 多个不同的场景,并且进行了总计3亿次面部识别。平安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每分钟可以对3万张脸部进行识别,且在LFW测试中准确率达到了99.8%。微表情识别技术方面也处于领先水平,通过对人脸五个不同维度变化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是满意还是不满意。此外,声纹的识别也已达到了非常高的精准度。
除了人脸识别、微表情识别和声纹识别技术外,平安还将在认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 AI 进行预测和决策。一方面,可以进行风险预警和趋势预测,比如说流感或其他疾病。再比如他们发现,离婚或单身人士相较已婚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更低。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对车辆进行定损理赔。
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表示,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科技需要丰富的各种场景、各种应用的机会才会不断成长和进步。在跟重庆市合作的过程中,通过互相帮助、互相提高、互相学习,进一步提升平安的科技能力。
“平安在科技上的投入,主要是在两个方向。第一,提升金融主业的技术能力、服务能力。通过创新科技的应用,提高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以及其他金融业务服务的效应,改善客户体验,降低服务成本,更好地控制风险。第二,通过金融医疗等有关的场景,孵化一些科技的、创新的平台。例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平安好医生、陆金所、医保服务云平台等。这些应用场景实际上是在帮助我们建立更大的入口,在不断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积累独有的商业价值和业务模式上的价值。最后,这部分科技投入和金融主业之间也会产生更多的联动效应。通过与各级政府的合作,一方面,平安在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在不断要求和提高本身更强的科技能力。”盛瑞生说。
平安科技总经理助理高孟轩表示,未来平安科技主要在健康和金融领域发力,把技术平台化输出。在金融领域实现人工智能的全流程覆盖,比如销售端建立用户画像可以给客户定向推荐比较适合客户的产品。在服务端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预测,实现快速响应,提升用户体验。
“在医疗方面,我们是非常看好人工智能的应用。比如医生在写报告的时候,可以机器辅助。比如智能线上问诊、智能影像、新药的研发等等,这些应用场景是非常广阔的。平安已经进入智能疾病预测、智能读片等领域,已经有相关的技术在落地。其他方面我们也会持续观察,通过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把人工智能运用到更多的场景中。”高孟轩说。
除了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探索和实践,近来年,中国平安本着“服务国家、服务实体、服务民生”的经营理念,依托技术、人才、资金、场景、数据等方面的优势,借助众多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及应用,与全国多个省市在民生息息相关的政务、财政、教育、房产、环保等智慧城市领域建设开展合作,帮助政府提升政务管理和民生服务能力,取得良好社会效应。平安表示,在智能科技时代,平安将在“金融+科技”战略指引下,持续加强金融科技、医疗科技等方面的创新,努力推动国家现代金融产业体系的建立,提高全民整体医疗健康水平,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国民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