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小学生做苏轼研究,清华附小是借苏轼来炒作吗?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0-13 09:39 点击量:314 大
中
小
小学生做苏轼研究,是不是摆噱头搞炒作
清华附小班级内部公众号点击量破百万,记者向老师当面求解小学生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今年清华附小开展一系列致敬苏轼活动,学校里有关苏轼的展示随处可见。宰飞 摄
《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VS李白》……初看这些研究课题,你或许会以为是研究生或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可是你错了。这些课题报告的作者是一群小学生。
昨天,微信朋友圈流传着一篇题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文章源于清华附小六(4)班公众号。文章写到,“利用假期时间,我们进行了以苏轼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本次班级共完成课题研究报告23份,研究主题各有不同。”在其中一份报告中,学生们通过电脑程序,对苏轼的3458首诗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子由”是苏轼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在《苏轼诗词全集》中共出现229次,“足可见苏轼与弟弟子由之间的手足情深。”另外,“归来”一词共出现157次,“归去”则出现92次。学生随即展开思考,这样用词的原因是因为他总是到处云游吗?通过进一步分析诗词创作的年代,结合苏轼被贬谪的经历,学生发现,“苏轼一生三次被谪,每次被谪结束之后,苏轼诗中‘归来’出现的次数就会有所增加。”
看着文章里分享的5篇质量不低的研究论文,很多成年人感到惊诧。小学生做苏轼研究?是不是清华附小摆噱头、搞炒作?这些研究成果真的出自十来岁的孩子之手,还是由父母、老师捉刀代笔?基础教育是不是跑偏了……网上的质疑、赞扬、反思出乎学校师生意料。师生家长平时用来内部互通的班级公众号少有外人关注,怎么一下子点击量破了百万?清华附小的老师们也有点懵了。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位于清华大学校园内的清华附小,向学校的老师们当面求解。
清华附小是借苏轼来炒作吗
文章所登的班级微信公众号平时用来向家长展示教育教学活动,是个常态行为,学校根本不存在炒作的动机。
看到网上有人说,清华附小在借题炒作,学校老师觉得很委屈:“班级微信平时就是用来向家长展示教育教学活动的,是一个常态的行为,不知为何被转了出去,学校根本不存在炒作的动机。”
学校负责人说,清华附小是一所创办于1915年的清华子弟学校,走出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6位两院院士、6位共和国将军。在学校会议室,记者看到两幅书法题词:“祝清华附小同学们学业猛进!”“发展自己的兴趣”,落款均为“杨振宁”。
事实上,类似苏轼研究的小课题在清华附小并不是头一次。据介绍,在之前几年,全校师生共同做过史铁生研究、鲁迅研究等,明年学校还计划进行朱自清研究。
校方通过微信给记者发送了上届六年级孩子的作品合集 《鲁迅小课题研究》。看看题目,也都颇有学术气息:《鲁迅笔下少年形象》《鲁迅童年课题研究》《那些年鲁迅吃过的零食》《故乡·少年》 ……这些研究课题去年也同样发在班级的公众号里,当时并没有引发舆论热议,而今年的苏轼研究产生的反响是学校老师始料未及的。
六(4)班两位班主任之一的易老师是一位教数学的小伙子。他说,小课题研究在学校是一个常态化的教学项目。说话间,他捧出一摞足有一尺高的A4打印文稿,记者翻看后发现这些都是孩子们的研究报告:《共享单车的受欢迎程度和存在的问题》《关于无红绿灯路口的建议》《关于纸质书与电子书优缺点的调查研究》……
《当小学生遇见苏轼》之火并非刻意而为。“很多人之所以对我们有非议,只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和他们的所见不一样。”学校对一些不理性的评价也觉得很无奈。
小学生研究苏轼是否揠苗助长
学校推行“1+X课程”,“1”凸显学科价值,“X”强调创造生成。孩子从三年级下半学期就开始课题研究训练。
小学六年级就拿出专业调查报告,学校是否揠苗助长?不少网友质疑这步子迈得是不是太快了?
“别忘了,这是清华附小。”校方这样答复。作为有着历史传承的清华教职员工子弟学校,生源所受的家庭教育与众不同。因此也就有了推行7年的“1+X课程”的育人模式,“1”凸显学科价值,“X”强调创造生成。苏轼研究就是清华附小“X”课程的一部分。
六(4)班另一位班主任连老师说:“国庆长假的‘遇见苏轼’作业是为期一年研究的报告初稿。其实,苏轼研究早在今年春天就已经开始了。”
上半年主要是对苏轼的静态学习,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外,学生们阅读大量书籍,学校还请《百家讲坛》名师康震来学校做了3小时的讲座。
下半年开始进行选题讨论,对选题不断修改后开始调查研究。学生利用国庆长假将这几个月的研究整理成报告,随后还将进行小组讨论、再次修改、答辩等多个环节。
此次网上疯传的六(4)班《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并非一蹴而就。这些孩子从三年级下半学期就开始接受课题研究训练。易老师回忆起第一次研究“种小苗”,他带着孩子们一点点记录着“小苗”的成长。孩子们结合语文课进行“种小苗”的日记写作,结合数学课进行小苗的测量,结合自然课学习“小苗”的分类……老师不断教授课题研究方法、报告书写规范等。
研究报告是否父母老师捉刀
老师坦言,某些研究能力孩子确实没有,需要家长和老师配合。《小学生遇见苏轼》主要内容为学生个人完成。
对于《小学生遇见苏轼》是否为孩子独立研究的疑问,校方并不否认家长在其中的参与,但表示主要内容为学生个人完成。
当前教育改革倡导“家校协同”。清华附小拥有得天独厚的家长资源,大师、院士进校园成为常态。校方认为学校利用家长帮助孩子学习,并不是件坏事。
易老师解释说,大家可能把这个研究想得太难了。在小学课程的统计里,已经接触了研究方法的学习,调查问卷法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掌握,包括“信度”“效度”等统计学知识也曾教授。
老师坦言,某些研究能力孩子确实没有,需要家长和老师配合。有个孩子进行“高频词检索”研究,是其父亲在网上帮忙找的搜索分析软件,“软件把高频词汇检索出来,剩下的事就是利用课上所讲的数学统计分析了。”易老师解释道。有家长教给孩子做折线统计图,有家长帮忙将问卷导入“问卷星”网站。几份研究报告中,《苏轼的朋友圈》研究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
连老师抱着孩子们的一摞作业说:“我对这帮孩子太熟悉了,从小学二年级就带他们,从一片纸的小作业到今天的研究报告,我看着他们一步步成长,哪个孩子什么研究水平我了如指掌。他们是靠自己独立完成的,还是家长帮忙完成的,我一看便知。”
老师主要扮演论文指导角色。易老师告诉记者,“遇见苏轼”的研究选题由班主任逐一把关。学生选题的最大问题是太大,比如“苏轼诗歌风格研究”,这就需要老师引导他们进行修改。有的调查问卷由老师提出意见并“改到崩溃的第11稿”。
他们对于学生的帮助是全天候的。采访当天18时,连老师看看表,“一般我都19时回家,当孩子有问题找我,就是我的上班时间。”国庆8天长假,用一个词形容两位班主任对学生的帮助就是“陪伴”。他们随时等着孩子们问问题,不断为孩子们打磨研究报告。
清华附小模式可以被复制吗
学校负责人坦言,清华附小模式恐怕难以简单复制。这些小课题研究基于学校的学生特点、清华资源及附小历史。
当大多数小学生还在孜孜不倦于基础课程时,清华附小的孩子们已经“玩”起了高等教育才有的课题研究。学校负责人坦言,清华附小虽有引领中国小学教育的意图,但其模式恐怕难以简单复制。她说:“清华附小的小课题研究基于本校学生特点、清华资源、附小历史。”
不过回到教育思路本身,专家认为,这种创新弥补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不足,加强对于学术研究的基本训练。帮助孩子将兴趣顺利转化为实际的成果,这正是基础教育应该做的事。探究式学习通过课题展开教学的方法对培养小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很有帮助。这种尝试值得鼓励,期待在全国更多的小学推广。
学校负责人说得很实在,她所做的只是在清华附小因材施教。专家表示,不可否认,地区间、学校间教育资源不均衡是客观现实,教育改革正在努力缩小这种差距,但均衡也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与其焦虑或纠结于客观条件,不如在教育思路突破、教学方式创新上多动动脑筋。(记者 宰飞 见习记者 余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