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陆良八老”31年造林13万亩或建森林公园,二老已逝
文章来源: 澎湃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0-25 09:59 点击量:391 大
中
小
原标题:云南“陆良八老”31年造林13万亩或建森林公园,二老已逝
10月17日13时许,云南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天空中下着毛毛细雨,让人冷得直打哆嗦。
83岁的王德映从绿映塘村家中出发,赶往约3公里外的花木山林场,看着自己亲手种植的树林葱葱郁郁,他又重提老兄弟王小苗的一句话:“人死了,树还活着。”
王德映和王小苗被当地人称为“陆良八老”,其中,王小苗还被授予“当代愚公”称号。从1980年起,陆良八男子在王小苗的带领下,30年来种树13.6万亩。“一锄头下去,溅出火星子,”王德映回忆起当年的不易时,咧着嘴笑了。
澎湃新闻此次回访“陆良八老”发现,他们当中已有两人去世,余者或行动不便,或交流不畅。当年他们呕心沥血打造的林海,一望无际,今年,当地政府正申报省级森林公园。
每人每天收入两角钱
陆良县位于南盘江上游,珠江源流域,进入龙海乡境内,蜿蜒盘山的公路两旁山上,尽是林海。
在龙海乡党委书记史红祥的记忆中,龙海乡乃至整个陆良县,因喀斯特地貌的特性,光秃秃的山体上怪石嶙峋,土质石漠化严重,“以前的龙海哪里是这个样子,高寒气候冰雹还多,没有存水的条件水土流失严重,山上除了石渣子就光着了。”
曾经连年干旱的龙海乡群众吃水困难。 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王万春 图
这也正是王德映、王小苗他们当初开荒山造林的动力。1980年3月左右,时任树搭棚大队民兵营长的王小苗40岁,经他吆喝相约,王德映、王家寿、王长取、王云方、王开和、王家云、王家德7人加入,八人开始着手造林;彼时,40岁的王小苗年纪最小,年纪最大的王家云当时51岁。
从左至右分别是:王小苗、王开和、王家寿、王云方、王家云、王长取、王家德、王德映
史红祥告诉澎湃新闻,彼时生产队给他们计工分,起初树苗成活率不高,也没有给他们补助。此后一段时间,政府给每亩补助不到5块钱,每天1个人的收入就1角、2角。
“上山种树每天每人能赚2毛钱。”王德映说,实际上刚种下的树种容易被松鼠、老鼠等吃了,又缺水,种的树成活率低,“不经林业部门验收,别说两毛,一分钱都可能拿不到。”
到1985年国家提倡人工造林时,有政策扶持,这个数字每亩涨到了10元、15元,每人能收入到7角钱,“他们也积不下钱,还要买种子,”史红祥说。当时种树并不能养活全家人,每年5、6、7、8月份,4个月雨季中才能栽种,这样算来,收入更是寥寥。
在石头渣子里种树的他们,手指和脚后跟开裂,磨出的老茧和血泡已习以为常。王长取的双手就像干枯的树枝、所有指甲枯萎,王小苗的脚掌就像是当地喀斯特地貌里的干裂土质,“一锄头下去,溅出火星子,”王德映回忆起这段岁月咧着嘴笑了。
尽管生计艰难,但种树的日子里,他们与荒山为伴,树种到哪里就吃住在哪里。王德映回忆,当初,饿了就生火烤几个洋芋充饥,晚上盖着棕榈树树皮制成的蓑衣,无论刮风下雨就在山上睡觉,“一两个月才回一次家。”
“山高水高,不如人的脚板高;天大地大,不如人的决心大。”这是当时他们的格言。
育苗经验至今管用
低下的成活率和缺水干旱的土质成了王德映他们当初种树的绊脚石。
为此,他们自行琢磨、想办法,在实践中总结出了经验,挑种子、挖窝子、育苗子三步走。
史红祥说,八老发明的用营养袋育苗的办法在当时非常先进,挑选好树种后,先在营养袋里育苗,然后选择冬季挖窝子,等5月份雨季来临再移栽。这样成活率高达90%以上,树种不再被老鼠吃了,这个办法至今管用。
公开资料显示,陆良八老中,读到小学三年级的王家寿是唯一识字的人,其余人为文盲;他们当中,王家寿担任过村治保主任,负责各小组的人数、工分及检查验收挖坑移栽的质量。
眼看着他们栽种的树林,从花木山林场的7400亩逐渐蔓延,相邻县、乡开始邀请王德映等人前往传授造林经验。从1985年至1995年的10年间,他们的足迹遍布陆良县的9个乡镇,同时云南师宗县、罗平县等地的部分山头也有了他们栽种的山林,而跟着他们植树的队伍在最高峰时达七八百人,包括他们的亲属。
据官方统计,八人一共造林13.6万亩,其中龙海乡总计有12万亩林地,八个老人就贡献了其中近4万亩,经林业部门检查验收,造林全部合格,“当时种的基本都是华山松,因为抗旱耐寒,适合生长,但现在不提倡种这树了,”史红祥说。
8双手30多年造林13.6万亩
光秃秃的贫瘠荒山变成了林海,花了整整11年时间,他们依旧没有下山,守山护林成了他们新的工作。1995年人工造林结束后,八老回到花木山,这里已是7400亩的林场,也是他们最初开始种树的地方。2010年8月份,因为年老等原因,他们选择了下山。
“防火防盗,尤其是春节的时候放鞭炮,这个时节也是森林火险最高的时段,他们回不了家,”史红祥说。
其中,八老中的王德映也是“最顾家”的,除了特殊时期的防火期,他每周也会请假回家看看,而他家就在三四公里之外,家稍微远点的有十公里。
八老中两位老人已经不在了,身体健康的王德映还会时不时来山上看看他们曾经种的树
除了防火防盗,他们守山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抚育间伐”。龙海乡党委书记史红祥介绍,这项工作主要指把营养不良、长不高的枝条剪掉,让好的树枝能更好地接受阳光、吸收营养。
“山头要有树,山脚要有路,人民才会富。”史红祥说,这是八老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看来,造林的经济效益无法估量,生态效益也显而易见,冰雹少了、空气清新、土质也有改善。
八老种树的地方成为教育基地
王长取的双手
王小苗的脚掌
2012年2月7日,中央电视台播出《走基层,中国最美的人:八位老人义务植树31年》;同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陆良八老种树记”,并配发评论。
2012年《人民日报》头版对八老事迹的报道
至此,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八位老者被大家熟知,并被亲切地称为“陆良八老”、“当代愚公”等称号。
八老的事迹也引起中宣部、民政部、国家林业局、云南省委省政府、曲靖、陆良等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先后获得全国“最美老有所为人物”、“全国绿化造林劳动模范”等荣誉。
2017年10月17日,澎湃新闻记者再次来到八老最初开始种树的花木山林场时,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8年左右八老们分年段修建居住的三栋房子,不同的材料、风格和破旧程度清晰地记录着他们在山上艰苦卓绝的岁月。
八老在他们80年代修建的房子前
就在这三栋老房子后面100米处,新建的“花木山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就像一个博物馆一样,里面陈列了八老当年种树时使用的削尖当铲子的木棒、穿破变样的草鞋、当被褥使用的蓑衣及锄头等工具,这些跟他们获得的众多荣誉证书摆放在一起。
八老最初种树的地方如今成为党员干部教育基地
再往后约500米的山林,在2017年2月被确定为“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龙海乡党委书记史红祥介绍说,近年来省内外参观学习的单位上百家,“花木山林场正在申报省级森林公园,已经验收了。”
八老如今只剩下六人。2014年6月13日,王家寿因突发脑溢血离世;2015年6月30日,王小苗因肾功能衰竭离世。
已经83岁的王德映算是相对能顺利交流的老人了,身体健康的他还不时帮家里干活。他说,他们八人一起风风雨雨几十年,不是亲兄弟,但都是老弟兄,“人死了树还活着,王小苗这样说,我也会常来瞧瞧这片林子,我大的重孙都14岁了,人老了。”
他们穿过的鞋子
他们种树运土的簸箕
八老曾经种树时的生活用品和工具
就在2017年10月13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魅力中国城:甘肃张掖PK云南曲靖》一期中,王德映作为八老代表跟着曲靖市长登上舞台时说“我现在老了,种不动了。”台下有观众为之浸着泪花,评委蔡明则说:“我在想,一个人如果热爱一个职业,可以为之付出37年,我是个老师,热爱我的教学工作,我爱孩子,我可以坚守37年;我是个演员,热爱表演,我可以坚守37年;我热爱种树?这怎么热爱啊?每天拿着铁锹一个坑一个坑地挖、一桶水一桶水地浇,要这样坚守37年,为什么呀?”她被八老精神感动,也把她的一票投给了曲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