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09:13:27
首页 国际 港澳台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一带一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视点 小学生做苏轼研究,清华附小是借苏轼来炒作吗?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0-13 09:39    点击量:314    

  小学生做苏轼研究,是不是摆噱头搞炒作

  清华附小班级内部公众号点击量破百万,记者向老师当面求解小学生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

  今年清华附小开展一系列致敬苏轼活动,学校里有关苏轼的展示随处可见。宰飞 摄

  《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VS李白》……初看这些研究课题,你或许会以为是研究生或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可是你错了。这些课题报告的作者是一群小学生。

  昨天,微信朋友圈流传着一篇题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文章源于清华附小六(4)班公众号。文章写到,“利用假期时间,我们进行了以苏轼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本次班级共完成课题研究报告23份,研究主题各有不同。”在其中一份报告中,学生们通过电脑程序,对苏轼的3458首诗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子由”是苏轼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在《苏轼诗词全集》中共出现229次,“足可见苏轼与弟弟子由之间的手足情深。”另外,“归来”一词共出现157次,“归去”则出现92次。学生随即展开思考,这样用词的原因是因为他总是到处云游吗?通过进一步分析诗词创作的年代,结合苏轼被贬谪的经历,学生发现,“苏轼一生三次被谪,每次被谪结束之后,苏轼诗中‘归来’出现的次数就会有所增加。”

  看着文章里分享的5篇质量不低的研究论文,很多成年人感到惊诧。小学生做苏轼研究?是不是清华附小摆噱头、搞炒作?这些研究成果真的出自十来岁的孩子之手,还是由父母、老师捉刀代笔?基础教育是不是跑偏了……网上的质疑、赞扬、反思出乎学校师生意料。师生家长平时用来内部互通的班级公众号少有外人关注,怎么一下子点击量破了百万?清华附小的老师们也有点懵了。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位于清华大学校园内的清华附小,向学校的老师们当面求解。

  清华附小是借苏轼来炒作吗

  文章所登的班级微信公众号平时用来向家长展示教育教学活动,是个常态行为,学校根本不存在炒作的动机。

  看到网上有人说,清华附小在借题炒作,学校老师觉得很委屈:“班级微信平时就是用来向家长展示教育教学活动的,是一个常态的行为,不知为何被转了出去,学校根本不存在炒作的动机。”

  学校负责人说,清华附小是一所创办于1915年的清华子弟学校,走出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6位两院院士、6位共和国将军。在学校会议室,记者看到两幅书法题词:“祝清华附小同学们学业猛进!”“发展自己的兴趣”,落款均为“杨振宁”。

  事实上,类似苏轼研究的小课题在清华附小并不是头一次。据介绍,在之前几年,全校师生共同做过史铁生研究、鲁迅研究等,明年学校还计划进行朱自清研究。

  校方通过微信给记者发送了上届六年级孩子的作品合集 《鲁迅小课题研究》。看看题目,也都颇有学术气息:《鲁迅笔下少年形象》《鲁迅童年课题研究》《那些年鲁迅吃过的零食》《故乡·少年》 ……这些研究课题去年也同样发在班级的公众号里,当时并没有引发舆论热议,而今年的苏轼研究产生的反响是学校老师始料未及的。

  六(4)班两位班主任之一的易老师是一位教数学的小伙子。他说,小课题研究在学校是一个常态化的教学项目。说话间,他捧出一摞足有一尺高的A4打印文稿,记者翻看后发现这些都是孩子们的研究报告:《共享单车的受欢迎程度和存在的问题》《关于无红绿灯路口的建议》《关于纸质书与电子书优缺点的调查研究》……

  《当小学生遇见苏轼》之火并非刻意而为。“很多人之所以对我们有非议,只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和他们的所见不一样。”学校对一些不理性的评价也觉得很无奈。

  小学生研究苏轼是否揠苗助长

  学校推行“1+X课程”,“1”凸显学科价值,“X”强调创造生成。孩子从三年级下半学期就开始课题研究训练。

  小学六年级就拿出专业调查报告,学校是否揠苗助长?不少网友质疑这步子迈得是不是太快了?

  “别忘了,这是清华附小。”校方这样答复。作为有着历史传承的清华教职员工子弟学校,生源所受的家庭教育与众不同。因此也就有了推行7年的“1+X课程”的育人模式,“1”凸显学科价值,“X”强调创造生成。苏轼研究就是清华附小“X”课程的一部分。

  六(4)班另一位班主任连老师说:“国庆长假的‘遇见苏轼’作业是为期一年研究的报告初稿。其实,苏轼研究早在今年春天就已经开始了。”

  上半年主要是对苏轼的静态学习,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外,学生们阅读大量书籍,学校还请《百家讲坛》名师康震来学校做了3小时的讲座。

  下半年开始进行选题讨论,对选题不断修改后开始调查研究。学生利用国庆长假将这几个月的研究整理成报告,随后还将进行小组讨论、再次修改、答辩等多个环节。

  此次网上疯传的六(4)班《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并非一蹴而就。这些孩子从三年级下半学期就开始接受课题研究训练。易老师回忆起第一次研究“种小苗”,他带着孩子们一点点记录着“小苗”的成长。孩子们结合语文课进行“种小苗”的日记写作,结合数学课进行小苗的测量,结合自然课学习“小苗”的分类……老师不断教授课题研究方法、报告书写规范等。

  研究报告是否父母老师捉刀

  老师坦言,某些研究能力孩子确实没有,需要家长和老师配合。《小学生遇见苏轼》主要内容为学生个人完成。

  对于《小学生遇见苏轼》是否为孩子独立研究的疑问,校方并不否认家长在其中的参与,但表示主要内容为学生个人完成。

  当前教育改革倡导“家校协同”。清华附小拥有得天独厚的家长资源,大师、院士进校园成为常态。校方认为学校利用家长帮助孩子学习,并不是件坏事。

  易老师解释说,大家可能把这个研究想得太难了。在小学课程的统计里,已经接触了研究方法的学习,调查问卷法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掌握,包括“信度”“效度”等统计学知识也曾教授。

  老师坦言,某些研究能力孩子确实没有,需要家长和老师配合。有个孩子进行“高频词检索”研究,是其父亲在网上帮忙找的搜索分析软件,“软件把高频词汇检索出来,剩下的事就是利用课上所讲的数学统计分析了。”易老师解释道。有家长教给孩子做折线统计图,有家长帮忙将问卷导入“问卷星”网站。几份研究报告中,《苏轼的朋友圈》研究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

  连老师抱着孩子们的一摞作业说:“我对这帮孩子太熟悉了,从小学二年级就带他们,从一片纸的小作业到今天的研究报告,我看着他们一步步成长,哪个孩子什么研究水平我了如指掌。他们是靠自己独立完成的,还是家长帮忙完成的,我一看便知。”

  老师主要扮演论文指导角色。易老师告诉记者,“遇见苏轼”的研究选题由班主任逐一把关。学生选题的最大问题是太大,比如“苏轼诗歌风格研究”,这就需要老师引导他们进行修改。有的调查问卷由老师提出意见并“改到崩溃的第11稿”。

  他们对于学生的帮助是全天候的。采访当天18时,连老师看看表,“一般我都19时回家,当孩子有问题找我,就是我的上班时间。”国庆8天长假,用一个词形容两位班主任对学生的帮助就是“陪伴”。他们随时等着孩子们问问题,不断为孩子们打磨研究报告。

  清华附小模式可以被复制吗

  学校负责人坦言,清华附小模式恐怕难以简单复制。这些小课题研究基于学校的学生特点、清华资源及附小历史。

  当大多数小学生还在孜孜不倦于基础课程时,清华附小的孩子们已经“玩”起了高等教育才有的课题研究。学校负责人坦言,清华附小虽有引领中国小学教育的意图,但其模式恐怕难以简单复制。她说:“清华附小的小课题研究基于本校学生特点、清华资源、附小历史。”

  不过回到教育思路本身,专家认为,这种创新弥补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不足,加强对于学术研究的基本训练。帮助孩子将兴趣顺利转化为实际的成果,这正是基础教育应该做的事。探究式学习通过课题展开教学的方法对培养小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很有帮助。这种尝试值得鼓励,期待在全国更多的小学推广。

  学校负责人说得很实在,她所做的只是在清华附小因材施教。专家表示,不可否认,地区间、学校间教育资源不均衡是客观现实,教育改革正在努力缩小这种差距,但均衡也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与其焦虑或纠结于客观条件,不如在教育思路突破、教学方式创新上多动动脑筋。(记者 宰飞 见习记者 余晨扬)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