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09:37:03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北京专业养老人才不足3千人 目前培养速度无法满足需求
文章来源:环球聚焦传媒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2-05 21:05    点击量:317    

  原标题:北京专业养老人才不足3000人

  目前培养速度10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教授建议减免养老专业学生学费吸引报考

目前,本市在岗的养老护理员约有1万人。

  20年前报考师范学院是不需要缴纳学费的,为的是解决国家急需的教育人才;如今,报考养老照护专业也应该减免学费,用于迅速培养专业护理人才。“第三届北京居家养老服务论坛”日前在国展召开,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教授王建民表示,按照目前学校培养人才的速度,10年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建议减免学费吸引学生

  由市民政局、市老龄办等单位指导举办的2017第六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上周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展会上,官员学者专家就北京的养老人才培养困境出谋划策。来自于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的王建民教授表示,“应该减免老年服务相关专业的学费,过去有这种政策,为那种比较紧缺的专业人才免除学费。目前在老年服务的人才培养上也可以效仿,这样能吸引一些学生读这个专业。”

  他还建议,允许学校自设养老服务专业的名称,提高学生满足个人自尊或者受人尊敬的需要。“我们的专业名称以前叫‘健康管理与老年关怀’,学生感觉挺高大上的。后来教育部要求统一都叫‘老年服务与管理’,这样改了之后学生就不愿意报了。”

  毕业生进入社会流失率高

  王建民透露说,养老专业面临着招生人数少、招生困难的局面。根据2017年的最新数据,全国有开办老年服务专业的高职院校86所,每所学校招生人数不超过100人,相比巨大的市场需求而言可谓凤毛麟角。而且现在办的院校只有高职,本科院校没有老年服务专业。中职虽有不少人申请老年服务专业,但大多数招生都是10个人以下。北京28个高职院校,只有5个开办养老服务专业,每年招生人数在250人至300人之间。按照学校培养的这个速度,十年都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为什么不多招生呢?因为招不来。没人愿意学。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年就七八十人,还不够两家企业需要的,现在跟我们合作的企业有22家。”

  另一方面,毕业生进入社会后流失率非常高。“我们做过158名毕业生的调研,毕业一年后,留在养老领域里的不到28%,毕业两年后的流失率达到94.7%,也就是说学生毕业之后干一两年就基本上都离开这个领域了。” 王建民指出,养老的关键不是硬件,因为养老服务是个劳动密集型的领域,不是硬件的竞争,是服务质量、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的竞争。

  晨报揭秘

  养老人才到底有多匮乏

  在论坛上,王建民提供了两组数据:全国需要养老护理员1000万人,目前从业人员100万人,大概满足了10%。100万人当中受过专业化训练的、学校培养的人员不足5%,大量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训练和正规学校培训。北京市需要养老护理员5万人,目前在岗1万人,这1万人当中受过学校训练的不足3000人,形势非常严峻。

  此外,护理人员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我们做过调查,现在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94%是高中以下文化水平,68%的是小学以下文化水平。在做养老人员培训的时候跟他们很难讲,因为他文化水平太低,你给他讲专业的听不懂。”另外,养老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也不合理,目前从业人员平均年龄近44岁,换句话说是中老年人照顾老年人, “有时候到屋里一看,不知道哪个是被照护的对象,穿的差不多,行为也差不多。”

  应对措施

  加快发展康复辅具器具产业

  王建民认为,在人才培养跟不上趟的时候,应注重康复辅具的配置和作用,以降低护理员的劳动强度,维护老年人的尊严。这一建议在今年博览会的多个论坛上都成为重点议题。

  参加会议的民政部国家康复居家养老研究中心主任樊瑜波介绍说,日本的康复辅具有4万余种,美国和德国也在3万种左右,目前我们的辅具有1000多种,发展空间巨大。

  可喜的是,在论坛上,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接到通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具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已获得“京政办发201748号文”的政府文号,相关政策即将实施。李红兵介绍说,目前,全市有15万失能老人,大部分居家养老,政策实施后,将推动康复辅具进入家庭。未来,康复辅具成为家庭标配,像洗衣机和冰箱、电脑一样,而且更多的康复辅具将纳入医保报销。(记者 崔红)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