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大管家” 男子带领居民们坚持垃圾分类12年
文章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0-30 10:22 点击量:203 大
中
小
小区里的垃圾分类“大管家”
崔湘文身体力行带领居民坚持垃圾分类12年
崔湘文每次都要逐个翻看垃圾桶,将扔错的垃圾重新分类。
居住的环境更美了,居民幸福感也显著提升了。西城区新街口大觉社区教师楼家委会主任崔湘文,退休后担任起大乘巷教师楼家委会主任,发挥着自己的余热。他身体力行带领居民坚持垃圾分类12年,所在社区荣获“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严格”的管理。
首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
西城区赵登禹路西侧的大乘巷教师宿舍院,这所只有两栋楼的老旧小区里,400多户居民自觉坚持垃圾分类至今有20年。在大乘巷居民记忆里,最初垃圾混堆放在楼前,污水横流臭味薰天,此外,垃圾分类并不精细,主要收集废纸、塑料泡沫及废铜烂铁。1996年,大乘巷成了北京第一个试点垃圾分类的小区,此后多年,小区居民一直为“垃圾分类”工作努力着。
今年75岁的崔湘文是这里的老住户,退休以后担任了大乘巷教师楼家委会主任,一管就是12年。崔湘文此前在学校做行政工作,自家的垃圾也是“一锅端”。为了引导大家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他从自家做起,还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了解并学习国外先进的垃圾分类方法。“国家一直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我们更要做好这项工作。”崔湘文回忆道,2003年以后生活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种,桶底端增加了脚踏板,桶身贴了明确的标志。一直到今天,居民楼前每隔五六米,就有绿、蓝、灰三个一组垃圾桶。在这些垃圾桶旁边还有一个特别的圆形“铁桶”,专门回收废旧电池。每天早上,先后有三辆车分别来清运“厨余”“可回收物”等垃圾,隔段时间还有专车过来运输废弃电池。在崔湘文及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大乘巷垃圾分类回收覆盖率达到80%至85%。
365天风雨无阻引导垃圾分类
与此同时,崔湘文也是大乘巷小区的49名志愿者之一。 2015年,崔湘文搬到西红门,每天早上仍旧在7点前到大乘巷,365天风雨无阻。一副手套、一把钳子,他带领其他4名指导员戴上绿袖章,开始监督引导居民垃圾分类工作,所谓的监督并不是旁观,很多时候还要自己动手进行二次分捡。
崔湘文逐个掀开垃圾桶盖,并把桶里垃圾袋全部拉开,动作干净利落,“这个食品包装袋应该放在其他垃圾,其他的分得还行。”崔湘文一边说着,一边将不“合类”的垃圾夹到另一个垃圾桶。针对少部分“自觉性”低的居民,崔湘文总是以鼓励为主,“你们家垃圾每次都分得特好,这次是不是忘了,这个是不是应该搁在厨余垃圾里?”对方连连点头,主动把垃圾重新归类。
81岁的老住户程慧兰,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坚持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北京晨报记者看到,程女士在家里厨房门口处放置了三个垃圾桶,“菜叶子、剩菜搁在这个厨余垃圾一起,塑料袋搁其他里面……”程女士娓娓道来,“这么多年已经养成习惯了,不分类就觉得别扭。”程慧兰早年做门长负责单元楼宣传等多项工作,崔湘文对其要求严格,对自己要求更高。一次,崔湘文看到一住户扔的垃圾混杂,顺便叮嘱了两句,没想到惹得对方很不愉快,“差不多就行了,分那么清楚干吗?”面对别人的埋怨,他并没有生气,还把垃圾倒出来重新分捡,事后主动与对方沟通。“别人不做的或没做好的,脏活累活他都自己做了,真的很不容易。”程慧兰感叹道。
重视分类宣传从源头抓起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垃圾的制造者、受害者,同时也是治理者。”崔湘文认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最主要的是把宣传做到位,从源头抓起。该小区的宣传橱窗、展板和LED显示屏,甚至是楼道里都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标语及科普知识,他还定期邀请环保专家为居民讲解环保知识、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知识课。
坚持垃圾分类是很枯燥的过程,为了热情和积极性,崔湘文积极推动开展快乐做环保活动,垃圾减量“零废弃”等多项活动。2009年与地球村合作开展“利乐包”回收活动。“袋装牛奶及药品等包装纸(含有锡纸),称重换取积分卡,可换取环保袋等生活用品,让大家感受到乐趣很重要。”
2008年,大乘巷教师宿舍荣获北京市市政管委颁发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的荣誉称号,在“爱在西城”颁奖典礼中荣获“2010年度公益团队”称号等。12年的坚守,大乘巷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成绩显著。在崔湘文看来,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作为一名党员应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只要在这个岗位上一天,宣传和管理就丝毫不能松懈”。(北京晨报记者 汪慧贤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