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09:21:40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的胡承霖:农业论文就该写在田野里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0-29 14:16    点击量:254    

  新华社合肥10月28日电(记者 水金辰 汤阳)他与农业结缘于1949年,共和国68年历史,是他致力于农业服务的岁月见证。如今,他已88岁高龄,还在为我国小麦生产提质、一二三产融合和品牌建设思考着。他就是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

  走进胡老的家,不大的书房置于向阳一侧,秋日午后的阳光不再那么刺眼,均匀地洒在写字台上。老人正在摘抄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方面的文献。一旁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几十年来珍藏的书籍,凳子上也堆满了一尺多高的农业书籍、材料和最新的报纸。胡老说,了解最新的政策是他每日必做的事,现在年纪大了,只有“烂笔头”才能有“好记性”。

  胡承霖,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曾立志要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点事。他以科技服务农民作为报国之路,一走就是60多年。考大学时,在医学和农业中,他选择了农业。他的课堂也多是在田间地头,有时农民还没起床,他已经坐着5个小时的长途车到了村里……

  胡老“蹲点”在农学界是出名的。长期蹲田头、扎地尾,他归纳出制约皖北粮食产量的症结点:“一炮轰”式施肥方法、密集播种、稻茬麦地“湿害”、“草害”交加、小麦品种混乱、格局不科学……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如何让农民接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为了讲清楚病虫害防治,他用百姓熟悉的打麻将作比喻,通俗俚语之间让百姓听懂了科技术语中的真知识。

  2005年,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仍向安徽省政府写信,建议实施小麦5年增产50亿斤的高产攻关方案。在国家提倡绿色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他致力于解决土壤污染严重、科学防治病虫害等研究。2016年以来,他一直在推进安徽省的“双百工程”,即让一亩地减少100块钱成本,增加100块钱产量。

  他很不像教授。一头从未染过的黑发,只是夹杂着几根银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88岁的他,仍然骑自行车穿梭于家和学校之间,打扫家里卫生,自己清洗换下的衣服……这些构成了他每日的运动量。

  他又有着农学教授身上该有的乡土味儿。下乡调研时,住80元一晚的、连门都关不严的招待所;随时下地,肩上的挎包里总是不离小铲、毛巾和记录农民号码的电话簿;不是北方人,却能听得懂、说得出拗口的皖北方言……

  他说,农业论文就该写在田野里。

  谈及理想,胡老说,让普通百姓吃得好是他的初心。“年轻时‘吃不饱’的情况见得多了,就想着一定要用毕生所学让百姓吃饱。”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怎么样才能吃得好”又是他思考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一代人就能解决的,他深知这一点。胡老的团队中,包括他在内的6个人,处在不同的年龄段。在他的眼中,五六十岁的教授、副教授正是担当时。几十年来,他的学生已多到数不清。他希望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他们。

  胡老说:“我只要身体允许,就一直与农业相伴。”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